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矛盾从哪里来?弄清成因,中学生、大学生宿舍就会更和谐。
读大二的孩子打来电话,诉说寝室内的矛盾,让支招想办法。他们寝室共4名同学,周内还好,因为学习任务和作业,大家作息都还比较规律,可到了周末,除了谈恋爱不回寝室的那个同学,其他两名室友都是通宵打游戏。
孩子承担有班级和院系的一些活动,周末都特别忙,休息时间本就不足,晚上两个室友又通宵打游戏,睡不好觉。经过正面交涉,两个室友也没有什么改观,孩子感到很是苦恼。一番开导下来,孩子还是决定退一步,周末通过自费租住单间来解决。
像这样发生的学生宿舍里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全寝室同学相互间的关系。要解决学生宿舍的矛盾,首先就要认识宿舍矛盾的成因所在,具体有4个方面。
学生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还是读大学生、研究生,学生宿舍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都有一系列明确的管理制度。
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管理可能要松一点,但也是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浙江大学曾经女生宿舍留宿男生,闹得社会沸沸扬扬,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小学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更加严格,学生起床时间、晚上熄灯时间等等,不但有严格的规定,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监督管理。
要是每一位住宿在寝室的同学,严格按照宿舍管理制度、按照寝室公约规范自己的宿舍行为,不说大家一定会和谐相处,至少不至于产生激烈的矛盾。
不少的寝室矛盾,都来自于个别寝室成员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本质上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要么是不懂规矩、忘记规则,要么就是藐视规则、践踏规则。
学生缺乏必要的集体意识
除个别条件好的高校,在读博士有独立宿舍,对于绝大多数大中小学生来说,宿舍都是多人间。自家孩子中学阶段就读于私立学校,住宿条件相对较好,也都是4人间。
二人成双,三人为众.一间住有4人甚至更多人的学生寝室,它就是一个小集体,代号就是寝室的番号。学校检查宿舍或者清洁卫生时,往往也是以每间宿舍为单位。
但是,在这个小集体里,由于入住学生性格特征、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个别同学仍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集体意识,不把寝室的整体利益、室友的个人利益当回事,我行我素,有的甚至直接影响或者损害室友的切身利益。
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律意识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讲,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个人理解这不是白岩松对寄宿制学校有偏见,而是更多考虑到中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自律意识还没有完全养成,还需要家长的引导、监督和提醒。
自律的学生在集体宿舍里,往往会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会照顾寝室内其他同学的感受;相反的,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往往忽略其他同学的感受,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在乎其他同学的反应。
比如开起音响通宵打游戏等,深夜还大声喧哗、唱歌等,这样的行为势必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甚至是直接导致矛盾和冲突。
学生缺乏必要的包容意识
宿舍内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中小学阶段,住宿的学生虽然来源地域相对集中,但大家在生活习惯等方面也还是有一些小差别;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不用说了,来自全国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学生,可谓极为正常,大学在语言、习惯、偏好等方面,差异就更加显著。
个别室友的行为可能是自己不喜欢的、看不惯的,甚至是讨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拥有一个宽阔的胸襟,拿出一颗包容的心,通过沟通交流,求同存异,包容理解,努力谋求最大公约数。
可是,不少学生就是缺乏这样的包容意识,有的耿耿于怀、怀恨在心,有的直接针锋相对、拍案而起,其结果不但会形成寝室矛盾,有的还会激化矛盾,甚至会酿成恶性案件,令人痛心。事实上,很多时候选择互谅互让,忍一忍、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弄清楚了学生宿舍矛盾的成因,就是抓住了宿舍矛盾的本质。
不管是中小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只要积极强化规则意识、集体意识、自律意识、包容意识,坚持友谊为重、沟通交流、求同存异、严格自律,不管是哪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宿舍生活,都会是一派和谐,都将是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成长记忆。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