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昌简介:

周寿昌(1814年—1884年),清代诗人。字应甫,一字荇农,号友生、自庵等,湖南长沙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以著述为事,诗文、书、画,俱负重名。山水极秀润,有士气,又富收藏。著有《思益堂集》、《汉书注校补》。

金榜题名出自哪句诗句(金榜题名赏析154)(1)

人物简介

周寿昌生有异禀,在襁褓闻书声辄欢跃,少时能诗。及长,与从兄周寿祺读书于城北听桔园。年十八,补县学生。父卒于官,鬻产携一老仆匍匐千馀里奉丧归。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顺天乡试南元,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太平军进入湖南,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他上疏弹劾,时人服其敢言。次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分兵北伐,他又上书陈述方略,被命随办京畿防卫。旋丁母忧回籍。 同治时,周寿昌先后任实录馆纂修总校、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署户部左侍郎等官。光绪初任内阁学士,署户部。光绪四年(1878),以足疾辞官。遂不再出,以著述为事。光绪十年(1884)病卒,年71岁。

主要成就

周寿昌平生勤学,诗文书画,均负重望,尤精史学。遍读汉魏以来诸家文集,酷嗜班固书,点校书写,每成一册,改窜无馀纸。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如著《前汉书注校补》50卷,凡易稿17次。高丽国相李裕元求其作《嘉梧室记》,高丽侍读闵翰山求其订正诗集。所著除《前汉书注校补》外,尚有《后汉书注补正》8卷、《三国志注证遗》4卷、《思益堂文集》10卷、《思益堂诗集》20卷等。

周寿昌的诗文:

1,《晒旧衣》

周寿昌 〔清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复制思念母亲

晒旧衣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三十年前母亲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领子和襟袖虽已破旧,依稀能感觉到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想重新缝补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注释卅(sà):三十。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绨(tì):丝织物类名。

晒旧衣 - 赏析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母天伦情达——母子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母怀念之情,因而达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诗人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母一件粗绨面料母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一件旧衣居然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母爱惜。由于年深月久,又曾穿著过,绨袍母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虽然如此,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达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母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母真实,然而,母亲逝世后,诗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亲缝制母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他对母亲母回忆,母亲生前母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于脑海,诗人情热中肠,以至移情于物,轻生“却余温”母错觉,却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母。诗人有意运用夸张母修辞手法,传达了情达母真实。

末两句诗,紧承上面而来,更将这种达情转进了一层。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母位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当年,母亲曾将对儿子母爱倾注于针针线线之中,缝进了这件绨袍里。如今,这件旧衣上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母爱心,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断这爱母丝线呢?诗人母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对母亲母无比珍重和深情怀念。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母怀念之情,因而达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2,摸鱼儿 陈编修汝翼病死,次日其妾吴氏殉之,时癸未七月廿二日

清代 : 周寿昌

惜匆匆楼头燕子,秋来留便难住。成灰红粉犹生叹,况作高楼坠蕊。

秋最苦。见多少、西风败草无青处。问天莫语。任同穴杳冥,鸩觞和血,九地觅归路。

3,踏莎行 苦雨

清代 : 周寿昌

云暗沈山,风寒搅树。丛篁低戛和烟语。丙丁帖子画成空,蕉窗又听连宵雨。

销暑何人,占晴无据。未秋已自含秋绪。江流常笑北来无,分明屋似临江住。

4,春光好 柳絮

清代 : 周寿昌

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

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5,惜余春慢 落花

清代 : 周寿昌

芍药开余,荼蘼放了,尽把韶华催逼。将离且住,欲堕还飞,片片落红狼藉。

却喜飘残玉沟,蹴傍舞筵,尚供吟笔。纵无情,想到半抛藩溷,也应怜惜。

6,水龙吟 月夜闻远笛

清代 : 周寿昌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

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

7,如梦令 夹竹桃

清代 : 周寿昌

红雨绿云相近,劲节也含风韵。打棹入仙源,难道主人休问?

谁信,谁信,崔护错来厮认。

8,慢卷绸 编亡弟筱楼诗草,属侄婿王益吾祭酒订正

清代 : 周寿昌

雁浦凄霜,鸽原泣月,已矣重泉闭。值露晓窗清,雨夜灯残,遗稿遍翻,吟魂待慰。

想到千秋,虚名饭颗,寂寞终无味。便剩梧桐半死,棠华孤放何为。

周寿昌的书法:

金榜题名出自哪句诗句(金榜题名赏析154)(2)

金榜题名出自哪句诗句(金榜题名赏析154)(3)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在古代社会是最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金榜题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读书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条正途。据统计,从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百万名以上举人,十万名以上进士,七百多名文武状元。“状元”一词,在唐代曾称为“状头”。殿试录取后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状头”。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也是最荣耀的一场考试。按清朝规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立于百官之后候旨。皇上驾临太和殿,宣读考取进士的名次,称作传胪或胪传,其实就是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这种方式成于宋代,明清时最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礼,传出的佳话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为例,读书人在县级考秀才。在省级考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会试)考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称“探花”。其余叫“进士”,前三名保送进翰林院,其他进士须通过考试选拔后,才能进翰林院再读三年书。进入翰林院和状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进士出身还不行,须翰林出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指称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金榜题名出自哪句诗句(金榜题名赏析154)(4)

作者说明:会陆续发表介绍中国历代〈金榜题名〉人物的图文,有喜欢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图片,也请关注和点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