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戏曲和小说中曹操一向以奸臣汉贼的形象出现,然而我们说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还是想报效汉室恢复天下秩序的,曹操曾发布了一篇《述志令》其中道出了自己起兵的缘由和自己最后逐渐做大骑虎难下的局面。我们从史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董卓讨伐战中曹操除了孙坚唯一一个奋不顾身不留余力讨伐董卓的人。后来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到了曹操的长子曹丕继魏王后,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致使曹操背负了千年的汉贼骂名。

曹操到底是汉臣还是汉贼:真正的汉贼是谁(1)

我们说造成东汉末年混乱的局面,除了皇帝昏庸以外,也和一些居心否侧的大臣有关。其中有三个人应该说是造成东汉末年大乱的罪魁祸首,他们分别是:董卓 袁绍 和刘焉。

曹操到底是汉臣还是汉贼:真正的汉贼是谁(2)

袁绍为何为汉贼呢?我们说在古代宦官势力一向都是存在的,袁绍当初劝谏何进用激进的办法铲除宦官,最终招致何进被杀京城大乱。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全因袁绍的怂恿。袁绍为何如此痛恨宦官呢?难道他真的是想为国除害吗?其实未必,我们看后来袁绍的表现就知道,袁绍应该早就心怀异志了。有一次袁绍拿个假玉玺忽悠曹操,在和曹操的言谈之中有取代汉室自立的意思可以看出,当初怂恿何进杀宦官的袁绍其实是别有用心的。

曹操到底是汉臣还是汉贼:真正的汉贼是谁(3)

说起刘焉可能不熟悉三国的人会不认识,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益州牧刘璋,被刘备夺了地盘的那位哥们。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是有记载的正派汉室宗亲。东汉末年刘焉见皇帝无能昏庸,便向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刘焉曾向皇帝建议“废史立牧”,意思就是在州里设立州牧,州牧在所属州郡里独揽大权,最后朝廷居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导致后来东汉末年混战局面的根本原因,各地州郡长官拥有实权不受朝廷控制成为地方实际的诸侯。刘焉提出这个建议其实也就是为他自己据地称雄做准备的,后来刘焉在益州站住脚,勾结在汉中的张鲁唆使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使益州和中原王朝失去联系,刘焉则安心在益州当土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