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有段谈判,也是场心理博弈战。盛老太太被下毒后,王家老太太前来盛家处理此事,王家一力想推卸责任,明兰、长柏、顾廷烨等与王老太太据理力争,于是有了那场一波三折能窥见幽微人性的唇枪舌战。
事件缘由:
王大娘子因受亲姐姐康大娘子挑唆,将有毒的糕点带给盛老太太吃,导致盛老太太中毒卧病在床。而王家老太太、大舅哥和王舅母以及康姨母的儿子晋表兄来到盛家,意图解决此事。
这段故事十分精彩,盛家、康家、王家三家既打心理战,又多方权衡利弊。其中,明兰和王老太太之间的博弈跌宕起伏,若不是长柏回来主持正义,顾廷烨又给明兰底气,只怕身怀六甲的明兰会被王老太太击溃心理防线。
王老太太在这场博弈对决中所使用的招数以及明兰的思虑决断和果敢手段都值得品味。下面重点说说王老太太所用的招数。而王老太太为何用尽策略想尽办法?下面一一道来。
事件背景:
王家长女王若与及盛家儿媳王若弗姐妹谋划和参与谋划盛家老太太一案,对于涉案三家各不相同。对于王家而言最麻烦。王大娘子是受亲姐姐挑拨诬陷,而康家大娘子是主谋,且杀人意图十分明显。
最麻烦的是王家。王家的王老太太非常宠溺这个大女儿,为了维护大女儿,甚至不惜牺牲小女儿的利益。无论是王若弗还是王若与,虽说都嫁了人,但到底都是王家的女儿,况且被谋害的又是婆母。王家还有个配享太庙的父亲,因此十分在乎子孙的官声、荣誉和前途。一旦此事传出去,谁人还会看得上王家,又有谁人还会再娶这家姓王的女儿?
因此,此事虽与王家舅舅、舅母关联不大,但在家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的封建贵族家庭及仕宦人家,一旦家里两个已出嫁的姑母名声不好,这家的女儿名声势必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王家舅母也会前来盛家探听事件发展情况的原因。
而康家虽是王若与的夫家,但可惜的是,康家并非多有前途的门户,远不像王家和盛家那样一力为了家族前途而拼命参与科考和仕途。康大人并非那么在乎官声和荣誉,更是毫不顾惜和康大娘子的夫妻之情。此事即使传出去了,康大人一纸休书便可将罪责撇得干干净,几乎不用在意任何影响。
正因王家面临的麻烦最大,王老太太才老天拔地带着儿子儿媳外孙子往盛家跑了一趟。当然,和明兰一样,在打这场“仗”之前,王老太太心里盘算了很多,于她而言,她要达到以付出最小代价而得到最大利益的目的。
策略一:装糊涂
她的第一个策略是装糊涂。
从后来的情况看,王老太太并非不知下毒一事大女儿是主谋,但为维护自家的利益,她采取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解决方式,也就是明兰所说的将整个事情都推到盛家门里,推到王大娘子身上。如此一来,这事就只是盛家的家事,与王家和康家无关。而两个女儿之间,她选择保护大女儿。
王大娘子就只能承担谋害婆母的罪名,而康姨母则可置身事外。所以,从一开始,这位老太太就选择装糊涂,装作对一切毫不知情的样子,然后再和那个糊涂的盛竑打感情牌,好让他认怂,在自家屋里平息此事。
她一边骂王大娘子,说王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一边对盛竑说,王家出此不孝女,我真是没脸来见你。
她甚至还装腔作势地询问盛竑:“好姑爷,她下毒谋划婆母,实是罪过大了,你究竟打算怎样处理啊?”
但因明兰在场,盛竑也提早被明兰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盛家没让她的第一个策略得逞,而是戳破了真相。
策略二:试图支开明兰,柿子只捡软的捏
王老太太深知盛竑是个好说话的,而明兰不好说话,因此她三番五次试图支开明兰,这正是柿子只捡软的捏的表现。
起先,见明兰发话,她开始摆起长辈的架子:“什么真相?且慢,这儿怎么有你,你怎么上厅前听尊长的是非?”
可笑的是,在他们不知道盛家已扣留康姨母及其仆从的时候,却又带着康姨母的儿子来了盛家,显然是知道此事与康家有关。并且,既然晚辈不能听尊长的是非,明兰尚且是王大娘子的女儿,而康姨母的儿子只是王大娘子的外甥。
按王老太太的说法,明兰不能听王大娘子的是非,反倒是康姨母的儿子能听盛姨母的是非了?
策略三:恭维盛竑
王老太太带来儿子儿媳,但随着舌战的发展,儿媳发现盛家没那么好拿捏,故此倒戈。后来只有儿子偏向她,儿媳却很想撇开康姨母维护王家自个的名声了。
盛竑是个耳根子软的人,王老太太见盛竑回忆起当年议亲的事,说王家老父母不嫌弃他是庶子之身,即使他被远派离京,也愿意将嫡女许配给他,于是顺手打起了“感情牌”,恭维哄骗盛竑,希望唤起他的自尊心,让他念旧,能放王家一码:
“贤婿,好孩子,我原不在乎你是什么嫡子庶子的,就是看中你是个性格温和慈悲为怀的人。”
说盛竑性格温和倒也合适,但慈悲为怀可就谈不上了。盛竑不是个慈悲的人,只是个视家族名声前程大于一切的人。而王老太太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让盛竑网开一面罢了。
策略四:浑水摸鱼,企图逃跑康姨母见事情败露,而王老太太又不肯护着她之后,失去理智歇斯底里,开始装疯卖傻。
她身边的祁妈妈借口要将康姨母带下去。王大娘子身边的刘妈妈见状,敏锐地意识到她们可能想逃出盛家。
此时也王老太太逮着了机会,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于是对盛竑说:
“贤婿,你大姨姐如今是糊涂了,我认她的过,要打要罚全都认。可她这么寻死觅活的,吵吵嚷嚷的,也商量不了什么事,不如先让她下去,旁的事,咱们清醒的人再说。”
盛竑是个心软糊涂的,一听这话还没反应过来,差点就答应了。好在明兰及时阻止,戳破诡计。
王老太太也不是个好拿捏的,她顺势说道:“我们王家又不是市井小贼,都是高门大户的,都要脸面呢!”
明兰也不留情面:“那可难说,下毒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到时候真跑了,还让咱们满大街去贴海捕公文吗,那才是丢脸丢到家了!”
策略五:仗着辈分摆架子
在场所有人里,王老太太年龄最大辈分最高,在盛家是岳母,在王家是母亲兼婆母,在明兰他们跟前,是祖母或外祖母。
正因辈分高,因此她几次三番仗着辈分试图引导话题,颇有点摆架子。在明兰阻止盛竑允许康姨母退出时,她对盛竑说:“你这女儿可是有规矩得很哪,对长辈咄咄逼人,我这把年纪了,她还有千百句话等着我。”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是仗着辈分摆架子,说难听点就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又怎能指望别人对她讲规矩呢。
后来顾廷烨和长柏赶到现场时,王老太太也是让顾廷烨将明兰待下去歇着,一直想把明兰给支开,让盛竑或长柏处理问题。顾廷烨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一力护妻,情商也高,三句两句就把王老太太噎得无话可说,她只好又端出长辈的架子说道:“够了!”
策略六:道德绑架,打感情牌
眼见着跑是跑不了,又站不住理,王老太太话锋一转,摆出一副弱势的样子,开始给盛竑下拜,又对他进行道德绑架:
“贤婿,那年你来我家,我一见你就万分喜欢。好些人都劝我说,你家世单薄,不堪托付,可我觉得你人品贵重,干练有为,比我那儿子都强上好些。后来你开口提亲,我说不出的高兴,一口就答应了。人家都说我这姑娘低就了,可我觉得,依女婿你的才具人品,才是低就我这糊涂的丫头。”
盛竑是个耳朵挂不住好话的人,当年又的确高攀了王家,于是说当初是岳父岳母抬举自己,才有了今日这番家业。
见此情景,王老太太更进一步:“好孩子,我如今心里悔恨无极,我没有脸见你,更没有脸站在你跟前,我恨不得给你跪下。”说着就要弯下身去就要给盛竑下拜,吓得盛竑赶忙将她扶起。
接下来,王老太太继续装腔作势,一脸愧悔的样子,又对盛老太太恭维夸赞,表示自己十分敬重盛老太太的品格。
这些当然都不重要,她想表达的重点是,盛老太太是那么慈善的人,她一定不愿意为这事,让咱们三家从此反目,亲戚不像亲戚,骨肉也成了仇人。
她说,咱们三家都是官场上有名号的人,携手向前定是前途无限,若是分崩离析了,多少恨我们的人,都会墙倒众人推啊。
言外之意,还是希望盛竑不顾原则,将事情大事化了。
一席话说到盛竑心坎里了,毕竟这个盛老爹一生最在乎的就是家族的名誉和前程了,这番话让他听得点头如捣蒜。
王老太太的“解题思路”固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有些原则性的事如下毒谋害他人性命,却不能靠和稀泥的方式解决。
而她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糊弄盛竑,让他别按常规原则处理问题,她好保护自己的大女儿。所谓溺子如杀子,如果王老太太三观正,康姨母绝不敢如此胡作非为,走上自作孽不可活的绝路。
策略七:威胁
在盛家父女一致要处置康姨母时,这王老太太又换了一副面孔,开始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威胁。
她以王大娘子和康姨母于盛家的不同身份来分析这个问题,她对盛家父女说,康姨母只是盛家的姨姐,即使判刑,只要多加打点,也能判个轻刑。而王大娘子身为婆媳,一旦有参与谋划婆母的罪行,惩罚只会更重。
策略八:权衡利弊,丢车保帅王老太太为了挽救局面,压制明兰,不惜牺牲小女儿王大娘子,接着又用华兰、如兰、长柏的前程和仕途威胁明兰和盛竑。这一招,彻底暴露了她身为人母但却十分偏心的本质,同时彻底伤了王若弗。
明兰虽是不受宠的庶女,但平心而论,自小大姐姐和二哥哥就待她不错,她是个重视家庭的人,也疼爱姐姐哥哥的孩子,王老太太这一招,彻底击中明兰的软肋。
这一招,意味着她将小女儿王若弗当棋子。而明兰也被吓到了,这意味着她为了替祖母讨公道,就得伤害她和长柏、华兰、如兰之间的手足之情,哥哥姐姐们会怎么想?念及此处,她也感到不寒而栗。
王老太太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保护大女儿。她不是不知道,正是自己对大女儿一味宠溺,导致她无法无天,目无伦常纲纪,害自己一把年纪还得奔走劳碌,与人斗智斗勇。
以上八个策略,就是王老太太使出的诡计,这老太太虽是盛老太太的亲家,但其为人品性,完全无法和盛老太太相比。不得不说,能有康姨母那样的女儿,可见这个老太太心术也是厉害的。
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王老太太一把年纪还被逼得为儿女事而奔波,不得不想尽各种策略应对盛家,都因立身不正,教子无方。为人父母,不可不警惕。
参考资料:《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关心则乱,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端雅。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