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巅峰时,全球10部手机中,就有7部是诺基亚,其中1100机型创下的2.5亿部销售记录保持至今。但这个牢牢占据着全球手机第一的位置有15年之久的手机品牌,在2013年被微软收购后,如今已经被人遗忘,封存在诺基亚粉丝们的记忆中。

这个曾经的手机霸主是如何一步步从兴盛走向衰亡的?最后几年它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来一探究竟。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1)

传统小厂的变身

在1865年,诺基亚创立的时候,还只不过是一个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工厂。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家传统产业的小厂,在100多年后会成长为芬兰最大、世界知名的科技巨头。

1960年,诺基亚设立电子部,专注电信系统业务,从此诺基亚开始在通信行业搅动波澜,这也成为了诺基亚业务发展的分水岭。

很快,诺基亚在通信行业崭露头角,1982年造出第一台基于1G网络的车载电话,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2)

诺基亚造出的车载电话。图片来源:手机中国

但在上世纪90年左右,面对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战,诺基亚并没有明显优势,1991年,甚至亏损超过1亿美元,一度在破产边缘徘徊。

当时的诺基亚业务多元,包括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它的彩电业务在欧洲做到了第二的规模。

走在破产边缘的诺基亚此时以超前的眼光和壮士断腕的勇气,把造纸、彩电等业务经过几次拆分,统统出售或独立出去,唯独留下了电子通信部门,我们所熟知的诺基亚也宣告正式登场亮相。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3)

诺基亚的崛起

事实上,诺基亚的电子通信业务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展得不错。1982年推出第一台Mobira Senator,重达10公斤,是当时世界上首部车载移动电话,在市场大获成功。

紧跟着在1985年,诺基亚推出了Talkman,这是世界上第二台移动电话,可以支持几个小时的通话时间,并且还为诺基亚开拓了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新市场。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4)

Mobira Talkman,图片来源:手机中国

1987年,诺基亚推出Cityman,形状很像大哥大,是首款针对北欧移动电话网络的手持式移动电话。相比Talkman,Cityman更方便手持,重量只有800克。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亲自体验,手持“Mobira Cityman NMT900”从赫尔辛基拨打莫斯科的电话,Mobira Cityman 900也因此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产品。

但此后几年,诺基亚缺少标志性产品,市场上被价格战拖累。为此,诺基亚经过拆分后,开始全力向电子通信业务冲击,不成功便成仁。

1992年11月10日,诺基亚推出的1011正式上市,是全球首款真正量产的GSM手机,机身尺寸195×60×45毫米,可以存储99个电话号码,支持90分钟通话,12小时待机。由于使用镍镉充电电池,该机重量只有475克。最为重要的是,诺基亚1011创造了一项颇具革命性的创新——短信。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5)

诺基亚1011,图片来源:手机中国

1011推向市场后,销售大获成功,诺基亚也现成功转型,成为一家纯粹的电子科技企业,也开始从区域企业向全球企业的定位转变。

1996年,诺基亚手机销量登上全球第一的宝座,从此正式开启全球手机业的“诺基亚王朝”。

1998年,诺基亚推出了首款支持中文输入的手机诺基亚1650和全球首款内置游戏(贪吃蛇)的手机6110,诺基亚手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

此后,推出了众多具有独创性的经典热销产品,其中1999年推出诺基亚的3210具有划时代意义,没有了外置天线,可以更换外壳,青春时尚同时价格较低,销售量达1.6亿台。而诺基亚推出了1100款低价入门级直板手机,成为世界上最火爆的机型,总销售量超过2.5亿台。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6)

诺基亚1100

从1996年开始,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诺基亚移动手机一直占据全球最高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全球销量最高的10款手机中,有7款是诺基亚。

智能手机时代的急先锋

在上世纪90年代,诺基亚凭借超前的眼光和理念所向披靡。诺基亚很早就曾预言,通话将成为手机的一个附加功能,其未来在于接入互联网。

1997年,占据手机销量第一宝座的诺基亚提出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和经营价值观。时至今日,这个口号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7)

在上世纪末,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机只是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工具,手机开始进入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阶段。诺基亚敏锐把握到了这个趋势,成为智能机时代的急先锋。

1998年,诺基亚联手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当时最火的几大手机品牌合资成立塞班公司,开发可以在手机及其他移动通信终端上运行的开放性操作系统,即塞班系统。

塞班系统占内存小、功耗低、续航能力强大,对手机硬件配置的要求低。2002年,诺基亚顺势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机诺基亚7650,它同时也是诺基亚首款滑盖手机、首款五维摇杆手机和国内最早的拍照手机之一,不负众望成为了诺基亚的一代机皇。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8)

一代机皇诺基亚7650

塞班系统的优势可以让诺基亚手机成本得到很好控制,从而获取最多的利润,同时带给消费者实惠实用的消费体验,相比当时的其他手机系统优势突出。

在没有其他系统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塞班系统出道即巅峰,不仅诺基亚手机使用,还适配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等知名品牌。到2006年,搭载塞班系统的手机超过一亿部。此时苹果第一代iPhone和iOS系统,以及安卓系统还没有问世。

诺基亚手机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能稳稳占据第一的宝座,塞班系统无疑是“诺基亚王朝”得以持续的最大功臣之一。2008年,搭载塞班系统的诺基亚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谁奏响了诺基亚手机的丧钟?

2006年底,诺基亚清晰地提出互联网与手机的未来将融合在一起,诺基亚要“站在这一新时代的前沿”,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并在2006年发行N73,首次提出数字融合,发展移动互联网。毫无疑问,诺基亚的很多构想在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而且诺基亚拥有庞大的研发资源,在2004年就开发出触控技术。翻开当时诺基亚的财报,1年的研发费用就达到58亿欧元,是苹果的4倍以上。

也许待在世界第一宝座上的时间太久,加上塞班系统带来的辉煌,蒙蔽了诺基亚的双眼,觉得对手不堪一击,使其面对新诞生的竞争对手缺乏警觉性。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9)

2007年,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先后诞生,但并没有引起诺基亚的足够重视,其还在沉浸在塞班系统带来的辉煌中。

2008年是塞班系统的最巅峰时期,被蒙蔽双眼的诺基亚在这一年执意收购塞班公司的所有股权,将之作为自己的独占系统。也就是从这一年后,诺基亚开始连走背运。

如果说乔布斯带着他的“苹果”杀入移动终端市场,改变了竞争规则,那么安卓的免费开源则直接制定了新规则。2009年,摩托罗拉、三星、LG、索尼爱立信纷纷终止研发塞班平台,转而采用安卓系统,塞班系统的市场份额因而大幅萎缩。到2010年,市场份额已被安卓赶超。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10)

在苹果和安卓的穷追猛打下,塞班系统的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与苹果的iOS系统和谷歌的安卓系统相比,塞班在触摸屏体验、兼容性和移动应用等方面明显缺乏竞争力,在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交互及扩展方面也存在很大劣势。

虽然此时诺基亚仍然凭借功能机的销量,占据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但是智能手机占有率却在急剧萎缩,可以说iOS和安卓奏响了诺基亚手机的丧钟。

诺基亚昏招连连

智能手机市场面对iOS和安卓的严重威胁,诺基亚并没有坐以待毙,也在采取一些应对之策。

2009年,诺基亚与英特尔联手开发MeeGo系统,这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便携设备操作系统,并于2010年2月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成功发布。

MeeGo系统的交互设计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非常彻底地抛弃物理按键,除了电源键以外可以不需要其他的按键,交互操作和现在的全面屏手机差不多。而且MeeGo是开源系统,其优秀特性完全可以与当时的iOS、安卓有一战之力。

但诺基亚失去了上世纪90年代的睿智与果断,也没有了当初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每一次抉择顾此失彼,导致昏招连连。

此时塞班系统还能盈利,诺基亚内部不想放弃塞班,毕竟相对比MeeGo系统来说,塞班是由诺基亚完全控制,是亲儿子。诺基亚的这种心态,导致搭载MeeGo系统的第一部手机诺基亚N9直到2011年6月才发布,等到上市时已经是11月份了,比原定计划晚了整整一年。而在这一年6月和9月,诺基亚和英特尔先后宣布放弃MeeGo系统。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11)

诺基亚N9成为了MeeGo系统的绝唱

可怜该系统未经市场验证就夭折了,N9也因此成为了MeeGo系统的绝唱。

诺基亚为什么放弃MeeGo系统?这要从2010年说起。这一年,塞班系统在iOS和安卓的穷追猛打下,已经溃不成军,市场份额已被安卓赶超。

此时的诺基亚完全失去了曾经的睿智,开始病急乱投医。2010年10月,诺基亚聘请微软前高管埃洛普出任总裁,此人被网友称作诺基亚的特洛伊木马。当时微软推出WP系统,企图在智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但其市场占有率太低,所以想借诺基亚打开市场占有率。在埃洛普的撮合下,诺基亚选择放弃MeeGo系统,加入了并不成功的WP系统阵营。

微软虽然推出WP系统,但对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开发者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苹果和谷歌,加上消费者体验也不够重视,在智能手机市场举步维艰。诺基亚搭载WP系统等于是自掘坟墓,装载WP系统的Lumia推出后,体验上饱受诟病,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不愿意继续给诺基亚做应用和更新,应用软件商和用户加速流失。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12)

搭载WP系统的诺基亚Lumia机型

2013年,诺基亚最终宣布将⼿机业务以73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微软,要知道这样的价格仅是当初最高市值1151亿美元的十六分之一。

一代手机王朝就此轰然倒下!从此诺基亚在转型通信的路上走得异常决绝,将所有的资源都押注到通信业务上,最终也让诺基亚得以保留全球通信巨头的地位。

芬兰的专家团队认为,诺基亚过久地留恋塞班,未能及时推出换代系统,也没有立即采用安卓平台,而是选择绑定并不成功的WP系统,这时它的败局已定。一步错,步步错,后来的一系列合作,直到手机业务剥离卖给微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诺基亚手机衰亡的启示:它错在哪?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诺基亚就预言手机的未来在移动互联网,眼界可以说超前20年。但仅仅过了十几年,诺基亚手机就轰然倒塌。它到底做错了什么?带来了哪些启示?

诺基亚手机当年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兴亡启示)(13)

1.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对市场变革反应迟钝。

诺基亚手机作为2G时代无可撼动的王者,沉溺于过去十几年的辉煌,导致它面对苹果、安卓等后来者冲击时反应迟钝,还在为自己的塞班系统洋洋自得,对手机行业的市场变革缺乏敏捷而睿智的应对。

它作为曾经的领导品牌,不能挖掘消费需求,引领消费趋势,重新定义产品,不能带给消费者产品的创新体验,最终是被后来的变革者颠覆。

所以作为领导品牌,一定不能漠视破坏者和颠覆者的创新。当新的竞争对手改写了行业的创新规则的时候,作为领导品牌,一定要想办法跑到对手的前面,而不是坐而观望,或者视而不见。

2.战略决策摇摆不定,最终错失最佳应对良机。

2009年,诺基亚意识到危机时,不肯向谷歌的安卓妥协,坚决摒弃安卓系统。它先是决定与英特尔开发Megoo系统,可是又舍不得亲儿子塞班系统,对Megoo系统没有倾力支持,最后导致很有希望与iOS、安卓一战的Megoo系统夭折。

在这摇摆不定的过程,随着时间流逝,安卓和iOS不断壮大,它已经错过最佳应对良机。即便如此,诺基亚手机仍有机会翻身,可傲慢自大的它放不下身段,不肯加入生态建设已经成型的安卓阵营,而是选择了生态建设落后的WP系统,直接加速其灭亡。

所以当竞争对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时,领军者如果不能自己迅速构建生态,如果不能快速构建出自己的生态系统,那应该开放的和别人合作,而不是故步自封,乃至做出致命的错误决定。


延伸阅读

曾经比苹果、华为、OV还牛的诺基亚,荒废7年的东莞厂房要变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