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说紫禁城在中轴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说紫禁城在中轴线(大运河带来紫禁城解读)

为什么说紫禁城在中轴线

今天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提到紫禁城,无非就是帝王的家,规模宏大,那么多的建材是从哪儿来的?今天这本书会告诉你,紫禁城不是就地取材造出来的。那规模浩大的建材,原来都是通过大运河走水路运到北京的。最终和砖瓦木材一起出现在北京的,甚至还有北京烤鸭。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近乎神迹的运输和建筑的故事,以及大运河的历史。

说到大运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不是隋唐大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但其实完整的概念叫“中国大运河”。它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开凿到现在已经2500多年了。

运河,其实就是人工开凿的河道,简单说就是人工河。中国大运河全长3000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开车去乌鲁木齐的距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这条人工河,流过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连接起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半个中国沐浴在大运河的滋养中。

两千多年下来,中国大运河越流越宽,它承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交通、经济、水利、文化,包罗万象,整个中国顺着河水,万物生长。看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运河除了能运输建材,还能输出文化。比如,《清明上河图》、京剧、相声、四大名著,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诞生的过程中都和大运河有关。

这本书的作者是单霁翔,以前当过故宫博物院院长,他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故宫看门人”了。这些年他还在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助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2004年起,单霁翔为大运河申遗奔走了十年,直到2014年申遗成功。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的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世界专业机构的认可。

单霁翔喜欢写作,到现在他一共写了七十多本书。这本《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就是他最想写的书之一。不看这本书,你可能不会想到,紫禁城的建设难度竟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百倍,你也可能想不到,你每天都在消费的文化产品,竟然跟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里,藏着很多滚烫的冷知识。

接下来,我分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带你看看这本书里最值得关注的两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大运河对紫禁城和北京城到底有什么影响?

要聊紫禁城,就得从头说起。1403年大年初一,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当时明朝的首都是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在南京建了一座雄伟的宫殿,就是后来的南京紫禁城。

朱棣对北京的感情,比对南京深。当时的北京还叫北平,只是大明王朝的一个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那里没什么人,天气恶劣,经常刮大风。但朱棣却和这飞沙走石的北平感情很深,他11岁时被封为燕王,就住在北平。1403年,朱棣已经做了皇帝,正月十三这天,有大臣在朝堂上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说北平既然是皇上的龙兴之地,应该把它立为陪都。这话说到朱棣心里去了,几个时辰后,圣旨就下来了,北平改名北京,成为陪都。

北京成了陪都,朱棣还没过瘾,1406年,朱棣又宣布,在北京,仿照南京紫禁城,建一座新宫殿。没错,这就是北京紫禁城。

盖房就得有建材。古代建筑的主体是砖石墙加木结构,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砖瓦和木材。朱棣派出亲信跑遍全国,为这项世界级的大工程找砖瓦木材。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修建紫禁城,光备料工作就持续了近十年,备料和现场施工全算上,一共用了十三年,紫禁城才盖完。

单霁翔在书里详细讲述了各种建材的运输故事。建材里最难运输的,是石料。汉白玉是紫禁城里用得最多的石料,金水桥和各种石阶、石栏,都是用汉白玉做的。汉白玉的主要产区离北京倒是不远,就在京郊,房山、门头沟就有。

紫禁城的三大殿,南北两面都有巨大的丹陛石,丹顶鹤的丹,陛下的陛。这些丹陛石就是用汉白玉雕的,里边最大的一块儿长16米,宽3米,重250吨,相当于60多头大象的重量。就是放在现在,运这么大一块石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光是把这块巨石从山里开采出来,就用了一万六千人。接下来,该怎么把巨石运到紫禁城呢?聪明的古代工匠想出一个妙招,他们在冬天运输,泼水成冰,用粗绳子拖着巨石在冰道上走,利用冰道减少阻力。听起来轻松,其实很悲壮,走的是人海战术,两万多名工人,一千多头骡子,每一里地挖一口井。他们沿途一路泼水,一路喊着号子,用了28天,把巨石从京郊拖进了紫禁城。你仔细想想冰道这个主意,是不是跟运河有一点相似?

好的石料北方就有,但好的木料就得去南方找了。朱棣派出去的人去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钻进深山老林,那儿有适合修建宫殿的珍贵楠木。为什么非要用楠木呢?因为楠木纹理直,结构密,不容易变形、开裂,最长能长到30米,是盖房的首选。可是山里环境险恶,有猛兽,有瘴毒,还容易迷路,去砍树的人动不动就会把命贴进去。当时有句话,说这绝命砍树之旅是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后来太和殿里的大柱子,就是用这些绝命楠木做的。

那么这些顶天立地的楠木,是怎么走出大山,最终运到紫禁城里的呢?泼水成冰当然是不管用了。庞大的紫禁城建设项目需要一种时效更长、效率更高的运输方式。于是,大运河就派上用场了。

首先,这些珍贵的木材需要先出山。这不容易,但古人有办法,他们先把木材运到山沟,再编成巨大的木筏,你可能会想,这木筏再大能有多大,不就是个筏子吗?但其实,这木筏的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最长的长达1000米,相当于40节火车车厢那么长。

木筏编好后,他们就等着,等下雨,雨季一到,涨水时,使劲儿把木筏推进河里,顺流而下,进入运河,漂到北京。明朝时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日记里写过运河运木材这事,从日记里看得出来,就算有运河,运输也不简单。

这些巨大的木筏是靠运河沿岸的几千名纤夫一步一步拉着往前走的,木筏后边还拖着其他木料。纤夫的活儿不轻松,每天要拖着木筏走五公里。这些木材从四川运到北京,起步就得两三年,费事儿的得四五年。每根大梁的成本,全算上,是3000两银子。当时的布政使,一年的工资全加起来,才288两银子。换句话说,这一根木头的运费,能顶当时一个省级干部十年的工资。

运河运木材这事儿,在北京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历史痕迹,通州现在还有个村叫皇木厂村,当年运河把木材从南方拉过来,就是先存放在这个皇木厂的。

解决了石材和木材,接下来就该找砖了。盖紫禁城,用得最多的建材就是砖。紫禁城里主要用两种砖,青砖和金砖。

青砖大部分来自山东临清。为什么选这么远的地方烧砖?临清被选中,当然有它的过人之处。首先,烧临清贡砖用的土是来自当地运河里的淤积土,富含铁质,细腻,杂质少。烧贡砖用的水也不一般,用的是当地的卫运河里的水,清澈无杂质。这么看,运河真是在方方面面都滋养着紫禁城。

好土加好水,肯定出好砖。最终经过选土、过筛、养泥、醒泥、制坯、晾坯等十几个环节烧出来的砖,质地坚硬,敲起来有声音,砸断了没气孔。每一批砖从前到后,都得用猛火昼夜不歇烧够一个月,才能出窑。临清贡砖的好不只是靠嘴吹出来的,经过专业测试,临清古砖的坚硬度,比一般的石头还要强。

现在我们去大一点的菜市场买菜,都有溯源机制,就是源头可追溯,这菜要是有问题,能找到产地和负责人。单霁翔在书里说,临清贡砖也有溯源机制,很多砖上都刻着匠人和窑户的名字,砖有问题,一查都能查到责任人,这也进一步保证了砖的品质。

除了土好、水好之外,临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交通便利。临清是京杭大运河航线上的交通枢纽之一,临清砖官窑都分布在运河沿岸,运输非常方便,可以直接送到大运河的终点,北京。

紫禁城里除了满墙满地的青砖,还有一些不一样的砖,就是金砖,听名字就不便宜,不过可不是真的黄金做的。和青砖不太一样,金砖主要用在宫殿里。金砖的制作工艺也很复杂,出窑也费劲儿,得一年半到两年。

金砖的产地在苏州、松江等地,出窑后,通过运河送到北京。这砖也是特别硬,敲起来还有金属的声音,所以叫金砖。这么金贵的名字,肯定不会到处铺,紫禁城里只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地上铺了金砖。

单霁翔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一句话,“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其实他还说过一句,“从某种程度上说,整座北京古城都是从运河上漂来的”。

确实,除了建材以外,大运河还给北京带去了很多东西,甚至还改变了北京城内的城市文化。

北京现在的通惠河,原先也是一条小运河,元代挖的,接通了大运河,主要是拉货运粮,让南方来的货船能直接开到积水潭码头,也就是现在的什刹海地区。南方的大米、茶叶一路顺风顺水运到京城中心。积水潭码头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因为商业上的成功,在这附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条便捷的商业通道,就是现在的烟袋斜街。烟袋斜街是一条232米长的胡同,历史悠久,已经800多年了。因为大运河带来的人气和商业气息,烟袋斜街发展成了一个商业综合体,里边有饭庄、酒楼、茶馆、浴场,开得最多的是卖烟袋的烟具店。这条胡同细细长长,本身也长得像个烟袋,所以最后就得名烟袋斜街。

辛亥革命以后,溥仪退位,渐渐地,没人给八旗子弟发工资了,但日子还得过呀,于是住在什刹海附近的老爷少爷们,就开始变卖家里的古玩换钱。烟袋斜街摇身一变,从商业一条街,变成了古玩一条街,各路老字号古玩店也纷纷入驻。

北京城内的规划原则是横平竖直,路网像个棋盘,为什么只有这烟袋斜街是歪的呢?就是因为大运河。这条斜街连接着德胜门和鼓楼,让大运河运来的东西,能更快速地穿城而过,送往各个地方,相当于是为运河贸易的“最后一公里”提速。

单霁翔在书里说,烟袋斜街是大运河在北京留下的最典型的历史记忆之一。

当然,大运河留下的历史记忆还有很多。很多城市通过大运河,和北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对北京影响最大的是苏州。从物质到非物质,苏州对北京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比如在日用百货方面,苏州运去了上好的丝绸刺绣、碧螺春、黄花梨家具、苏州香米、枇杷果、文房用品等。再比如在园艺方面,圆明园、颐和园借鉴了苏州园林的设计。可以说,有了苏州的带动,北京在整体的文化品位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北京还有一样著名的东西,居然也不是北京的原生产物,这个东西,就是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北京的传统名菜,到现在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在明代,烤鸭是著名的宫廷美食,那时主要用的是南京的湖鸭,黑羽毛,体型瘦小。1420年,朱棣下令从南京迁都到北京,随后,大量的江南粮米通过运河送往北京,路上船身颠簸,日久天长,撒在运河里的粮米不计其数,靠近北京一带运河里的鸭子,每天的三顿饭就是这些来自江南的米,常年吃下来,量变引起质变,它们的体型和肉质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后来人们又创造了人工填鸭法,就是愣往鸭嘴里塞粮,强制催肥,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培育出了白羽毛,体态丰满,肉质肥嫩的北京鸭。用北京鸭烤出来的鸭子,味道秒杀南京的湖鸭,北京烤鸭正式封神。这算是大运河带来的意外惊喜。只是从船上漏了点米,就催生出了一道吃了300年还没吃腻的经典美食。

大运河漂来了砖瓦木材,也漂来了衣食住行,很难想象,没有大运河,紫禁城和北京城要失去多少颜色。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神奇的大运河对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

说到传统文化和运河的关联,我们还是从一幅名画讲起,就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但“上河”指的是什么呢?上河其实叫汴河,它是大运河的一部分。当年隋炀帝挖隋唐大运河,北段叫永济渠,南段叫通济渠。唐太宗时,通济渠改名叫汴河。单霁翔在书里指出:“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时期东京城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绝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国宝级文物。前几年,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想看一眼真迹,去得晚了,得排六个多小时的队。

像这样的热闹,故宫里有很多。2018年,安徽的演出团体走进故宫演出,媒体的新闻标题叫《徽班再进紫禁城》。说到徽班,其实传统戏曲也和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故事还得从徽班第一次进紫禁城开始聊。1790年,乾隆过八十大寿,四大徽班接到命令,进京祝寿。四大徽班指的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艺人大多来自安徽,所以叫徽班。徽班主唱“二黄调”,一种稳重严肃的唱腔,同时他们也唱昆曲和梆子。

现在有个词叫“跑码头”,其实说的就是古代戏班不停地转场换城市演出。码头,大部分指的就是运河的码头。在传统戏曲界,一直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在古代,大运河沿岸那些大城市,北京、苏州、扬州、杭州都是最重要的戏曲演出市场,大运河带来的贸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地居民才有闲钱、有时间消费文化,这个放到现在也是一样。

四大徽班的艺人们从扬州上船,走运河,去北京。一路走走停停,和运河沿岸很多城市的地方戏曲进行了交流,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在紫禁城演完,徽班没直接回去,而是留在北京城继续给民间演,和其他剧种融合了几十年,最终,形成了国粹京剧。

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京剧。京剧也是大运河留下的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人听京剧,天津人什么都听。天津原来没什么人,也不是一座大城市,因为它地处运河航运和海运的交汇点,活儿多,机会多,所以人口一下就涨起来了,人多了,城市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天津就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

现在的天津是全国最重要的曲艺重镇,其实这件事由来已久。天南海北的人因为运河都聚到这儿,大家把各地的曲艺形式也带了过来,所以说天津人是最懂曲艺的。不管是什么戏种、曲种,你要是在天津演了能立住,那你就能去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演了。天津相当于是个科二考场,有没有真功夫,开一把就知道了。时间长了,在圈儿里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一个演员要想扬名立万,一定得先到天津演,得先拿到天津观众的认可。

人多口音杂,各路方言在天津交汇、碰撞,最终在明代,形成了现在我们听到的天津话。天津话天生带着幽默感,这种幽默感滋生出了天津独有的市民文化,乐观、接地气、爱开玩笑。单霁翔觉得,这也是天津能成为三大相声发源地的原因之一。谁能想到,相声的诞生,也离不开运河的翻滚。

明代以后,运河沿线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手里都有钱了,于是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优秀小说。单霁翔发现,今天我们再去看明清小说中的佳作,这些作者几乎都生活在运河沿线。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曾经在杭州生活过,甚至有考证,罗贯中干脆就是杭州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从小在南京、扬州、苏州等地生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曾生活在运河沿线,这不是一个巧合。

曹雪芹家在清朝时是江宁织造,江宁织造设在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还有苏州和杭州这三个地方,是一个专门给朝廷制作服饰用品的机构,曹雪芹他们家通过运河,给紫禁城送去了大量御用布匹,甚至还有龙袍。

《红楼梦》里提过很多次,南京人喜欢吃的鸭子,最后通过运河带到了北京。当时的北方人吃的熊掌、狍子肉,也被运河带回了南京。大运河给《红楼梦》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

作者们的生活丰富,见多识广,同时他们面对的读者群也是有钱有闲,能够消费这些小说,大运河给整个文艺创作环境带来了完美的供需氛围。

大运河给沿线城市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滋生了新的社会阶级,最多的就是商人。单霁翔觉得明清小说拓展了原本的市民生活题材,在才子佳人的固定选题外,让许多商人成了小说的主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冯梦龙写的《三言》。冯梦龙考了一辈子科举没考上,快六十岁的时候才得了一个机会当了几年知县。他在苏州的市民阶层生活了几十年,非常熟悉商人们的日常生活。《三言》里一共120个短篇小说,以商人为主的,就占了小一半。《三言》也可以说是大运河冲出来的小说集。

整个明清小说的创作其实都和运河沿岸的城市繁华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大运河除了影响了这些小说的创作之外,还为它们的传播出了力。运河沿岸的大城市,刻书业非常发达,这极大地促进了小说的出版和发行。单霁翔在书里指出,从明代中期以后,通俗小说刊刻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大运河岸边的城市。

那会儿,脑子快的书商会在第一时间参与一本新书的诞生,出版发行的速度非常快,冯梦龙的小说一出来,都是苏州、南京同时开印,读者们也捧场,冯梦龙是绝对的畅销书作家,动不动就加印再版。甚至在给书起名字这类的事情上,书商也有参与。《三言》第一部《喻世明言》一开始不叫这名字,而是叫《全像古今小说》,一听就不好卖,后来直接改名《喻世明言》,两部续作也起了同类型的名字,《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套畅销系列丛书立马就成型了。单霁翔在书里说,在当时,畅销书的策划、出版、发行,一整套流程已经非常成熟了。这都要感谢大运河带来的创作环境和商业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