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和我以前一样,只通过电影、电视、动漫等形式了解,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通读一本原汁原味的西游记,就算每当朋友之间谈论起西游记,也是充斥阴谋之类色彩的言论。

大家也被各种谈论西游记的所谓专家绕的云里雾里,相信很多这样的言论大家或多或少都见过吧,就通过下面这个例子,带大家走进西游的另一个世界。

例如: 其实真的孙悟空早就死了,在真假孙悟空那一回,被如来罩住的其实是真的孙悟空,六耳猕猴为了完成佛祖的取经大业,所以将其打死。

深度解读西游记的秘密(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1)

真假美猴王

这种论调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碰到过的,包括我曾经一度也以为这种情况是真的,因为这个逻辑符合现代人的猜想,可是话说回来,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最简单的一个,被这个问题困惑的人大多数应该是没有看过原文的,因为它的真相在原文中最为直观,答案就在这本书的章回名中。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是真假美猴王的那一章,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有个初步的判断了吧,正如大家白话问理解的那样,孙悟空不分真假,两者都是孙悟空本身,只是成佛之路不能存一罢了。

何为二心?

大家应该都知道孙悟空被称为心猿,猪八戒被称为木母。

心就像是上跳下窜的猴子一样,安顶不住心神,心可以一念而动十万八千里,飞到九天云外;又可以恶相胆边生,一心为恶,祸害他人与规则,是人是神是魔,皆在一心一念之间。

如章回名所说,二心显而易见,正是一心所化,异心所向

原文也道,如来讲: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借如来之口,大家不难看出,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本为一体,因疑心生而异心。

深度解读西游记的秘密(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2)

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另一面,是孙悟空的凡心所在,一切不良情绪都储存在凡心之上,可是孙悟空的神心、神性却不允许凡心为非作歹,任凭它蒙蔽了自己的六识,让孙悟空颠倒乾坤,弄不清真相。

为什么孙悟空产生了异心呢?

在前两章中,孙悟空就因为打了两个草寇被唐僧误会,又打了几个人又被误会,接二连三被质疑,被怀疑,导致孙悟空的心性躁动不安,又正是成丹修法身的关键时刻,摸不着方向,继而凡心脱离。

正如第五十六回原文所道: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

其实这里一个有隐藏了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八戒和沙僧的扇风点火,毫不作为。

看原文就能引出来修身的关键了,那就是身体五行之间的微妙关系。

原文道: 保神养气谓之精,情性原来一禀形。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三花不就空劳碌,四大萧条枉费争。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

深度解读西游记的秘密(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3)

孙悟空苦苦哀求

白话文大概就是说,修炼之法产生了精气,可是只要懒惰一上来就都前功尽弃了。心神烦躁自然就疾病缠身了,心神乃是身体之本,科学也说了人要是天天不开心自然会容易得病了,这里说身体又衰弱,精气又没有,道基自然就不牢靠了。

最后两句什么意思呢?大家应该了解沙和尚五行代表土,八戒是木。

五行相生相克我就不讲了,这里也代表人的五脏器官和阴阳平衡,也就是土和木都不做功,五行自然就不平衡了,

心神不宁,五行不衡,五行是身,心念是丹,丹和身都不成了,还怎么修道。

后果的总结原文也有所讲,大家自行理解。

原文: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深度解读西游记的秘密(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4)

不过好在最后,孙悟空神心回归,打死了蒙蔽六识的凡心六耳猕猴,佛祖没有揭孙悟空的短,闲扯了一段六耳猕猴的来历,让他们师徒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自此,孙悟空凡心泯灭,真正的找到了取经的方向,或许是只属于他的方向。

正如这章的总结诗而言: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其实通过这三章对真假美猴王的了解,大家应该都有了对西游记全新的认识,其实我说的仅仅只是他的一面,关于这本书中对佛教修心论阐述,加上道教内丹论的理解,冰山一角而已。

深度解读西游记的秘密(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5)

大家通过这一思路,不妨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仔细的品读原文一番,这本书中暗藏着许许多多对人自身的理解,修行的意义和修行的方法。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绝不仅仅在于它的怪诞妖志,还有其间带给我们对事物、人性、社会、自身的了解。

书中唐僧就像是我们一样,永远在取经的道路上,胆小懦弱却又坚持。

我们的心就像孙悟空一样,面对九九八十一难,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人间冷暖。

祝大家都能取得自己的真经。

Ps:六识代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佛教讲,六识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是人类用心了解万事万物的感知所在,六识被蒙蔽,自然看不出事物本相。一朝散心,清晰了六识,便能入神仙之境了。

Ps:佛家讲定心与散心,什么叫定心呢?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其实大家不用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它也是一种佛教的胎息法:息心定虑, 一是修心之用,二是用来做练功内功的运气之法。

Ps:据本人猜测西游释厄传的作者应该是全真派有关的人物,丹成指的是道教全真派的一种修行功法,大家可以理解为小说中的内丹。

Ps:明代时期的全真教是佛道儒都有精通的一个学派,可以说是明代心学的开端,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西游记真正的作者是丘处机,当然只是猜测,本人保留意见。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告知删除,请您谅解。

本文由李斗羽原创,欢迎大家评论及意见,关注我,带你了解众多冷门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