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站在狼的角度(东郭先生与狼有感)(1)

前些天,给孩子辅导功课,说到了《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同样一个故事,和几十年前相比,竟是两种心境。

小时候语文课文里就有这个故事,我想起我小的时候读这个故事,只觉得有意思,最后狼被装进麻袋里活活打死,稍微有点惊恐。毕竟我并没有见过狼,也不知道他具体是怎么样的凶恶。

现在的孩子所知道的狼,估计脑海里都是喜洋洋和灰太狼了。

《东郭先生与狼》其实教给我们很多的道理,只是小时候只是听了个热闹,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比如,有的人说读书好的人,长大了未必混得好,说不定还给小学没必要的打工呢。

这就很像东郭先生,虽然读书多,一副仁义心肠,肚子里也有墨水,但是当他遇见一个狡诈的坏人,像狼一样的坏人,装可怜,套近乎的时候,东郭先生读过的书,只教给他圣人的大道理,哪里有教给他防狼术?

东郭先生看不清狼的真正面目,他觉得此情此景,自己要是不搭把手,心里过不去这个坎,自己做不到铁石心肠。

这时候的东郭先生脑子里都是自己,他只想自己不能见死不救,或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或者,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说出去也不好听不是?

但是农夫不同,他一眼就能看穿狼的真面目,尽管他没有什么大学问,不懂什么圣贤,但生活经验告诉他:见狼就打!

李玫瑾教授曾经讲过,那些早早出去混社会的孩子,机灵,说话半真半假,你骗不了他,而那些在家里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只知道读书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所以,我们大人一味地去和孩子强调诚实善良的时候,也该想想:是不是同时应该培养孩子辨别善恶的能力,孩子要是没有防御意识,不能明白其中的是非,就只会诚实善良,热心肠,还乐于助人,那不是成了狼嘴边的小绵羊了吗?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站在狼的角度(东郭先生与狼有感)(2)

但是,即使知道真相的东郭先生,大概也没有农夫的魄力,把狼活活打死。

我们生活中,难免会有这样的抱怨:身边某个人总是喜欢占自己的便宜,有时候让自己吃不消,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拒绝,觉得特别难为情。最关键的是,你分明含蓄地拒绝了,但对方假装清纯天真没心机听不懂你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装死。

多么像东郭先生呀,看你为难,我搭把手帮助你,我不图你回报,能够做个有用的人,我自己也很快乐呢,可是,你不能没完没了呀,我心软好说话,帮助别人,不图回报,最后面临一个被别人吃干抹净的下场。

而有的人未免吃相太难看,咬着老实人就不松开,既能凶恶,又能装得楚楚可怜,关键是他不是你半道遇上的,而可能就是你身边的好友,家人,同事。还能说啥好呢?

可惜东郭先生学不成农夫,农夫也做不到去读圣贤书。

可是生活是这样泾渭分明的吗?这世间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里说过,过去的世界就是一片混沌,只是被盘古分开了天地,造了山川河流,幻化了太阳,月亮和满天星斗,这人最初也只是用泥巴糊的而已。

天下之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不必强求,也强求不来。没有什么好与坏,所能比较的,也就是看谁活得久吧。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站在狼的角度(东郭先生与狼有感)(3)

如果论活得久,我想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变化和充实自己,千万不要给自己画地为牢,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就绝不碰粗活;觉得自己打小就逃课,长大了自动和有文化人的划清界限,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最后容易走到死路上去也说不定。

倘若东郭先生,如果因为曾经遇见狼,上过当,吃过亏,就耿耿于怀,每每想到就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长出一脸横肉,不值。要是一味抱怨自己无能,荒废了学业去当农夫,也只会弄巧成拙,最后,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抱怨含恨而终,那真是不值当中的不值。

最好的东郭先生,应该是处事不惊,心如明镜,云淡风轻,一笑而过。

湖海洗我胸襟

河山飘我影踪

云彩挥去却不去

赢得一身清风

可惜,要做到何其难呀!

但是,与君共勉,生活中处处都有希望,一路打怪一路升级,没准会看见别样的天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