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7日报道:上海真是一方培育戏曲艺术的沃土。1867年,京剧从北京传入上海,在上海特殊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海派京剧,以其独有的风姿和魅力使整个京剧舞台更加多姿多彩,她也成了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今天上午,作家、文艺戏剧理论家沈鸿鑫老师做客上海图书馆,为大家细细讲述海派京剧的前世今生。

“京剧”名称出现是在上海

1790年起,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受到北京观众的热捧,于是京剧开始了孕育期。稍后,湖北的汉戏班进京,徽汉逐渐合流,经过多年的交融,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左右一个新的剧种——京剧诞生了。

京剧知识介绍50个字(长知识了原来京剧)(1)

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形成于北京,但辐射全国,传入上海时已是同治六年(1867),当时沪人初见,趋之若狂。同治六年(1867),英籍华人罗逸卿在上海石路(今广东路福州路一带)建造的仿京式戏园“满庭芳”开张,派人约聘北京的京戏班来演唱。同年,巨商刘维忠又在宝善街兆贵里(今广东路湖北路口)建造了丹桂茶园,邀请北京“三庆班”等戏班的名角组班南来。

首批南来的都是京剧名角,老生铜骡子(刘义增),文武老生夏奎章、熊金桂、景四宝,旦角王桂芳、陈双喜、冯三喜……等。他们上演的戏目有来自徽班、汉班、秦腔的一些传统戏,也有不少新排的连台本戏和灯彩戏。

新的京戏戏园,新的戏目,新的戏曲剧种,引起了沪上观众的浓厚兴趣。姚民哀的《南北梨园略史》记载:“沪人初见,趋之若狂”,由此可见其盛况之一斑。

京剧知识介绍50个字(长知识了原来京剧)(2)

作家、文艺戏剧理论家沈鸿鑫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京剧虽然诞生在北京,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或称二黄,或称皮黄,或称乱弹,它是在上海首次定名为京剧的。在京班传入上海的九年之后,即光绪二年(1876)2月7日,在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文章说:“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如上海金桂轩之春奎景四,丹桂茶园之孙春恒是也,余皆系陪衬。”《申报》是当时上海最有影响的报纸,从此,“京剧”之名称,传遍天下,一直至今。

入乡随俗,南派京剧逐渐形成

艺术的发展和变异也离不开它所处环境的影响。京剧来到南方乃至上海之后,也受到南方文化、地域、观众的影响,入乡随俗,逐渐形成了与京朝派相异的南派京剧。

清同治年间首批来沪的京剧艺人,大部分在上海安家落户,他们的后代大多继承父业,如夏奎章之子夏月珊、夏月润、夏月恒、夏月华,孟七之子孟鸿寿、孟鸿群、孟鸿芳、小孟七,王攀桂之子王永利、王蕙芳,冯三喜之子冯子和等。首批来沪的京剧艺人还在上海广收门徒,其门徒们大多学成出师后登台表演。

京剧传入上海后,异峰突起,梆子、徽班等受到冷落,为了生存,他们改搭京班,于是形成了京徽合班、皮黄梆子合班同台演出的情况,当时皆称“双下锅”。比如京徽合班,在同一场演出中,既有京班的戏码,又有徽班的戏码,甚至还有京徽合演一个戏目的。

长期磨合的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京朝派风格相异的京剧,人们称之为“南派京剧”。

京剧知识介绍50个字(长知识了原来京剧)(3)

南派京剧《龙凤呈祥》

南派京剧最早的代表作是光绪末期上演的《湘军平逆传》和《左公平西传》,其表演以凶猛的真刀真枪著称。一般认为,在1900年以前南派京剧已经形成。南派京剧的特点:一,舞台的身段动作,追求火爆、夸张,武戏讲究高难度的武功技巧,要求跌扑“冲”,起打“猛”,形象“溜”。前面所说的真刀真枪,如《赵家楼》中,在高搭的楼台和铁杠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二,唱工求灵活,流畅,不仅有成套的西皮、二黄,还有高拨子、吹腔、四平调、五音连弹等;三,演出剧目题材广泛,追求情节曲折和趣味性强,演出样式追求新奇变化,如常演能持续多场,发挥每个演员的技艺,又能以彩头、砌末、布景吸引观众的连台本戏。四,舞台装置运用声光技术,追求新奇,如盛行灯彩戏。

引入文明戏表演元素,海派京剧新飞跃

海派京剧大概形成于20世纪初,可以看作是从南派京剧发展而来的新潮。海派京剧除了地域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有了文化性质方面新的飞跃。

京剧知识介绍50个字(长知识了原来京剧)(4)

《海派京剧情殇钟楼》剧照

海派京剧表现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清一色的历史故事,而是把眼光转移到现实社会生活方面来,有的直接把现实生活作为戏的题材。其中有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玫瑰花》,表现要求富国强兵、抵抗外辱的《新茶花》《潘烈士投海》。在形式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引进了文明戏的表演元素和写实手法,创造了京剧时装戏,有吸收、借鉴了西洋戏剧的舞台设置和灯光布景等。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海派京剧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上海存在租界,相对安定,吸引了更多人口与资本在上海聚集,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上海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剧场。另外,大世界、新世界、先施公司、永安天韵楼等一批大型游乐场纷纷建立,并均设京剧场子。这样,上海的剧场形成星罗棋布的状况,同时有二三十家剧场演出京剧,非常红火,连台本戏也风行一时。

如今海派京剧已经成熟,其特点更加鲜明。海派京剧虽然脱胎于传统的京剧,然而它是在上海这一特殊的经济、文化土壤里生长的,它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也因此,有一些声音把海派京剧与京派京剧对立起来了。在沈鸿鑫的讲述中,尽管两者风格相异,但始终血脉相通。在上海的舞台上,从来就是海派京剧和京派京剧共存共荣,相映生辉的。上海的观众不仅喜欢海派,同时也迷恋京派。

京剧知识介绍50个字(长知识了原来京剧)(5)

梅兰芳刀马旦戏《穆柯寨》

最突出的例子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他在1913年初次到上海演出,看到了上海新式舞台,看到了新舞台演出的新戏,一股“海上新空气”立刻强烈地感染了他。他在回忆录里说:“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他看到上海观众喜欢“唱做并重,新颖生动”,立即新排了刀马旦戏《穆柯寨》加演。他深深意识到“上海舞台上一切都在进化,已经开始冲着新的方向迈步朝前走了”。他回到北京不久,就启动了新戏的编排,编演了《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等时装新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