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从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再到林森浩案……一起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背后,折射出我国一些大学生存在亟需重视的心理问题。

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今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吐露了“马加爵”犯罪背后的“真正推手”。

根据调查发现,推手仍然在一些大学上空游荡。一旦有适合的时机,它们可能会塑造一出出悲剧……

案件回放

从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再到林森浩案……一起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背后,折射出我国一些大学生存在亟需重视的心理问题。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

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4名同学,案件震惊全国。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3)

2010年10月的深夜,在校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长安区26岁女子张妙,担心自己的车牌号被对方记下,药家鑫持水果刀朝对方连捅8刀,致其死亡。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4)

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发生一起投毒案件,致在校研究生黄洋死亡,经侦查确认投毒者系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本案因发生于大学校园等原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

去年3月27日,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学生公寓发生一起杀人案。经查,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犯罪嫌疑人滕某杀害了同学芦某。

去年4月30日至5月3日,仅仅4天的时间,上海高校连续发生了一起捅人致死和两起坠楼事故……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6)

今年,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马加爵”们犯罪背后的“真正推手”——“真正导致马加爵犯罪的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扭曲的人生观,还有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缺欠。”

调查:20.3%受访大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

据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瘾综合症,已成为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2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而一项针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而据教育部相关调查,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已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

2010年,厦门大学曾对1000多名大学生做过失眠调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8%的人认为自己患有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易醒,醒后无法入睡。其中28%的人出现抑郁、心理负担加重并影响了人际交往。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7)

学者研究:学习成绩优秀者一定数量存心理危机

多年来,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蔺桂瑞教授一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群体”的调查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她发现这些选择极端方式的学生群体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在遭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占比较高;拥有不良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的学生占比较高;研究生数量目前虽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现出升高趋势;和大众普遍认为的“成绩好心理就健康”的理念不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占有一定数量。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8)

蔺桂瑞教授强调,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是良好的,但是的确存在一部分有心理危机隐患的学生。

大学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日)(9)

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困境

近年来,教育部门和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图为厦大嘉庚学院在校园里和网络上立起“吐槽墙”,让同学们勇敢吐槽,宣泄压力。

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困境。 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张平主任说,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往往还要承担大量的行政管理类工作,真正投入到专业心理教育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心理辅导咨询是专业度极高的工作,专业技能不够纯熟,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会底气不足。“如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能够全心投入,或许能产生出更好的效果。”

“每年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层出不穷。”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刘正荣老师介绍,一项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但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适宜的疏导。

蔺桂瑞告诉记者,虽然很多高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相较于高校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关注度来看,放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注意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高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很不平衡,有的高校和地区尚不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川大华西医院上锦院区心理专家李进曾开展过免费一对一心理咨询。李进提醒,在产生不良情绪时,大学生应及时适当地自我调节、合理宣泄。在自己无法应对时,应尽快向朋友、家人、老师等寻求帮助,或及时就医,切不可因“爱面子”等延误病情。

(综合自澎湃新闻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新华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