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1)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2)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3)

“单于”称呼在匈奴帝国时代全称是“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在匈奴语中指的是天,“孤涂”在匈奴语中是子的意思,单于的原意“广大”,就是天之骄子、(广阔)大地主宰的意思。在匈奴的全盛时代,单于就是北方草原大漠上的王中之王,不光匈奴王爷唯命是从,丁零人、高车人、乌孙人的王也是不听话就挨打的小弟。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4)

但到了刘渊父子时代,单于的意思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单于职称已经被废了近百年,呼韩斜已经成了南匈奴久远的记忆,但刘渊却对称单于称呼不感冒,刘渊最早自称北单于。刘渊甚至公开打脸老祖宗呼韩邪,认为他没出息,声称“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学汉高祖,呼韩邪可不是男子汉的榜样”,而他的堂叔祖刘宣(刘宣的汉学功底也很强,被认为可以媲美金日磾)也默认了这个说法。刘渊可是真的把老刘家当成了祖宗,祭祀的“三祖五宗”都是两汉著名君王。刘渊对天下归属的观点是:“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他以司马家德行有亏的名义造反,以刘备仁义之师为榜样,反对军中滥杀无辜的行为,对直属兵力的约束很严(王弥、石勒这种加盟武装约束较小)。刘渊建立的政权始终在模仿汉朝,决策权在“三公”手中,匈奴贵族没有顶级官衔也是“窗边族”。因此左贤王、右贤王等称号在刘渊政权中只是荣誉头衔,刘渊本人还把单于封号扔给了宝贝儿子刘聪。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5)

刘聪人如其名,非常聪明。他继承了老爸刘渊文武双全的遗传,十五岁就以善射闻名,更会写诗赋有作品述怀诗百余首,赋五十余篇,还在豫章王(就是后来的晋怀帝)家宴上写过《武德颂》。刘聪文武双全,是洛阳城最顶级的玩家,在西晋官场一度可以媲美刘渊。但老妈张氏只是刘渊的小妾,大哥刘和又是呼延皇后所生(地道的嫡长子),没有抢到太子的身份。刘渊特意在310年临终前任命刘聪为大单于,给他设置了单于台机构专管五部匈奴国人和六夷事务,仅仅是他手下直辖的匈奴人马就有五六万人,加上羌人氐人的战士,刘聪手下有各族战士十余万,是刘渊手下最大的军头;加上刘聪又被他赋予了录尚书事、大司马的职权,刘聪等于是汉赵政权除刘渊外的第一人。刘渊希望刘聪可以帮助哥哥刘和在乱世中守住江山,实现政权平稳交接。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6)

刘渊高估了儿子们的和睦程度,他死后手握重兵的刘聪取代了刘和。刘聪干掉大哥后,因为弟弟刘乂有羌、氐两族军头的支持,刘聪手下的嫡系武力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只能暂时立刘乂为皇太弟和大单于。为了给自己上保险,他把手中的匈奴兵权则平均分成二三十份,每份2000人交给自己的宝贝儿子们(刘聪床上战斗力很强,仅仅是可以开弓射箭的儿子就有20来个,此外他还有10来个儿子在襁褓之中)。刘聪不断的给宝贝儿子刘粲刷军功,314年他又把儿子刘粲立为大单于,把单于台也教给了刘粲。急性子的刘粲直接处死了十几个羌、氐酋长,逼迫刘聪干掉叔叔刘乂,登上了太子之位。

匈奴首领刘渊回忆(刘渊家族特别发明)(7)

因此在汉赵政权中,大单于就是一种传统,是管理本族部众和六夷(“六夷 , 盖胡、羯、鲜卑、氐、羌、巴蛮 ; 或曰乌桓 , 非巴蛮也。”)联军的职位,是刘聪等人把它变成了实际上的太子职位。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