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窃比于我老彭的“窃”:是私下的意思。 有个词叫“窃以为”,与这里的“窃”有相近的意思,是一种谦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窃”是谦词,“窃以为”就是“私下里以为”,表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认可,不足以得到公认,不足以成为公论。

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有人说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实则不然。孔子的“述而不作”是谦虚和尊崇,并非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孔子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这些都是值得述、值得信的。所以《中庸》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儒家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1)

中华民族的复兴,包括了复兴、包容、创新三个内容:复兴原生文明,催生中华文明走向海洋、走向全球、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包容西方文明,通过相互包容,既包容西方价值,又为西方价值所包容,塑造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创新人类文明,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从根本上确立中国作为世界领导型国家的道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也是从儒家思想提炼出来的精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这里的好古,并非复古。

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古代儒家有“修身”(个人层面)、“齐家”(社会层面)、“治国”(国家层面)、“平天下”(全球层面)之理念,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延伸至“谐天下”层面:确立以和平、多元等理念为核心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塑造“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全球中国”的国家身份。

述而不作:不,是不乱来,不胡乱创造。信而好古:好,是喜欢古,并非完全照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