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省乡村振兴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稳固脱贫攻坚的工作,将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有机整合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体系中,由此可见全面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一直以来,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实施力度最强、效果最好的措施之一,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中起到重要作用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举措,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二者的有机衔接是推动“三农”工作重心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关键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机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来源:【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稳固脱贫攻坚的工作,将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有机整合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体系中,由此可见全面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一直以来,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实施力度最强、效果最好的措施之一,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中起到重要作用。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举措,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二者的有机衔接是推动“三农”工作重心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关键点。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的衔接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产业扶贫可以看成是对落后区域发展的一种政策倾斜,产业振兴则需要提升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效益。因此,其本质都是为了增加农民收益,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时期针对贫困户短期快速脱贫的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产业振兴则是党中央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层面做出的重大部署安排,二者的提出时期、目标群体与目的要求不同,造成其在内容上涵盖的产业发展规模和规划也相应存在差异。在发展目标上,产业扶贫聚焦短期快速脱贫,产业振兴注重实现产业长期持续发展;在目标群体上,产业扶贫专注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振兴扩展到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扶贫看重短期快速增加贫困群体收益的目标,打造高效的短平快项目,产业振兴则专注建设长期有效的特色产业链,行而不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既具有外在差异性又具有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

产业扶贫是产业振兴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一项着眼全局的战略部署和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乡村振兴三个阶段的战略构想时就明确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届时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也就是说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同样为是产业振兴之路上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脱贫攻坚时期很多贫困地区发展了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贫困群体的收入,这就为继续壮大产业、延长产业链奠定物质基础,此外从政策层面看,党中央强调脱贫不脱政策,未来五年是强化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时刻,这就为产业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在发展产业时得到了的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人士的技术扶持,完善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众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了新型的经营主体,培育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环境,有利于后期进一步引导各类主体相互合作,实现稳定利益联结,让农户持续受益,进而推进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产业扶贫的战略升级。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短期目标,产业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路上的长期战略要求,也是产业扶贫的高级目标。一方面,产业振兴可以进一步巩固产业扶贫的成效。已经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继续完善,产业基础有待加强,产业振兴不仅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战略措施,还可以有效提升扶贫产业的质量;另一方面,产业振兴是夯实扶贫产业的途径。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培育发达兴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构建发达产业链,形成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阻止“短平快”的产业扶贫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失去生命力甚至消亡,彰显扶贫产业项目的有效性。

虽然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产业总体还处在成长期,存在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链条不长,缺少长远规划等诸多问题。为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首先要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发挥好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

积极带动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培养有技术、懂经营的农民,扩大农民内生动力,在农村形成高效率生产,多渠道销售的良好局面。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产业的必要条件,比如,最简单的售卖农产品就需要完善交通运输系统,这正是“要想富,先修路”。因此进一步加大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首要的就是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确保公路直通农民和产业基地,保障农产品销售和流通。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如种植地建设浇灌设备,牢牢端稳粮食的饭碗。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根据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并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等各种要素,继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的有效转变,从而提高产业扶贫有效性。同时,探索小农业发展的更多可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兴旺发达的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乡村产业应坚守绿色底色,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袁云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来自【湖北省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