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中一大名场面就是常嬷嬷怒骂小秦氏和康姨妈了,这两人各怀心思,专门趁着明兰孕期不舒服三天两头的折腾,尽整幺蛾子。

1. 常嬷嬷精彩非常的怒骂

“长辈,哪门子的长辈!我敬你是夫人的娘家人,才敬你一声姨太太,还真把自己个儿当碟菜了!睁大你的眼,仔细打量打量,这家人姓顾!亲家姓盛!你康家是盛家的连襟亲,跟咱们顾家更是转了几个弯儿的亲!来这里充什么长辈!”

康姨妈被当头棒喝,气的浑身发抖,常嬷嬷尽情撒泼,继续爆裂输出,叫人插不上口。她站在厅堂门口,叉腰大骂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里外谁人不知夫人有着身孕,便是亲家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大来打扰夫人养胎。如今倒好,来了个不知狗头嘴脸的姨妈,三天来头来摆架子充老大!我呸,要是咱们侯爷的骨肉有个好歹,你那三两重的骨头赔得起么?!” 太夫人终于反应过来,大声道:“你胡说什么!你们都是死人哪,还不快把人拉出去!”

常嬷嬷撒完泼骂完了,也不等人来拉,径自出了门,站在庭院里,继续大嗓门嚷嚷道:“……什么东西!自家死了人哪,奔丧都没这么勤快,没半分大家夫人的模样,三天两头往这家跑,不知道还当是多近的亲戚,别是来打秋风的罢!”

知否原著常嬷嬷结局(知否中常嬷嬷其人其事--古代底层女性的生存之道)(1)

她大摇大摆的往外走,仆从们碍着顾廷烨的威风,不敢当真去推搡常嬷嬷,只由得她一路走一路破口大骂,越骂越击中要害。“……满天下去问问。哪个体面人家,会教七八个月的大肚婆整日来回跑的!有人倒好,还蹬鼻子上脸了,更有那装傻充愣的。怎么的?!打量着侯爷若是无后,能便宜了谁不成!”

知否原著常嬷嬷结局(知否中常嬷嬷其人其事--古代底层女性的生存之道)(2)

2. 出生底层,却固守原则

常嬷嬷农家出身,初生女儿夭折后,进入白家做了白家大小姐的奶母。与剧中常嬷嬷是顾廷烨的奶妈不同,原著中,常嬷嬷是顾廷烨母亲的奶母,而且为人忠诚老实,但是却始终不愿意卖身为奴,后来白家老太爷把女儿嫁进侯府,很多奴仆争着抢着要跟着去,常嬷嬷却离开白家,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其实,常嬷嬷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打算在里头,常嬷嬷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能考个功名,如果自己卖身为奴,或是进入侯府为仆人,都会影响儿子的前程。可惜儿子却不是读书这块料,不光如此,还被人诳了去做生意,不仅赔了个底掉,人也给打了个半死。

常嬷嬷一直以来的期望落了空,连老家也待不下去了,这才上京城想寻了白氏谋个出路。在顾廷烨的帮助下,好歹有了个落脚的地方。顾廷烨在侯府中众叛亲离,身边也没有其他依仗,可以说来自母亲一方的常嬷嬷是他最信任的人了。因此,顾廷烨将曼娘安置在常嬷嬷左近,后来顾廷烨与曼娘决裂远走江湖,曼娘非要带了儿子追随,也是常嬷嬷看顾着蓉姐。

知否原著常嬷嬷结局(知否中常嬷嬷其人其事--古代底层女性的生存之道)(3)

3. 品性坚韧,晚年终得回报

可是常嬷嬷从不因这份信任和看重而有任何僭越,她始终谨守本分,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从不托大。顾廷烨有了出息,她比谁都高兴,顾廷烨重新立府,初时,她帮忙挑选仆婢,整理事务,调教丫鬟,而后就回自家了,哪怕顾廷烨是朝廷正当红的人物,她并不急于依附。 正是这样,她反而守住了两人间的情分。与侯府来往时,常嬷嬷算是有辈分有体面的长辈了,但她依然不卑不亢,不妄自拿大,也会真心护着明兰,豁出去闹到太夫人跟前。

常嬷嬷此人明事理,辨是非,看人也准,内心也有着自己的骄傲。虽然半生悲惨,但是孙子常年却很有出息,在明兰的帮助下得投名师,替自己的父亲达成了祖母的所愿,用功读书, 博取功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