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旅行团17年跋涉5万里宣传抗日,这是一段一般公众鲜有了解的往事。直到去年5月30日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社会公众层面才如此大范围地知道曾经有这样一群干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少年。
在全国少工委指导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同策划,盛邀两获鲁迅文学奖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走访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和新旅活动旧址,访谈老团员及其后人、陶行知和汪达之研究专家等,以纪实文学方式还原了这段历史并出版了《新安旅行团》。
这是一部围绕抗战宣传红色主题的党史读物,也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党史读物。它记述的主角是一群当时平均年龄十五六岁的少年,而且新安旅行团是领当时的国民党津贴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特约团体”。但是,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的实际工作与我们党的团结抗战主张高度一致;新安旅行团在遇到困难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是在我们党的关怀与帮助下渡过难关,走向了光明的新中国。
这是一部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青少年也一定会爱读的书。书中主角与当代青少年们都有着相似的天性、相通的心灵、纯粹的善良和爱国家爱人民的赤子情怀;都一样爱唱歌跳舞和各种课外活动,而不只是死读书、读死书;都向往家长和老师平等地对待他们,就像新安小学校长“汪爸爸”遇事总是先问孩子们“你们说怎么办?”这群孩子竟然能一走就走了17年,一走就走了5万里。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想必一定也会跃跃欲试:我们也能像他们那样来一场“以生活为老师、以社会为学校”的修学旅行吗?
这也是一部特别适合父母、老师、校长们以及一切教育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大人们阅读的书。孩子们17年、5万里的成长之旅告诉我们:没有大人的催赶,孩子能做到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怎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作者在尾章中用了“生活之树常青”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但有多少人曾真正体味过并认识到“生活”的可贵?!今天的家长和老师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尽量隔绝日常生活干扰的真空般的学习环境,往往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考更高的分数、有更好的前途,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孩子的未来和希望在“生活”中,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于孩子。
这还是一部适合当下新闻、出版等文化工作者阅读的书。新安旅行团团员们为抗日宣传事业所付出的艰辛、所克服的困难、所创造的奇迹、所取得的硕果,令人格外瞩目和感佩:对象之广泛——不局限于人口集中和现代文明水平较高的城市,而是特意选择到偏僻落后、封建愚昧气息更浓的农村;不局限于教育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而是更要唤醒不识字的、当时少有人关注的农民、牧民、工人等普通大众;载体之丰富——包括演讲座谈、唱歌跳舞、演戏演电影、办报写书、放电影、画壁报漫画等。团员们一路上还积极吸收蒙古长调、船工号子、陕北信天游、宁夏山歌、甘肃“花儿”等艺术形式,利用民歌曲调又纳入唤醒民众团结抗战的新内容;形式之灵活多变——在大城市采用演讲、写报纸专栏、争取新闻媒体的报道这样的方式,在广大农村、牧区、山区、荒漠,面对不识字、对国内外形势完全不了解的劳苦大众,团员们将电影作为最重要的普及工具。
新安旅行团积极运用诸多文艺形式和宣传载体,善于利用新闻媒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名流的影响力,只要是有利于宣传抗日的,他们都会尽力去学去做去争取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来一同抗日。
这部主题党史读物注重用史实说话,书中最有特色、最引人阅读、最能体现历史原貌也最打动人心的原生态史料,至少包括这样一些:
陶行知写的儿歌、诗词、文章、回信等。陶行知,这位新安旅行团自始至终的引路人,为新安旅行团题诗:“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年纪小,划分新时代”,为他们的抗日宣传写了《手脑相长歌》《自立立人歌》《锄头歌》等儿歌,还写下了那首鼓劲的诗《努力》。
团员的演讲、日记、文章等。如《我们的旅行记》是新安小学7个小朋友第一次去上海旅行修学期间所写日记的汇编,陶行知誉之为“小朋友心头滴下来的文字”,是“他们在这伟大的社会大学里上课的笔记”“是一本创造儿童世界的宣言”。小团员们这样的日记、演讲、报刊稿件、图书、戏剧、儿歌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走了一路也创作了一路。
新闻媒体的报道。当时的新闻媒体对这群孩子倾注了相当热情、同情和期望,如《新儿童报》主编写道:“你们是真能接近民众的”“以后呢,你们对社会人群间的生活悲苦,开发得要深,奋斗的工作也更要彻底”“那些底下人们的眼泪和血,你们去亲吻他们吧,去哭泣他们的哭泣吧,去叫喊他们的叫喊吧!”《新华日报》赞扬他们“做了比大人更伟大的工作”“用歌咏唤醒了万千的乡村民众,提高了士兵的杀敌勇气”。《大公报》《儿童日报》《少年先锋》《民国日报》和苏联《消息报》以及国际新闻社等都有大量关于新安旅进行抗日宣传的报道。
《新安旅行团》是一部大写的历史书,是一群十五六岁的昔日少年,以他们的语言、歌唱、写作、表演,以他们弱小的肩头扛起宣传抗日的重担,让更多社会名流、知识分子、政府职员、工人农民、将军士兵、商人工匠、家庭妇女、流浪儿童等参与进来,所书写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恢弘激昂的历史。今天的我们,很有必要回望、咀嚼、记住这一段历史。
(作者系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戴亦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许革,张彦武,梅潇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