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呢!不是很想写这篇文章,虽然喜欢写作,但很少追热点,但这次这个情况,作为被狂赞的年轻人,我不得不说说自己的看法。

作为90后,社会对我们有颇多的偏见,这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作为90后的你,相信也是感触颇深。

五四青年节,算起来,这也应该是属于我们的日子,我们正处在人生的起步期,青春年华,年富力强,正是拼搏的最好年龄,可现在的我们,又何必需要一个60后的肯定呢?

抛开其他的不讲,b站,从一开始就主打年轻人的社区,小众文化,也就是说,在b站,大多数以90后和00后为主,而正是这样一个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随着时代的发展,b站的战略越发让人看不懂,主打年轻人社区,你偏偏让一个老人家来指手画脚,不知这是何意?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1)

b站发展疲软,遇到瓶颈区,急于破圈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短视频的发展,b站也遇到了瓶颈区。截至2019年12月31日,B站的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1.3亿,其中移动端仍是主力,达到1.16亿,两项数字同比2018年分别增长40%和46%,相对疲软。

营收方面全年达到67.8亿,同比增长64%。单独看来算是不错的情况,但与三位数大涨的亏损及营销费用等对比来看,就没那么亮眼了。

赚钱的速度比不上花钱的速度,这才是b站在资本市场始终不温不火的原因。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2)

B站究竟该成为谁的B站?

一切不能真正推动盈利的用户增长都是耍流氓,不,是搞慈善。

B站之所以急于“破圈”,正是想通了仅在小众圈子里维持姿态终究无法满足投资人的胃口,否则就要重蹈“前辈”A站的覆辙。

“后浪”会成为b站破圈的助力吗?有人说,小破站已经不是当年的小破站啦!其实这也正常,不可能永远为爱发电,总是要恰饭的。你说呢?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3)

两极分化的评论,究竟孰是孰非?

在视频的评论区,在各平台的评论区,积极和消极的观点平分秋色,都在伯仲之间,甚至于在某些平台,消极的观点,要远高于积极的观念,甚至于出现对立面,这让我想起了爆红网络的“窃格瓦拉”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爆红网络,一时之间,引发了很多共鸣,很多人认为,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通过查看过评论区的留言,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做一个大胆的猜想,赞同“窃格瓦拉”的人,基本上都反对“后浪”

有些人说,年轻人什么都懂,请不要再给我们灌鸡汤,什么后浪前浪的,我现在就想买车买房,娶媳妇,生孩子,没有什么理想,有这些想法呢?其实也无可厚非。在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面前,有一些抱怨,也是很正常的。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4)

更有人说,年轻人,什么时候需要一个老人家来指导,这里有一个中年人对“后浪”的评论,“我们这些前浪啊,老是一厢情愿想给后浪指点人生,其实啊,后浪的人生比我们不知道精彩多少倍。下一次想指点别人时,一定要想一想,你算什么浪啊。”

时代背景不同,当初的那一套已经不再实用,你年龄来论资排辈,以成就了论资排辈,年轻人已经不屑一顾,两极分化的评论,这些都是年轻人的选择,至于最终谁会胜出,时间也许会告诉我们答案。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5)

B站要拉投资,B站要盈利。

B站董事长陈睿曾说过:“我们要保持B站的小众特色,如果B站变大众了,也就平庸了”,现在看来,似乎打脸了。用现在的人的话来说,在发展的道路上,B站已经失去了初心。

“十年破站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商业化的加速需依赖用户体量的拓展,二次元文化是B站的根基,但终究撑不起B站的野心。大众用户的增长才能为B站带来更多变现可能。所以,现在摆在逼站面前的事情,就只有一样,想方设法挣钱,而增长用户,是最直观的方式,小众特色已经支撑不起B站的野心,在发展的道路上,即使会被一些忠实的粉丝大量脱粉,B站也在所不惜。B站的商业变现之路任重而道远。所谓的B站“变味儿”了是其在商业发展中与老用户不断磨合的过程,在大步迈向用户增长的同时,注定会丢失一些东西。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6)

为了得到金主的青睐,必须打破以前的认知,无论结果怎么样,“后浪”似乎已经成为了B站的爆点。总之,摆在B站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想方设法搞钱,即使是放弃大量的老用户,通过其他的方式引进新用户,新旧交替,在繁荣的景象之下,一定会得到金主的青睐,砸下投资,B站便有了足够的资本大杀四方。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将会成为它歼灭合并的对象。

从2019年开始,甚至于在更早的时候,B站已经开始在布局谋篇,不满现状,它将会走向何方?

“后浪”激励言语,还在心头荡漾,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了更多的机会。作为90后,我们该为自己生在当下而庆幸,活在当下,为理想而努力。

b站后浪刷爆朋友圈背后(b站后浪刷屏)(7)

就像人民日报所说,浪流浪奔是常态,无需放大浪“打”浪。薪火相传有代谢,就该唱响一浪高过一浪的青春之歌。更应看到,无论前浪还是后浪,都要踏浪而行、逐浪而上。只要敢“浪”,人人都是弄潮儿,在新时代乘风破浪济沧海!

正处年轻的我们,不要安于现状,要勇敢的去追求理想,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武装自己,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应该被“丧”文化所包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相信付出总有回报。要相信,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你发挥的天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人生共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们只有把握今天,珍惜今天,才能为人生增添光辉。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作者:花颜溪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