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关于人品(原创以道德经来看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否错误)(1)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就是说一个人刚出生时,内心充满善良,而没有恶念。

三字经流传了几千年,在古代是幼童启蒙第一篇必学的课程,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任何人怀疑这句话所说的道理是否正确,本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错误,而且错了几千年。

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应该是大部分人会反对我的这一说法,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话,竟然被说成是不正确的,自然不会被人接受,那么就请看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如果觉得有道理,也许您就会认同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错误的。

人刚一出生的时候处于懵懵无知的状态,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在一岁以前的记忆是完全没有,没有人记着自己一周岁以前做过什么,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是没有丝毫的记忆和感知。

内心自然也就没有情感,婴儿的第一声哭泣,不是因为情感,而是因为肺部要开始呼吸,所做的人生第一个条件反射,因为疼痛,喊了一声后就开始了第一次呼吸。

道德经关于人品(原创以道德经来看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否错误)(2)

没有情感的人,内心中是没有善恶区分的,因此人之初性本善,是错误的,应该说成人之初,不善不恶,因为对这个世界不了解,即使一个婴儿看到成年人认为最恐怖的凶恶场景,他的内心也不会有恐惧的因素,因为他不理解什么是善恶,除了身体的痛感之外,他不知道什么是恐惧和害怕,也不知道什么是喜悦高兴,当婴儿再长大一点,对这个世界有了认识,这就有了喜怒哀乐,开心时候笑,痛苦时候哭,这时候,依然没有善恶的观念,依然是不善不恶,但是有了自私的行为,知道好吃的不能先给别人,首先要自己吃饱,吃饱后,这食物谁吃都可以,这是动物的生存的本性,所以人的第一个本性是自私。自私是不善不恶,任何人也不能说自私是恶,这是这个世界所有动物的本性。

人之初,不善不恶,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以说,人之初,性自私,这样子说才应该有些道理,当然这样说是不能够教育人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什么凶恶灾难他都不怕,毒虫也好,猛兽猛禽也好,不会伤害他,就是因为婴儿此时不善不恶,先天精气最足,身体最柔软,小鸟是经常坚挺的。

老子所说这段文字真正的意思:含德之厚,是指已经得道的人,不是普通有道德的人,得道的人,内心中不善不恶,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精气充足,内心没有令他恐惧的东西,所有毒虫猛兽也不会伤害他。

什么是道,事实就是刚出生的婴儿那种状态就是道的状态,可是这种状态,人长大后一点记忆都没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婴儿来体会道的本意,那就是心中没有善恶的观念,精气神最足,身体最柔软,随着出生后天数增加,精气神就越来越不足,精气神彻底没了,人也就死亡了。

所以说,刚出生的婴儿,就是道在这世界的体现,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过得道的经历,道的第一特征是不善不恶。

因此说,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是错误的说法,人之初,应该是不善不恶。

道德经关于人品(原创以道德经来看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否错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