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间万物,相反相成,合而为一。

立身处世,也要刚柔相济,阴阳互动。

既要有菩萨低眉的修养,展现柔软力,凝聚人心。

又要有金刚怒目的手段,表现威慑力,破浪前行。

一正一反,一阴一阳,双管齐下,事乃可成。

做人既要菩萨心肠也要屠夫手段(既要有菩萨低眉的修养)(1)

菩萨低眉

仁者无敌。

仁爱之心,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如汩汩甘泉,利益众生。

有仁德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备本是织席贩履之徒,出身卑贱,穷困潦倒。何况,文不能著书,武不能平乱。

不过,他凭着仁义的禀赋,让精英汇聚,天下归心。

刘备做平原县令,当地豪强想要刺杀他。刺客扮做仆人,伺机而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刺客被刘备的仁爱之心感染,自暴身份,负荆请罪。

隆中对策,刘备被诸葛亮的眼界和智慧折服。邀请诸葛亮出山被拒,他忍不住泣下沾襟,哽咽道:“先生不去,如苍生何!”

诸葛亮于是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最顶级的善良,就像流水。默默滋养万物,与世无争。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所以更接近天道。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人有仁义之心,有善良之行,有正义之举,一定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帮助,聚水成海,磅礴万方。

做人既要菩萨心肠也要屠夫手段(既要有菩萨低眉的修养)(2)

金刚怒目

佛教既有慈眉善目的佛菩萨,也有横眉怒目的金刚。佛菩萨是普渡慈航,仁爱众生。金刚外露杀气,威吓一切邪神妖祟。

为人处世,我们有圣贤的仁义之心,才行得稳。同时,要有金刚降魔的霹雳手段,才能破除重重阻碍,站住脚跟。

吴王阖闾为了检验孙武的军事才能,让他以军事方式,管理混乱的后宫。

一些妃嫔姬妾,恃宠而骄,目无法度,不把孙武的命令当回事。她们甚至在孙武军训的时候,扭捏作态,追逐嬉闹,捉弄孙武。

于是,孙武派人抓捕了挑头闹事的宠妃,并依照军法斩杀。随着人头落地,所有人心惊胆战,噤若寒蝉。

从此,孙武令行禁止,说一不二,后宫秩序井井有条,规矩肃然。

世上总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守规矩。甚至欺软怕硬,作奸犯科,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将他降伏。

做人既要菩萨心肠也要屠夫手段(既要有菩萨低眉的修养)(3)

刚柔兼济

无柔,则人心不顺。无刚,则障碍难除。

刚柔相济,阴阳相协,才能把事情做到圆满。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布贩子出身的徐寿辉,被推举为天完政权的皇帝。然而,徐寿辉一味仁义,性格软弱,被手下陈友谅杀害。

陈友谅上台后,奉行和徐寿辉完全相反的思想路线。他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将士们敢怒不敢言。因为人心涣散,最后被朱元璋打败。

而朱元璋,以吊民伐罪为口号,安抚百姓,尊重贤才,关心将士,得到了官吏将佐的衷心拥护。同时,对于内部的反叛者和自己的敌人,他出手果决,杀伐决断,不留后患。

最后,朱元璋聚人心,除外寇,荡平群雄,鼎定华夏,创立大明王朝。

让你的善良,自带锋芒,善良才会被敬畏。

给你的锋芒,注入善良,锋芒才有正义性。

刚柔相济,双管齐下,我们终能破局而出,取得胜利。

做人既要菩萨心肠也要屠夫手段(既要有菩萨低眉的修养)(4)

结语

做人,菩萨低眉是修养,金刚怒目是手段。

心怀仁德,正思正行,自然得道多助。

面含威仪,手段果决,容易战胜万难。

内外兼修,阴阳兼具,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