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穿山甲身上有病毒(穿山甲鳞片有毒)(1)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对普通人而言,只知道穿山甲鳞片是一味传统中药,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在传统中药典籍记载中,它被多次注明其鳞甲有毒,且在不少经典中医药著作中,其均被归为“下品药”,“属不常用之药”。

唐代甄权所著的《药性论》中,对穿山甲作为中药的性味描述为:“咸,凉”,“有大毒”。此后,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1522-1578)年的《本草纲目》中,对穿山甲则记载有:气味咸,微寒,有毒。更往后一点,明天启二年(1622年)的《雷公炮制药性解》一书中,也再次对穿山甲明确记载有:性微寒有毒,不载经络。主五邪惊悸,妇人鬼魅悲伤,山岚障疟等。也就是说,穿山甲鳞甲有毒,在古代中医典藉中早有记载。

为什么穿山甲身上有病毒(穿山甲鳞片有毒)(2)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穿山甲不仅鳞甲有毒,其肉也是有毒的,并非不少人以为的“大补”。在宋代医史著作《医说》(张杲著)中记载:肉,[气味],甘、涩、温。有毒。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后来在对此条目作注时,详细解释为:鲮鲤肉最动风。风疾人才食数脔,其疾一发,四肢顿废。时珍窃谓此物性窜而行血,风人多血虚故也。然其气味俱恶,亦不中用。

此外,往前追溯至更早的我国魏晋时期,名医陶弘景在前人基础上,写就《名医别录》一书,将民间口耳相传的数百味中药整理分类,分为上品、中品及下品三卷,其中,如天门冬、麦门冬、龙眼、丹砂、云母、菖蒲等为上品药,而穿山甲与水蛭、蜘蛛、萤火、巴豆、葵松、牡丹、羊蹄、虎掌等归为下品药,穿山甲鳞片在下品药一卷,属第210位药。也有中医学者表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成书于东汉之前的《神农本草经》中,也早已将穿山甲归为了下品药。

为什么穿山甲身上有病毒(穿山甲鳞片有毒)(3)

(图片来源/网络)

“类似穿山甲药性的记载还有很多,如《日华子本草》、《药性解》、《得配本草》等,都认为其“有毒”、为下品药,(是)非常用药,非必用药”,相关中医学者称,之所以将穿山甲归为下品药,是指其在中药的使用方面,穿山甲甲片属历代医家所谨慎使用的药,多仅在对特殊对症的病人时才使用,这一点在《本草纲目》中亦有出处,如在《本草纲目》中称:穿山甲,古方鲜用。

“穿山甲甲片的成分或药用功效,跟人的手指甲作用相当,人们不必过于迷信其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专家也表示,过去人们对穿山甲的药性看得过于神秘了,且其能对症疗治的病症并不多,仅限于通经消散、除风痹强直等少数症候。“以前穿山甲作为中药非常便宜,现在10克药即需要200-300元,太贵,很多医生都已经都不用这个药了,而是用海藻、牡砺等在临床上替代它”。

文/橡树 审/sophia 编/Angel

推 荐 阅 读

香港民建联(DAB)全国两会建议停止穿山甲入药,绿会隔空喊话:穿山甲化石研究需要各方支持

2019两会 | 民建聊加快推进穿山甲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应立法禁止穿山甲用于催乳通乳药制品 |“穿山甲妈妈”2019两会建议

你用的穿山甲药有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14起穿山甲药不合规

建议取消穿山甲鳞片入药,保护唯一披鳞甲的哺乳动物 | 绿会2019两会提案建议

为什么穿山甲身上有病毒(穿山甲鳞片有毒)(4)

【公益项目】

消失在盘中的穿山甲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捐款链接

为什么穿山甲身上有病毒(穿山甲鳞片有毒)(5)

掌握生物多样性、环境公益诉讼、绿色发展等领域全面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485952

官网:http://www.cbcgdf.org/

邮箱:v1@cbcgdf.org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