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课程标准解读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2)

三、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岳飞即将北上抗金,秦桧希望他战败而归,岳飞很清楚自己的结局"后讲述:岳飞抗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秦桧希望他战败而归,则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的无奈现状。那么,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怎样崛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四、教学主线

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新变化: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延伸,辽宋夏金元各政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推动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为改变南方人在全国科举考试中的优势,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南方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社会观念平民化、劳动者人身自由化、国家对社会控制松懈等发展的趋势。

五、教材整合

(一)理清关系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3)

(二)构建体系

1、经济方面的新变化--商业的发展

⑴商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①农业的新变化

宋代稻麦种植制度的变化—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南方);

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宋代也有发展。例如,棉花的种植始于北宋,在广东、福建一带逐渐盛行。后来,推广于元,黄道婆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4)

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使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5)

②手工业的新变化

陶瓷业:

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6)

矿冶业:

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的发展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7)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⑵商业发展的表现: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商业的新变化

①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8)

宋代的草市:农村以外的常设市集称为草市,宋代时非常普遍。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9)

宋代集市:农村中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市,南方叫做墟。

②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0)

榷场: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

②纸币的产生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1)

1023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北宋王朝的四川地区诞生。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2)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③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外贸商品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3)

宋代外贸商品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城市的繁荣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4)

《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东京街市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5)

“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临安(元朝:杭州)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6)

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经济方面的新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

⑴南移的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不仅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7)

中原人口南迁的历程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⑵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缩小了南北方经济的差距,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完成南移

⑶南移的表现

①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②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③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④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

⑤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⑷宋元的对策

宋朝

①问题: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

②对策: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的大体均衡。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8)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制度

元朝

①问题:

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②对策: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19)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3、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课堂探究】阅读材料:教材P75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发生了什么新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社会观念平民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科举制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劳动者人身自由化

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世袭奴婢减少;农民人身束缚减少

国家对社会控制松懈

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更自由;金元时期出现一定程度逆转,但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三)走出误区

1、汉代已经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海上丝路繁荣,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注意:海上丝绸之路不是宋元时期开辟)

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隋唐之际已经发明。

3、从两汉到宋元时期,我国通过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特点,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陆路,唐——海陆并举,宋元——海路。

4、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不经过山东;元朝大运河不经过洛阳,经过山东,山东段称会通河。

六、课堂小结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案(新视角教学设计)(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