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楼梦第一二三回笔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楼梦第一二三回笔记(翻译笔记之红楼梦第三回)

红楼梦第一二三回笔记

原文//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

解释:

吃一大惊:就是大吃一惊。形容非常惊讶意外。心下:心中。

好生:很,非常,极,多么。何等:用于感叹语气,表示不同寻常。译成“怎么能”。

如此:这样的程度。请安:问安。清代问安礼节,口称请某人安,同时男子行“打千礼”,垂右手,屈左膝,右腿略弯曲,上身微前俯。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

命:命令。来:放在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无义。即:就,便。

译:

黛玉一见,就大吃一惊,心中想到:“多么奇怪,倒是像在哪里见过一般,怎么能眼熟到这样的程度!”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就命令他:“去见你娘。”宝玉就转身走了。

原文//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zhuan四声)的短发,都结(jie二声)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cuan二声)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解释:

一时:短时间,一会儿。冠带:帽子和腰带。一转:一圈。结成:扎成。小辫:短细的发辫。

红丝:红色的丝线。这里译“用红色的丝线”。结:扎。束:量词,一束。共:一起。

攒:聚集。顶中:头顶中间。胎发:婴儿一出生便有的头发。

总编:总共编成。黑亮:黑得发亮。如漆:像油漆。

顶:发顶。梢:辫梢。大珠:大珍珠。金:黄金。

八宝:为佛教中的八件法器,分别为花、盖、螺、轮、伞、肠、罐、鱼。金八宝就是黄金雕刻出八宝的纹样。

坠角:首饰,清代满族男子把头发扎成辫子,富家子弟以金银翠玉等名贵珠宝制成精巧的小饰件,坠于辫梢,既坠住辫子随意摆动,又示其美观,炫其豪富。

译:

一会儿回来,再看,已经换了帽子和腰带:头上周围一圈的短发,都扎成小辫,用红色的丝线扎成束,一起聚集到头顶中间胎发,总共编成一根大辫,黑得发亮如同油漆。从头顶到辫梢,有一串四颗大珍珠,辫梢处有用黄金雕刻出的八宝纹样的坠角。

原文//

身上穿着银红撒(sa三声)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解释:

撒花:以错落的花朵为装饰图案。半旧:就是七成新。项圈:戴在颈上的装饰品,类似于项链。宝玉:通灵宝玉。

寄名锁:旧俗,怕小孩夭亡,在神、僧或道前寄名为弟子,再用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表示借神的命令锁住,称为“寄名锁”。

护身符:一种小巧的装饰品,比如珠宝、玉石,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戴上它可以防止灾祸。

半露:露出一半。松花:松花色,松树花粉的颜色,一种浅黄色,带点小绿。绫:一种丝织物,光滑柔软,质地轻薄。

锦边:以锦镶边。弹墨袜:以弹墨织物为袜身的袜子,流行于明清。

译:

身上穿着银红色,有错落的花朵图案的半旧的大袄,仍旧戴着项圈、通灵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是露出一半的松花色,带错落的花朵图案的绫裤腿,脚上穿着以锦镶边,以弹墨织物为袜身的袜子,厚底大红鞋。

原文//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解释:

面如敷粉:脸像搽粉一样白。唇若施脂:就是唇若涂脂,嘴唇像涂了胭脂一样鲜红。

转盼:目光流转。转盼多情:目光流转之际,蕴含着很多情意。形容人妩媚多情。

语言常笑:说出来的话常常让人笑口常开。天然:天生。

风骚:风流放荡。眉梢:眉毛的末端,眉尾。

平生:平素,往常,有生以来。情思:情意。悉:全部。

堆:积聚。最是:最字,副词,修饰是,“最是”是达到最高程度。译“尤其是”。极好:非常好。其:代词,他。

译:

越显得脸像搽粉一样白,唇像涂了胭脂一样鲜红,目光流转之际,蕴含着很多情意,说出来的话常常让人笑口常开。天生一段风流姿态,全体现在眉尾,有生以来的万种情意,全部聚集在眼角。看他的外貌尤其是极好的,却难以知道他的底细。

原文//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解释: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做词牌名,双调五十字。二词:两首词。时候:分析,评论。

极恰:非常恰当。曰:为,是。无故:无缘无故。寻愁觅恨:寻觅仇和恨。似傻:像傻瓜一样。如狂:如痴如狂。

皮囊:外表,长相。草莽:丛生的杂草,比喻不学无术。

潦倒:举止散漫,落拓不羁。不通:不明白,不了解。世务:俗务,指人情世故,谋生之道。

愚顽:愚钝顽劣。文章:圣贤文章。偏僻:古怪,怪僻。性:性情,秉性。

乖张:性情古怪、偏执,怪癖。那:哪,表反问。

译:

后人有《西江月》两首词,评论宝玉非常恰当,他的词是:无缘无故寻觅仇恨,有时像傻瓜一样如痴如狂。即使生得一副好皮相,肚子里原来都是杂草。落拓不羁,不了解俗物。愚钝顽劣怕读圣贤文章。行为古怪性情怪癖,哪管世人对他的诽谤。

原文//

富贵不知乐(le四声)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shao二声)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解释:

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译作满足。耐:忍耐。可怜:可惜。韶光:光阴。

无望:没有指望。无能:没有才能的人。不肖:不才,不贤,译成不贤的人。

无双:独一无二。寄言:寄语,告诉。纨绔:细绢做的裤子,指代富贵人家子弟。

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借指富贵人家子弟。效:效法,模仿。此儿:这个小孩子,指宝玉。形状:样子。

译:

富贵不知道满足,贫穷难以忍耐凄凉。可惜辜负了美好的光阴。对于国和家来说都没有指望。天下没有才能的人数他第一。古往今来不贤的人也是他,独一无二。寄语富贵人家子弟们,不要效法这个小孩子的样子。

原文//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姐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解释:

因:于是。外客:外来的客人。料定:断定。作揖:士相互见面或感谢时的常用礼节。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译:

贾母于是笑着说:“外来的客人没有见过,就脱了衣裳,还不过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经看见多了一个姐妹。就断定是林姑妈的女儿,连忙过来作揖。

原文//

厮见毕归座,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juan四声)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lu四声)目。态生两靥(ye四声)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解释:

厮:互相。见:见礼。毕:完毕。归座:回到座位。细:仔细。

形容:外貌或容颜。各别:各不相同。蹙:皱眉。

罥:缠绕。烟:青烟。眉:眉毛。罥烟眉:就是眉毛像中国水墨画中飘挂在山间的一缕青烟,清淡轻盈。

含露:含着露水。目:眼睛。含露目:就是眼睛水润,好像含着露水。态:靥:酒窝儿。两靥:两颊的酒窝儿。娇:娇弱。袭:承袭。

态生两靥之愁:就是幽愁的姿态尽显于两颊的酒窝儿。娇袭一身之病:身子娇弱如同承袭了一身的病。

译:

互相见礼完毕回到座位,仔细看她的外貌,和众人各不相同:两弯好像皱眉,又不像皱眉,就像飘挂在山间的一缕青烟一样的眉毛。一双好像欢喜,又不像欢喜,水润润的,好像含着露水的眼睛。忧愁的姿态尽显在两颊边的酒窝儿。身子娇弱如同承袭了一身的病。

原文//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解释:

泪光点点:就是点点泪光。点点,一点点。娇喘微微:就是微微娇喘。微微,稍微。娇喘,柔弱无力的喘息。

闲静:安闲宁静。姣花:姣艳的花。照水:映照在水中。弱柳:柔弱的柳枝。扶风:扶,有沿,顺的意思。扶风就是随风摇曳。

比干:商纣王的叔父。比干强谏触怒纣王,被处死。纣王怒说,听说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所以,称赞人有悟性,长着七窍玲珑心。这话是说黛玉聪明,心不止七窍。

西子:西施,越国美女。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二颦,就是捧心皱眉的意思。胜:超过。

译:

泪光点点,微微娇喘。闲静时像娇艳的花映照水面,行动时像纤细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心比比干多了一窍,生病时的姿态比西施还要美三分。

原文//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解释:

罢:完了,完毕。可又: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相当于“的确”。何曾:表反问,意思是不曾。然:但是。

面善:面熟。旧相识:老熟人。远别重逢:就是久别重逢,长久分别后再见面。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

译:

宝玉看完,于是笑着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贾母笑着说:“的确是胡说,你又没有见过她。”宝玉笑着说:“但是我看着面熟,心里就算是老熟人了,今日只当做久别重逢,也不是不可以的。”

原文//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解释:

若如此:如果这样。更:更加,越发。相:互相。

和睦:相处融洽。细细:仔细。一番:一回,一次。可曾:是否。不曾:没有。些须:少许。

译:

贾母笑着说:“更好,更好,如果这样,相互之间越发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仔细打量一回,于是问:“妹妹是否读书?”黛玉说:“没有读书。只上了一年学,少许认识几个字。”

原文//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解释:

尊名:大名,对人名字的敬称。那:哪。表字:就是字。妙:好。莫若:莫过,没有……超过的,什么都比不上。极妙:最好。极,最。

译:

宝玉又说:“妹妹大名是哪两个字?”黛玉就说了名。宝玉又问她的字。黛玉说:“没有字。”宝玉笑着说:“我送给妹妹一个好字,莫过颦颦两个字,最好。”

原文//

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解释:

何出:出自何处。黛:青黑色的颜料,也叫螺黛,用来画眉。画眉之墨:就是画眉墨。

画眉墨:一种墨名,易水人张遇所制,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故名画眉墨。

眉尖:眉头,眉毛的前端。若蹙:好像皱眉。岂:难道。眉尖若蹙:就是眉毛前端好像皱眉一样。这是说黛玉两眉间距近,古代面相学来看,心眼小,心事多,面相带苦,不是福相。

译:

探春便问出自何处。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叫黛,可代替画眉墨。况且这林妹妹眉毛前端好像皱眉一样,我用来取这两个字,难道不是有两个妙处。”

原文//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duo二声)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

解释:

恐:恐怕。偏:偏偏。不成:难道,表反问语气。可也:疑问性语气助词,无义。解:明白。忖度:思量,考虑。

译:

探春笑着说:“只恐怕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着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难道偏偏只有我是在杜撰?”,又问黛玉:“有玉没有?”众人不明白他的话,黛玉便思量着因为他有玉,所以问我,有也没有。

原文//

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解释:

想来:料想。罕物:稀罕的东西。岂能:怎么能。登时:立刻。

痴狂病:间歇性空白思维痴狂症候群。就是在一个短暂时间里,看上去有点神经失常的样子,表现两种情况,一个是眼神呆滞无光。一个是亢奋,语言和行为前后不搭边,感觉像神经病。宝玉属于后者。

不择:不选择。劳什子:〈方言〉令人讨厌的东西。

译:

因此回答说:“我没有那个。料想那玉是一件稀罕的东西,怎么蒙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立刻发作起来痴狂病。摘下那玉,狠命摔下去,骂着说:“什么稀罕的东西,连人的高低都不选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令人讨厌的东西了!”

原文//

吓得众人一拥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解释:

孽障:骂不肖子弟的话,前世作孽生下来的坏东西。何苦:表反问语气,不值得,不需要。没趣:没意思。

译:

吓得众人一拥去拣玉。贾母急的搂了黛玉说:“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不值得摔那命根子!”,宝玉满脸泪痕哭着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单我有,我说没意思,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道这不是个好东西。”

原文//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来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chu三声),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

解释:

来:放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不译。无法处:没有办法处理。

了: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不译。带了去了:就是带走了。则:用在数字后面,列举原因。译成“是”。

全:保持,保全。殉葬:用人或器物陪葬。权作:姑且当作。

不便:不方便。夸张:炫耀。比得他:和他相比。好生:小心,当心。仔细:当心。向:介词,从,在。

译:

贾母连忙哄他说:“你这妹妹原来有这个的,因为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没办法处理,于是把她的玉带走了:一是保全殉葬的礼仪;二是你姑妈的灵魂,也可以姑且当作见了女儿的意思。因此她只说没有这个,是不方便自己夸赞的意思。你如今怎么和她相比,还不小心慎重带上,当心你娘知道了。”说着,便从丫鬟手中接过来,亲自给他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