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细行”。也就是说,他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不拘小节。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廉正高洁。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从远道寄给他。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0)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1)

王昌龄的诗(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