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继去年12月“陕西西安灞桥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之后,又一汉代帝陵基本确定河南洛阳的考古工作者近期披露了详细情况,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汉代帝陵是否保存完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汉代帝陵是否保存完整(又一汉代帝陵披露)

汉代帝陵是否保存完整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继去年12月“陕西西安灞桥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之后,又一汉代帝陵基本确定。河南洛阳的考古工作者近期披露了详细情况。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据河南洛阳日报社旗下洛阳网消息,6月15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主办的“考古洛阳·读懂历史”系列直播活动第三场在白草坡东汉陵园进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咸秋、工作人员何慧芳带领观众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揭秘白草坡东汉陵园的建筑布局和归属问题。

报道介绍,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白草坡村东北部,是洛南东汉陵区中,距离当时都城最近的一座帝陵。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为配合郑西高铁的修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勘探,并对工程线路占压区域的陵园建筑进行了发掘。2017年,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其间,一个重要问题始终困扰着考古人员,那就是白草坡东汉陵园究竟埋葬着哪位皇帝。

据文献记载,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历时196年,建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位于洛阳境内。由于文献记载简略,加上东汉帝陵湮没在各历史时期墓冢之间难以辨识,每座帝陵的具体位置和归属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难解的谜题。

2020年,一个偶然的发现让考古人员揭开了白草坡东汉陵园的“真容”。“当时,发掘现场出土了一件带有纪年题记的石质圆形器物,器物外侧壁有‘光和三年造’题记,这为确定陵主身份提供了关键性证据。”王咸秋说,“光和”为汉桓帝的继任者汉灵帝的年号,而汉灵帝文陵已经确定位于邙山陵区,因此,该石质器物应是汉灵帝为汉桓帝修建陵园或举行陵园祭祀时制作的,联系文献记载的汉桓帝的陵区位置,基本确定白草坡东汉陵园是汉桓帝宣陵。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内分布着“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5组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其中,“石殿”初步推测为陵庙,“钟虡”为与祭祀相关的礼乐建筑的代称,“寝殿”用于陵墓祭祀,“园省”是守园陵贵人与宫人的居所,“园寺吏舍”是陵园令、食官等管理陵园的办事机构。

目前,“园寺吏舍”是考古人员了解最深入的一个区域。资料显示,“园寺吏舍”大致分为办公、生活两个功能区,生活区相当于“职工宿舍”,里面的院落设计十分巧妙、合理。比如,每个院落里都有水井提供生活用水,水井建在有顶的廊道上,可保持水源干净且不被污染。水井的旁边还设有渗井,用于收集生活废水、院落降水,渗井连接着排水支渠,能将废水排进主水渠。

“在‘职工宿舍’中,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每个院落的西北角都有一个砖砌式地穴遗迹,起初我们推测是粮食仓窖,后来发现也可能是厕所。”王咸秋说,根据史料记载,东汉陵园管理措施规定院落晚上要落锁,居住在此的人不能随意外出,这就要求每个院落都有“独立卫生间”。同时,汉代模型明器上的圈厕,厕所门经常开于一侧,这与该砖砌式地穴遗迹的开门方向吻合。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白草坡东汉陵园基本确认墓主为汉桓帝的消息,在2020年底已经经媒体报道披露。例如,《洛阳日报》2020年12月18日就曾刊发报道《白草坡东汉陵园出土“纪年”器物基本确认墓主为汉桓帝》。

根据史书记载,东汉12位皇帝,除了献帝禅陵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其他11位都葬在洛阳。可究竟葬在哪儿,始终是个谜。

从2003年起,洛阳市先后开展了10个与东汉帝陵相关的大型考古项目,结合史料记载、考古调查及勘探,基本确认11位皇帝的帝陵分布在南北两个陵区。北陵区位于邙山,在汉魏洛阳城的西北处,也就是现在的孟津县境内。考古人员推测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5座帝陵集中于此。

南陵区在汉魏洛阳城的东南处,也就是现在的伊滨经开区。考古人员推测这里有6座帝陵,分别是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截至2018年4月,考古人员已对东汉7座帝陵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分别是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刘家井大冢、朱仓M722陵园、朱仓M707陵园、白草坡村东汉陵园,勘探总面积达256万平方米。

对于墓主人的信息,洛阳网2006年曾刊文《汉桓帝刘志:侥幸当皇帝 不幸成傀儡》介绍,与其说汉桓帝刘志是位皇帝,不如说他是个木偶:称帝20年,他几乎没有独立决断过一件国家大事,而是外戚、宦官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完全没有帝王风范。

来源: 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