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段文字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都分外熟悉,甚至于看到文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曲婉转的旋律,是的,这正是由著名音乐家李叔同所填词创作的歌曲——《送别》。

这首歌和它的主人一样享有盛名,在出现后近百年的时间里广为流传,其地位甚至可以说无可替代,因为那段简洁但是极具感染力的词曲,从此深深刻在了无数中国人心里。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1)

对于我们而言,送别,似乎就该是这个样子的,长亭古道、斜阳晚风,一人相送,一人远行。

不过虽然这首曲子人尽皆知,但对于它背后的故事,恐怕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李叔同是谁?所谓“送别”,是谁送他或是他送谁?

而在有些地方我们还能看到歌曲的创作者叫“弘一法师”,这其实是李叔同后来出家所得的禅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一板一眼的少年

1880年,也就是晚清光绪六年时,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他所在家族来头不小,祖上就一直是商人,经营的都是像盐业、银楼这种大生意,而他的父亲李世珍在同治年间就中了进士,一直做到吏部主事,后来把官辞了回家经商,又成了天津的一大巨富。

而李叔同和佛教的缘分其实从小便有了,他的父母和部分亲人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这让他耳濡目染也懂了不少,在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大悲咒》、《往生咒》等佛籍。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2)

生在这样的大家族中,李叔同受到的教育自然是非常规矩的,在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哥哥开始读书,同时还要学习各种生活上的礼仪、教养等,大户人家的规矩是数不胜数,对于天性自由的李叔同来说不免有些过于严苛。

但学习不是坏事,年幼的李叔同有着良好的环境和老师,七八岁便熟读了许多古代文选,十几岁就通读四书五经等古籍,当别人家的孩子或是刚刚起步或是还在放牛时,他已经开始专业性地钻研中国各代的书法了,神童的称号在当地已然传开。

但随着他逐渐长大,到了少年时期,那股子叛逆的劲头便越发的强烈了,他对自己长期以来接受的传统教育有些厌倦,对一些不那么“正经”的东西反而产生了一些兴趣,比如唱戏。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3)

他开始经常去梨园听戏,虽然这本不符合他的身份,有一个名叫“天仙园”的戏院里头有一位头牌戏女杨喜翠,李叔同对她的表演非常喜欢,隔三岔五就要去捧场,然后提着灯笼陪她回家。

而两人的距离终究是太过遥远,迫于家族的压力,李叔同最终不得不娶了个从没见过的女人,而杨喜翠则被卖入官家,几经辗转又嫁与了一位盐商。

初生情窦的夭折让原本就早熟内敛的李叔同变得更加寡言,他只能把精力继续投注在学习上。

二、沉默的蜕变

虽然他的婚姻是被包办的,但家里人却对此很高兴,哥哥直接就从家产中拿出了三十万银元给他当作生活费用,这可谓是一笔巨款,而李叔同此时已经极度厌弃旧文化,对自由思想非常推崇,便拿着一部分钱买了很多昂贵的西洋乐器,开始钻研音乐、作曲。

所以他也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主持的维新变法十分感兴趣并积极支持,可是后来戊戌变法失败,他却也被人说成是同党,只能带着家人跑到上海的法租界内避难。

不过李家的势力还是很雄厚的,作为少东家的李叔同可以在上海的李家钱庄随便取钱以资生活,此时的他俨然就是一位富家公子,加上他本身又才华横溢,平日里大多数时候就是和三五好友小聚,彼此之间吟诗作赋,谈论画艺音乐,或是听戏、逛茶楼,好不快活。

在加入了“城南文社”以后,李叔同便结识了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这四位至交好友,几人义结金兰,并号称“天涯五友”。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4)

这几个人都是当时沪上的名人,无论是才华、家境都与李叔同不相伯仲,和他关系最好的许幻园更是上海的文人领袖之一,他们都对改革旧制、宣扬民权非常热衷,在最早时便一见如故。

可是生在那样一个新旧更替的动荡世界,一切随时都会发生改变,许幻园的家族在遭遇了一系列变故后衰落,在无法维持生计的情况下,他决定带家人前往北京从政。

1914年的冬天,上海下了一场纷飞的大雪,已经褪去荣华的许幻园在大雪中来到好友家中向他道别,但走到门前时却又不愿进去,只站在院子外面对李叔同大喊:“叔同兄,我家中破产了,你且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接着他便转身而去了,只剩下推门而出的李叔同看着遥遥远去的好友的背影,心酸霎时涌起,在那个年代,如此一去千里,说是后会,但恐怕再也无缘相见。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5)

在雪中伫立良久后,李叔同便怀着悲凉的心情回到屋内,当即挥笔写下了《送别》的歌词,字里行间充斥着当时道不清的凄清愁绪,以至于现在的我们听来,还能隐约感受到当年的那场大雪。

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送别》,虽然歌词是李叔同写的,但是曲子却是来自于美国音乐家约翰·庞德·奥特威所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

而后传到日本,又被日本作词家犬童球溪用这曲旋律创作了一首日文歌《旅愁》,而当时的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于是便取调来用于了自己的《送别》。

随后的李叔同便结束了文人雅士的生活,进入了南洋公学,跟着蔡元培学习,但是学校内部老旧思想仍然顽固,不久后他便跟着老师离开了。

其实当时他早已不想留在上海,只因为家人的牵绊,不忍离去。

但到了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王氏因病去世,在父亲死后,一直是母亲在悉心照顾着他长大,李叔同对母亲的感情异常深厚。

可是由于王氏是李世珍的小妾,在李家地位很低,所以逝世后族人表示她没资格进李家的门,只能草草运到墓地去直接下葬。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6)

随和而内向的李叔同在此时瞬间爆发了,对中国旧制的极度厌弃之情在这一刻让他怒火中烧。

他直接带着人二话不说抬着母亲的棺椁从李家的正门而入,且随后在葬礼的当天,他严令所有人不准披麻戴孝,全部身穿黑色西装或礼服,同时不行跪拜,只是对着灵柩深深鞠躬。

是的,他为母亲办了一场西式葬礼,彻彻底底打破了一次老旧的传统,因为此事的新奇程度和李家在天津的影响,这场葬礼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不过李叔同也因母亲离世而更加心灰意冷,不久后便孤身远渡重洋,前往日本,而在那里,他把自己的艺术做到了巅峰,也是落幕。

三、音、乐、剧、诗、文、画

来到日本的李叔同,在自由风气的环境下,得以大肆挥发自己的艺术情操,他在1906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专业后,又在学校内部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在之后的一次重要演出当中,他们准备表演经典西洋话剧《茶花女》,李叔同一直都是积极带头的人,但是他一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女演员来试验女主角,这让大家都非常为难。

但是最后,肆意的李叔同竟然剃掉了自己的胡子,花钱做了好几套女装,自己亲身上阵,以男子之身扮演了女主角玛格丽特,表演时舞台的布景、道具等也被做的别具一格,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7)

而在美术学院作画时,他也专功被当时国人所不敢直视的人体艺术绘画,不过同样不好找到愿意作自己模特的人,然而他所寄住的那户房东的女儿诚子却早对他心生爱慕,心甘情愿做他的人体模特,两个人也因为长期相处而产生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1910年时,他带着诚子回到了上海,然后发现自己曾经无比怨恨的桐达李氏家族也已经走向了衰败,为了养家糊口,李叔同开始努力工作,他一边做起了教育工作,同时还在搞金石研究和书画诗文。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将中国近代的文艺水平推升了一个档次。

在音乐上,他是中国第一个引进了西方乐理并用五线谱作曲的人,他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歌曲,且出版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音乐书刊《音乐小杂志》。

在绘画上,他是第一个引进西方美术引领了中国全新的美术道路之人,他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堂人体写生课,同时也是中国油画界的开山鼻祖。

在教育方面,他先后于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城东女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处任教。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8)

而教出来的学生有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大家吴梦非、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刘志平等人,如徐悲鸿大师在早初也都在他的教诲下受益匪浅,对他极其尊重。

在篆刻和话剧方面,他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在书法上,他能写得一手价值连城的好字,即便是现写现卖,都是供不应求,连鲁迅这种很少夸人的冷面书生也对李叔同的书法视若珍宝,在得到了一副字后,毫不犹豫地赞为“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时年三十中旬的他,堪称中国艺术之集大成者,一人可以纵横民国文艺界,无人可望其项背。

但如此一位文化泰斗,谁又知道和后来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师”却是一人呢?

四、红尘看淡,封心修禅

纵观李叔同的前半生,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如果把艺术同他本人分离开来,他的生活过得是非常惨淡的,这种惨淡并不体现在物质水平上,而是关乎与他的个人。

他是生长于晚清、民国那个年代的人,所接触感受到的很多封建旧制残害很深,但他自己却又满怀对新思想和未来的向往,在这种夹缝中生存是很艰难的,何况他也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正如他十五岁便写下的那句诗:“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便包含了他的早熟和对世俗的无可奈何。

李叔同的艺术天赋是上苍给予的,但他自己的人生却兜兜转转难以找到目标,他不知道该如何与这繁杂的人世相处。

所以在1916年时,他忽然跑到了杭州的虎跑寺中修行,两年后正式剃发出家。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9)

1918年发生了不少大事件,比如孙中山辞去了大元帅职务、段祺瑞再次当上了国务院总理、鲁迅发表了经典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但这些在当时竟然都比不上一个中年人落发为僧的消息要令人震惊,当大家听说李叔同当和尚了,新闻舆论简直炸开了,整个文艺界也都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

但对于李叔同而言,出家,就意味着这些事已经与他再无瓜葛,甚至李叔同三个字也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他,法号弘一。

弘一放下了一切,包括两位妻子和几个孩子,同时处理好了自己所有的俗事,只带着几件旧衣上山而去。

在寺中,他做到了潜心修禅,作为曾经荣华富贵的公子哥,如今的他能够做到一日一餐,一餐只吃一碗米饭、一杯白水配上一碟咸菜,便是如此之毅力,也足以令人敬佩。

在生活上,他同样坚持极其简朴,有些衣服一件穿了近二十年,缝缝补补不断仍然傍身,这种生活从他决心出家后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10)

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让他多年潜心向佛,在这一领域再次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注校了诸多佛籍,书写了诸多佛学著作,大力弘扬佛法,让律宗重新兴起,被尊称为律宗十一世祖。

世人将他与虚云大师、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在弘一大师专心求佛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俗世的请求也没有不管不顾,但凡有人前来求教,他依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一生渊博学识倾囊相授,所以他的山门外,来客总是络绎不绝。

除去他的学生丰子恺、刘质平等人,后来的国画大师徐悲鸿也时常登山向他讨教画艺并加拜访,好友文学大师夏丏尊亦时常登门。

到了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时,听闻消息的弘一法师也表示极为愤慨,乃至于在每次开座讲佛论道前首要在头顶挂起“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标语。

李叔同送别背后感人的故事(送别究竟是李叔同写给何人的)(11)

经过了几十年的刻苦磨练,弘一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超脱,对于他的精神和文化,与他活在同代之人无不衷心叹服,连孤傲的“国民女神”张爱玲都发自内心地称:“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而1942年10月13日,六十三岁高龄的弘一法师身体渐弱,他留下遗嘱后便安详地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内圆寂,结束了跌宕起伏、驳杂百态的一生。

那封遗嘱只有四个简单的大字——悲欣交集。

在后世,有无数人对弘一,或是李叔同的经历津津乐道,其中也有不少谴责的论调,但大师留下的这四字就足以道尽他那非凡的一生:

半世浮华看尽,半斤菩萨座前,虽然自己也知晓人生的真谛,但终是无法完全摆脱作为人的情感,即便在离世前,心中也带着诸多遗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