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公众号:xulaoshi608】

九十年代末,叶惠贤的今夜星辰娱乐公司成立,邀请潘虹等艺术家出席剪彩仪式。

我的一位老师回忆,她就是短发一步裙,和《股疯》里风风火火的范莉一个模样。中午在广电吃饭,远远看见她站起来,很利落的在拆老鸭汤里的鸭肉给老艺术家们吃。时不时放肆大笑,冷不丁冒出句“要西来”(要死了),那形象就是位弄堂好嫂嫂,一点也不斯文。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

还有人和我回忆,早些年国内股灾,一群朋友周末组织去杭州散心,一路上都在讨论股市,忧心忡忡的有之,灰头土脸的有之……第二天一早,在酒店的餐厅碰到了潘虹。于是在座有人神侃了一句:“哟,碰到股神了,应该是好兆头吧。”果然周一开盘大涨了两天……可之后,又是一泻千里。

这几年,关于潘虹的消息越来越少。有时,会在影视剧里看到她清瘦优雅的侧影,大多时候是演某个母亲、某个皇太后,或是某个婆婆——她越老越脸谱化:瞪眼,伸手指对方,责问。没了。▼▼▼

看看人家刘晓庆,活得那叫一个波澜壮阔。可潘虹真实的人生,哪有那么多风光旖旎?她清气含芳,温润如玉,深藏功与名。

米家山、韩美林、情人赛、霞飞老板、还有一个神秘的平头男子……她几段感情无果,至今孑然一身。她也曾渴望有温度的臂弯,渴望史诗般的高潮,渴望烧水做饭、刺绣针黹、妻贤子孝,怎奈月老总是开她玩笑。她曾在自己的自传里写:为逃避无边的孤寂,无数次打开窗,倾听小区陌生人热热闹闹的嘴炮。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恨就恨那个时代没有微信,不然……潘虹老师可以“摇一摇”。

如今,62岁的她说,“一年拍两个戏,300天在剧组,60天陪母亲,我的时间吝啬到给不了别人。现在学着跟人沟通?我会让自己过得不舒服,真的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也不要给别人添堵了。”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

潘虹的成名作《人到中年》

再没有谁的脸色需要照顾,再没有谁的难题需要应付,可孤身身处何处有净土?独立立在哪里无寒露?

1.

潘虹原名叫刘荣华,她的家庭构成非常复杂。四姐妹,不是一锅的馒头。

据《南都周刊》当年的调查报道,说刘荣华原为母亲潘淑芳与援建中国的前苏联混血专家所生。后来两国闹掰,混血专家丢下淑芳回国。在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让人戳脊梁骨的。无奈之下,淑芳只得从原单位辞职,入职利群医院。从哈尔滨南下的刘干部,成了这对母女的接盘侠。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

刘荣华6岁之前一直跟外婆生活在乡下。6岁之后,她才回到上海父母身边。那时候,她家住长宁天山地区,毗邻市郊北新泾,也就是现在的虹桥机场附近。据好友王汝刚回忆,同楼邻居的孩子中大部分是男生,因此,刘荣华这位“小公主”格外受宠。每次男孩子们到北新泾郊游,“小公主”也必定同行,在一群男孩子的簇拥下,好不威风。

后来,母亲又为刘荣华添了两个妹妹。

五十年代中期,刘荣华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从税务局被丢到了菜市场。为了保全家庭,不让女儿们再受责难,她的父母被迫离婚,三个女儿改随母姓,刘荣华改名潘红——她用“红”字表达跟父亲的“黑”划清界限的忠心。

十岁左右,潘红的父亲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不堪忍受折磨,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杀。她受母亲之托为父亲收尸,并将骨灰送回他的老家哈尔滨。这是她第一次感受生离死别,但从收尸到入土,潘红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一是因为她爸曾因她说谎扇过她耳光,二是她认为是父亲造成了自己现世的动荡。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4)

当年,母亲每月只有60块的菲薄工资,实在养活不起三个女儿,于是将老三过继给她哈尔滨的叔叔。之后,淑芳又跟自己的远房表哥结合,给潘红添了一个小妹。

中学毕业后,潘红被分配到崇明岛的农场工作,很少再回家住了。那时她在农场食堂卖饭菜票,每个月工资18块。日子像是道灰墙,骂它也没有回响……谁料想六个月后峰回路转,全国四所艺术院校在1973年恢复办学,招生成了“政治任务”,由所在单位统一为适龄青年们报名。潘红不安于室,一心想脱离农场,管它来招生的是什么,哪怕是海员她也会义无反顾。▼▼▼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5)

奚美娟和潘虹同期。她当时不是自愿报名的,只是去完成领导交给她的任务。▼▼▼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6)

前期的海选很容易,几个人一组,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后面就进入了比较正规和严格的面试。当时的潘红连小品都不知道是什么,但她的眼睛很有故事,气质又很布尔乔亚,在那一批考生中算是突出。

紧接着一纸调令,将全上海选拔的六十名考生集中到一个宾馆,用一周的时间排练一台节目作三试筛选。台下的观众都是上海文艺界人士,通过这场演出,最终录取了四十九人,分成甲乙两班。奚美娟在甲班,潘红在乙班。

那一年潘红19岁,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2.

潘红上戏的老师李志舆说,她工农兵出身,上学时就是班里最拔尖的学生,聪明、多思、敏感。

奚美娟呢,农民出身,形象上差点儿,别人一说她的长相她就脸红,所以长时间在跟自己的自卑心理做斗争。

大二那年,导演刘琼看中了正在上形体课的潘红,于是跟李志舆借她去拍《沙漠驼铃》。这是潘红在校期间拍的第一部作品。▼▼▼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7)

毕业后,潘红被分配到了上影厂。1977年,她在谢晋执导的《青春》中饰演一名海军战士。与此同时,峨嵋电影制片厂正在筹拍《奴隶的女儿》,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女主角,厂里便派制片主任张鲁琨与美术设计米家山去上海求助。米家山回忆自己第一次看见潘红,她正在擦窗户,阳光撒在她身上,美得不像话——米家山怦然心动,决定借调潘红。▼▼▼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8)

潘红不愿意,谢晋当时还劝她,说你过去是去做主角的……这话没错,当时国内第一代四大花旦是刘晓庆、张金玲、李秀明和陈冲。就算没有她们,别忘了还有斯琴高娃。这老阿姨年轻时性格相当招人,无数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80年代中期陈冲出国,张金玲、李秀明等纷纷嫁人,潘虹雄起,但刘晓庆依然是头牌。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9)

在谢晋的劝说下,潘红便随米家山来到成都。两人先是眉目传情,再是干柴烈火。米了结情债,与潘红结合,婚礼由导演刘子农主持,有隆重而无铺张。也是那一年,潘红在米家山的建议下,把“红”改为了“虹”。▼▼▼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0)

从外表来看,米家山是配不上潘虹的,他结婚时已32岁,比女方大了8岁,但他家境好,是高干子弟。而潘虹因为童年成长缺失父亲的陪伴,长大后格外迷恋父权。她曾对媒体说,“那时好像找到了半个父亲。”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1)

次年,潘虹回到上影厂拍摄《苦恼人的笑》,男主角是她上戏的老师李志舆,导演是上影厂的杨延晋。杨延晋仗着当年样貌出众又有才华,几乎每拍一部电影都会与女主角传出绯闻,潘虹当年也没能经受住诱惑。但也有人说潘虹对潜规则不从,所以导演在《苦恼人的笑》中安排李志舆假戏真做扇她耳光。▼▼▼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2)

有报道写,杨延晋当时的妻子洪融把潘虹写给杨的书信贴在了厂里的通报栏上。潘虹的老公米家山气不过,带人砸了杨延晋的家……这件事曾在上影厂闹得沸沸扬扬,逼得潘虹远走峨影,逼得杨延晋受了处分,也逼得洪融挥刀斩乱麻。后来,杨延晋经人介绍与台湾作家玄小佛结婚,婚礼在徐家汇天主教堂举行,那是这所教堂首次举行私人婚礼,名流汇聚,盛况空前。▼▼▼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3)

李志舆晚年老伴因病去世,经人撮合,与洪融走到了一起——潘虹有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的事,就是这两口子向媒体披露的。▼▼▼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4)

米家山在业务上一直帮助潘虹。当时拿到《杜十娘》的剧本,潘虹不愿意演古装,是米鼓励她接下,成就了一代悲情天后,从此她的艺术形象都是青楼的凄凉、井边的控诉、宫廷的挽歌这一类了。▼▼▼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5)

1984年的《火龙》让潘虹被提名第六届香港金像奖影后。▼▼▼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6)

同时,她也是第一个有作品被送到戛纳电影节的中国影星:《苦恼人的笑》《寒夜》。这里插一句,《寒夜》中还有窦唯前妻高原的父亲高飞,但他在当红之际急流勇退,因为他受不了外界对他形象的指指点点。▼▼▼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7)

然后是《井》《末代皇后》,及《顽主》。▼▼▼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8)

1988年第41届戛纳电影节,潘虹凭着《末代皇后》扬名国际。巩俐那年首次带着《红高粱》走上戛纳红毯。▼▼▼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19)

潘虹自称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一个被宠坏的女人。她当时一心扑在事业上。你说她整天不着家能赚多少钱?当初是计划经济,演员其实跟剧务的收入一样,每天拿五毛钱,但她就是很享受剧组包围她嘘寒问暖的感觉。她不会做饭,缺乏最普通人的生活,另一半自然会对她有成见和想法。

结婚八年,突生情变。潘虹在自传里暗示“情变”有不可对外人道的原因。坊间有传,当时米家山和潘虹离婚,是因为王小鸭的插足(这段就不赘述了)。不过在离婚的时候,米家山甩出了八本日历,与潘虹共处的日子他都是画了圈儿的……八年不足四百天。

离婚前双方不是没有沟通过。米问潘:你是选择做女人,还是要成功。潘当时虚荣,选择了后者,宁死不愿买汰烧。1990年,成都,米家山用自行车推着潘虹去街道办理离婚手续,她一路上都在默默流泪……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0)

这是潘虹第一支代言广告

跟米家山的低调不同,离婚以后,在任何采访中,她都不讳言米家山是她一辈子的牵挂,甚至说“我就是活给他看的”。即使米家山再婚以后她依然不改口径,声称自己对米家山,比他的新太太对他好。

记得2015年,四川台为潘虹的《生死之门》举行首播式,主办方向记者们透露米家山要来现场,但米家山全然不知自己被设计了。▼▼▼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1)

当潘虹甫一出现,米家山立即从沙发上弹了起来,脸上写满了讶异。潘虹微笑着走向他,刚问了一句:“你怎么来了”,记者如林的“炮筒”便围了上来。见此情景,潘虹连连摇手示意别拍,“我无所谓,他可是有家室的人了”,然后转头对米家山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晚上抽空到家里去看你妈妈”,便匆匆离开。一旁的米家山显得手足无措,面色通红呆立了半晌。记者们转头欲采访他,他摇头婉拒,迅速逃开。

3.

离婚后,潘虹拍摄了谢晋执导的《最后的贵族》。这部电影原本是想找林青霞来演女主角的,但当时两岸关系紧张,林青霞能不能出演悬而未决。▼▼▼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2)

当时国内的女演员都想拍谢晋的戏,于是陈冲仿效刘晓庆拍《芙蓉镇》之前的毛遂自荐,从美国回上海找谢晋,希望出演李彤,但谢晋觉得陈冲和林青霞相比,“配置”实在太低啦。

苦等一个月,林青霞迫于压力宣布弃演,谢晋紧急召回了在法国为新浪潮导演戈达尔的系列剧试装的潘虹。▼▼▼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3)

很遗憾,《最后的贵族》票房和名气都不怎么样,但潘虹成为邓爷爷之后,第二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4)

潘虹那个时候的名气大得很,很多人都觉得她高不可攀,包括艺术家韩美林。潘虹对韩美林的感情很微妙,动情时两人已相识七载。▼▼▼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5)

韩美林这个名字对年轻人来说有些陌生,他是艺术家,擅长一笔画。大连老虎滩的虎雕就是出自他的设计,据说当时的酬劳很低。韩美林患有糖尿病,许老湿辗转找到了当时用气功为他治疗的士。那是1991年,她前往韩美林工作室为他看病,全程由韩的学生陪同,当时他们主动说起潘虹疯狂追求韩美林的轶事。

许老湿有些不信,因为韩很矮小,其貌不扬,年纪比潘虹大18岁,大美人凭什么喜欢哈比人?士说当年潘虹是被美林的才华所吸引。潘虹在自传中也说,她觉得韩是那种做大事的男人,沉稳里还有一种童心不泯的纯净气质。

事实上媒体也有记录。说有一次,韩因患肠炎住进医院,潘虹得知想前去探视。他赶紧给潘虹回电话说:“别来,千万别来,否则,明天报纸又有‘花边新闻’了。”潘虹闻言,沉吟良久,说:“美林,你我活得太累了,怎么连精神上的安宁也没有啊!”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6)

当年,韩美林送给士七只一套的猴盘,还有A1纸大小的一笔画成的鸡,想必潘虹也收到过不少。那时他的作品价格还没有很高,但自从奥运吉祥物“猴赛雷”之后,那套猴盘的价格应该也水涨船高。

讲真,当时韩美林很有艳福。士虽然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她依然清晰的记得除了潘虹之外,还有一位主持人和一位女文青在追求韩。潘很主动,韩很清醒,他觉得自己和潘虹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相交。潘就去讨好韩的女儿小草。小草和潘虹的合影当时就压在韩美林办公桌玻璃板底下。士说,听说韩最后选择了女文青。▼▼▼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7)

事实上潘虹和韩美林至今关系都非常好,韩发起的雪山天使计划,潘积极响应,并收养了一个藏族男孩。

4.

和韩美林有缘无分,潘虹的表姐又给她介绍了一个香港人——又一次让她体会到父亲一般感觉的男人。潘虹在自传里称他为情人“赛”,她形容他是“不琐碎、不张扬,不会老是刻意去显示自己有多么多么的能,多么多么的了不起的男人,却是一个让人心悦诚服的男人,一个大气的男人”。很多人都在猜“赛”是谁,其实很容易的,我们下文会讲。

和赛交往的时候,潘虹的事业并不如意。《女人 TAXI 女人》和《独身女人》两部戏让她的口碑迅速下滑。以前接戏,都是米家山帮他把关,没了他,就好像没了主心骨一样。当时潘打电话跟米抱怨,他开导她是因为整个中国电影都在走下坡路,你别把责任都往自己肩上扛。▼▼▼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8)

当时潘虹觉得既然无力改变现实,那不如出国休假。赛呢,就陪她去了德国。当时潘虹在做生意,想要放弃电影。赛很严厉的告诉她:状态不好,想休息调整,OK。但想就此躺倒,混过后半生,不行。

赛回到香港,找到香港艺能电影投资公司。香港人说可以邀请潘虹过来拍戏,但潘桀骜,不肯过深圳河发展。为表诚意,赛带着电影公司的人去面基在日本度假的潘:来,你开条件吧,我们全力以赴。

于是,开始写大纲、报批、找编剧、看本子、下生活,直到确立剧组,开机拍摄……这部电影就是1993年拍摄的《股疯》。▼▼▼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29)

赛到底是谁?潘虹在自传里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艺能电影投资公司,一个是《股疯》的出品人。已经很明显了,赛最有可能的是艺能娱乐的股东叶伟忠。(许老湿只是说“可能”,叶于1999年与韩国人荷友美成婚,之前的感情经历一片空白)▼▼▼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0)

《股疯》看没看过?厉不厉害!1994年元旦,《股疯》在上海的大光明、曹杨、天山、永安和国泰五家电影院同时首映。在大光明做首映式的时候,外面黑市的票价卖到50元一张。一定要看上海话版,潘虹简直演活了范莉。

潘虹靠《人到中年》成名,靠《股疯》翻身,两部作品相隔十年,她才收获了迟来的百花奖。(83年百花奖评选,潘虹的《杜十娘》和《人到中年》皆惜败《骆驼祥子》)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1)

那年,潘虹再度回到神坛,包揽了内地所有奖项的最佳女主角。▼▼▼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2)

也是那一年,《股疯》让她红透了整个香江。

香港作家亦舒回忆,说当年大陆女星访港,齐齐在电视节目亮相,俗艳的刘晓庆一贯以奇女子身份,熟络的口吻,夸张流利的陈词,而潘虹则不动声色,沉着斯文,微微用眼睛睨着她。真精采,看得香港观众大乐。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3)

最左是急流勇退的演员龚雪

亦舒更喜欢潘虹:一双大眼睛露出脆弱敏感的神情,面孔十分秀丽,瘦得起了棱角,使观众联想到只有思想缜密的人才会这样憔悴。完全是知识分子型。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4)

至于刘晓庆呢?擦艳红胭脂,穿大花衣裳,戴金刚钻手镯腕表,脖子上一条粗金链条,用碎钻拼出英文字样。观众那顽劣好奇心大发,这是什么字?研究半晌,呵,原来是拼音“庆”:QING。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5)

还是那一年,影坛进入了巩俐时代,潘虹则逐渐步入了婆婆妈妈的行列。

最终,潘虹也没能跟赛走到一起。两个人好像达成了一个约定:她不想结婚,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人,在她身后托她一下。赛也很认可两人这种相处模式。所以,潘虹可以毫不避讳的把米家山介绍给赛,甚至毫不隐瞒的告诉赛自己仍然深爱着米家山。

潘虹这样评价自己:“在生活里,我是一个痴情、多情、专情、有时也很无情的人。” 诚如何赛飞说:“潘虹很有个性(很多人都觉得潘虹脾气不好),能聊的就聊,不能聊的不聊。无所谓,她不为别人活着,又不是要跟你做亲戚。”听起来,孤独的潘虹已经成了一个奇葩老人,但其实她比大部分六十岁的中国女人活得精彩、富足、自由和任性。真的,她用“买买买”给自己创造快感,平时最爱打麻将,更爱去恒隆买Prada,她吃穿住行用,全是很有档次且价格不菲的玩意儿。

潘虹优雅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史诗)(36)

最后一次听到潘虹“感情”的消息是在2008年,我的一位友人在酒店餐厅遇到她,她的身边多了一位中年平头男士,那男人还带了个十几岁的男孩儿。潘虹当时编了麻花辫,戴眼镜,自顶至踵都十分清秀,她很知性的看着男孩儿和他父亲说话,自己一言不发。她起身离开时,被餐厅服务员拉住合影——和20岁的小姑娘相比,她的美,依然鹤立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