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中,有一种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把文字拆开,又巧妙地组合在有一定意义的语句中的拆字联,以其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广为流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史上最全的三叠字列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史上最全的三叠字列表(令人叫绝的34)

史上最全的三叠字列表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中,有一种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把文字拆开,又巧妙地组合在有一定意义的语句中的拆字联,以其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广为流传。

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联拆字自然工整,更表达了悠然闲适的心境。

明代蒋焘,自幼才思敏捷,能文善对,被誉为“神童”。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慕名来访,言谈中出一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父一听,顿觉此联制作精妙,但一时对不上来。蒋焘正巧切好西瓜给客人端来,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友人闻听,拍手叫好,夸赞蒋焘才思敏捷。

这是一难度较大的拆字联,上联中东字加二点是冻,西字加三点是洒,下联中“七、刀”构成切字,“八、刀”构成分字。

明代大学士杨溥年轻时曾请求湖广石首(今属湖北)县令免除父亲的劳役,石首县令出一上联给杨溥:“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杨溥对出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这是一幅一语双关的拆字联,正体的“圖”字中有四个口,“傘”字中有五个人字。上联的意思是说在辖区内的当地人都归他这外来的县令管,谁也得服从。下联则是婉转地请求通融、庇护。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聪慧过人,9岁时就参加县城的童子试。临考前老师有些不放心,出联试曰:“闲看门中月;”魏源听后,见墙上挂有一幅“春耕图”,便马上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

上联的“门中月”即正体“閒”(闲)字,而下联的“心、田”二字合起来是思字。

(旧写冰字可以写作氷字,故说一点;正体字万字为萬,故为萬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