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倒计时,再有1天8小时左右,白露节气来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白露 谚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白露 谚语(白露谚语三不露)

白露 谚语

白露”倒计时,再有1天8小时左右,白露节气来了。

白露”的意思是开始有露水了。

每年到了白露节气时期,从南方来的暖湿气流势力开始减弱,而从北方来的冷气流势力已经増强。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大部地区,天气日渐变凉,气温较低,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每当半夜和凌晨,气温很低,达到露点温度时,地面空气中的水汽不再蒸发和扩散,只在地面的杂草、农田的作物和其它物体上凝结成露水。因为露水是无色透明的,故俗称“白露”。

气候变化从作物或杂草茎秆顶部或叶尖蒸腾吐出的水珠,也形成露水。

到了白露节气期,各地的气温又有了明显下降,阳历9月中旬的平均气温:陕北、山西北部和甘肃北部15~17℃、秦岭以南地区19~21℃。各地常年本节气的降水量:黄土高原地区15~30毫米、黄河中游地区30~40毫米、秦岭以南大部约40~50毫米,阴雨天气较多。由于气温日渐下降,加上阴雨天较多的影响,天气一天天变凉,农谚说:“白露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节气期农作物

白露期,黄河以北的北部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关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采拾棉花,播种油菜;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和四川北部开始收获玉米、早茬水稻,油菜播种育苗。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秋收秋播的关键时期。

陕北、宁夏河套、甘肃庆阳一带陆续收获谷子、糜子、荞麦,关中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陆续收获春玉米、芝麻、豆类,黄土高原、黄河上中游播种冬小麦,秦岭以南陆续收稻谷。

三不露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虽然说白天气温还不错,秋高气爽,到晚上就较寒冷了,对年轻人好似无所谓,但对老年人、小孩和孕妇就要特别关心了。

一是不露头。出门时戴顶薄帽子或围巾之类的,防止风大温度下降。

二是不露脚。大家都知道,寒从脚底起。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泡脚,睡觉时不将脚露出来,出去时要穿袜子。

三是不露肚子。特别是老人、孩子和孕妇,晚上睡觉时不能将肚子露在被窝外面,夜深时气温下降大,肚子受寒后易拉肚子。

黄土高原农谚:“白露不低头,割了喂老牛”。

意思是谷子、糜子等作物到了白露节气即阳历9月的上中旬,其颗粒仍然不饱满,穗子不大、不重,也不下垂(低头),仍直立于茎的顶端,说明它已徒长、贪青晚熟,往后天气已凉,气温较低,不可能再生长发育了,没有收成了,还不如割了作青饲料喂牛。

白露,是陕北、渭北播种冬小麦的关键时段。比如陕北在播种冬小麦方面的农谚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沟川。”渭北在播种冬小麦方面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瓜菜果及畜牧业方面:秋菜定植,越冬菜播种,采摘晾晒辣椒,拱棚温室育苗,适时播种茄子、辣椒、黄瓜,施底肥;苹果、梨树撑吊果枝,采收中熟苹果,开始采收猕猴桃、梨。收贮青干草,圈舍通风防阴雨潮湿,秋繁秋配。

如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请留言一并点赞 关注!这里每天有农业种植技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