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芒特(MaryMunter)是达特茅斯管理学院的资深教授,她将演讲者对听众的了解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听众如何影响你的演讲(让演讲直击人心)(1)

了解听众,让演讲直击人心

  一、他们是谁;

  二、他们了解些什么;

  三、他们想听到什么;

  四、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

  演讲者对这四点了如指掌就意味着了解了听众的需求与状况。

  一、了解听众的需求

  1.听众是谁。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根据一个人的病理特征对症下药,演讲也不例外,需要演讲者了解听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他们的工作性质,以及与演讲者自身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演讲。

  2.听众了解些什么。演讲者对于听众熟知于心的内容可以作简略阐述或者直接删除,因为没有听众会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事情再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演讲者在做演讲准备的时候可以事先评估:在自己的演讲稿中有多少内容会被听众认为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有多少内容是听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继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或者寻找一些新的背景材料加以补充,确保这次演讲带给听众新的、精确和相关联的信息,这样一来,演讲者便能够有效吸引听众。

  3.听众想听到什么。任何人都会对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联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演讲者为了获得听众的共鸣可以选择投其所好。当演讲者的一些观点与听众的喜好相悖时,演讲者也可以在这个地方多花时间和心思进行解说,以不至于引起听众的反感。

不同类型的听众如何影响你的演讲(让演讲直击人心)(2)

了解听众,让演讲直击人心

  二、了解听众的状况

  通常来说,演讲者对听众的了解越是广泛深刻越有利于演讲进行。演讲者对听众的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年龄阶段。听众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阅历、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和词汇量的多少。例如,对于20来岁的听众,演讲者大谈“柏林墙”倒塌的历史,他们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因为他们不曾经历这段历史时期,所以演讲者讲到此处时需要着重描述。而当讲到比尔·克林顿当选为总统时,他们可能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概念,因为那时他们或许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可以根据记忆回想。当然,如果听众都年过半百,那么他们对演讲者这样的演讲内容是没有什么理解障碍的。

  2.受教育程度。演讲者了解听众的受教育程度,便能够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的丈量,以便能够为听众所接受,这样也有助于双方流畅自然地进行互动。

  3.个人信仰。听众的信仰要比他们的年龄或受教育程度重要得多,原因很简单,信仰与一个人的内心境界有着重要关联,其性格开放或保守,对某些问题的敏感或迟钝都与个人信仰相关。所以,当你将要有感情色彩评判某些内容时,最好先对台下听众做一下信仰方面的调查,以免出现尴尬。

  4.性别特征。不同性别的听众对演讲内容关注的部分也不尽相同。演讲者了解听众的性别构成,才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演讲内容和风格。男性对军事、政治、房产、汽车感兴趣;女士则对时尚、情感、化妆、购物感兴趣。对男听众采取刚毅直接的演讲方式无妨,对女士则最好采取温婉可亲的演讲方式为佳。

不同类型的听众如何影响你的演讲(让演讲直击人心)(3)

了解听众,让演讲直击人心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听众了解的过程恰如“砍柴”前的“磨刀”,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阶段,演讲者对听众了解得越是详细,越能够参透他们的内心;反之,一场对听众一无所知的演讲则很容易变成演讲者孤军奋战的不堪经历,其结果往往徒劳无功。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