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

“周末人倍忙,师生爱农场。种地为作业,田园亦课堂。”

每年的5月,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田园校区都是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上个礼拜,一年级同学和家长一起开心地收割了他们照看半年的油菜,爸爸收割、妈妈挑拣菜籽空壳,孩子们搬运,这种丰收的快乐多少分数都换不来。

对于劳动的每个孩子,学校最后都会送出一份礼物——将油菜籽压榨后分装成瓶的菜籽油礼盒。

这仅仅是艾瑞德劳动教育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小小场景。由于从建校开始,学校便自带300亩田园校区,学生可在其中过春夏秋冬、观日月星辰、感鸟语花香、摘瓜果桃李,自然这里变成了我们劳动课程的主要实践基地。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劳动教育被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如何完整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把握劳动教育的特征与使命,落实劳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成为我们重新思考的内容。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2)

新劳动教育价值链在哪里?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了哪些新含义?

多年的劳动教育实践,帮助我们厘清了儿童所需要具备的劳动素养,包括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丰沛的劳动情感、充足的劳动知识、适切的劳动技能、活跃的劳动思维、强健的劳动体魄等,基于此,我们将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归结为三个方面:以劳动培育理想、以劳动发展本领、以劳动历练担当。

以劳动培育理想:在劳动中学会尊重劳动者,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劳动中体会收获的喜悦和付出的快乐。劳动帮助儿童逐渐认清生活的本质,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的理想信念。

以劳动发展本领: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关注儿童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儿童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与方法。未来社会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创新、能合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劳动人才,培养劳动本领,呼应未来成长。所以使儿童从知识、技能、思维上获得扎实本领应对未来挑战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

以劳动历练担当:在劳动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会与环境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明白任何成果都来之不易,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和社会进步的不易,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历练中学会担当,在成长中学会尽责。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3)

搭建“四园联动”的劳动课程

确立了这样的劳动教育的目标,怎样联动学校各个维度,让劳动教育贯通在不同场域,在不同情景中发生迁移呢?

基于300亩田园校区的实践,和学校一直秉承“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开始思考建构校园、田园、家园、社园“四园联动”的劳动课程,场域联动、学科融合与学段延展,这样劳动教育就打破了边界,和学校的各个“学习场”融通联动了起来。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4)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5)

在细分,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设计分低段、中段、高段三个级段,依据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要求,形成了更具体的课程目标。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6)

表1 “四园联动”劳动课程目标

综合四个板块劳动课程和不同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尝试着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将课程结构分为基础型、拓展型、进阶型。其中基础型指向劳动意识的普及与认知,拓展型指向劳动习惯与生活劳动技能的培养,进阶型趋于高阶劳动素养及劳动价值观的进阶培育。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7)

课程系统搭建起来,那么劳动课程体系到底如何介入实施呢?课程内容如何编排?具体推进路径怎样协同实施方法呢?以下便是我们的探索与实施。

校园劳动课程:以自主管理涵养品德

在艾瑞德国际学校,劳动教育体现在儿童每一天的校园生活中。每天清晨,校园里不仅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还能看到蹲在地上用抹布擦楼梯的学生。学生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读书,而是拿起劳动工具到班级卫生区打扫卫生,用劳动打开一天的美好光景。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的打扫清洁工作全部由学生完成。每学年开学,学校将整个教学楼根据班级数量进行区片划分,每个班级分到属于本班的责任区域,从开学第一天起,学生每天固定在早读前、大课间、午休后、放学后打扫卫生区,他们的每一天从劳动开始、以劳动结束,将“干净,有序,读书”的校风践行在每天的劳动中。

目前,校园卫生工作已经建立一套成熟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为了激发学生自觉劳动的积极性,学校劳动工作的落实、管理、评价等都由学生完成。

1.学生落实:班级设立“劳动委员”岗位,劳动委员在保证每个学生每周都有劳动任务的情况下,建立小组轮班制。学校设立校园义工岗位,共同维护校园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8)

2.学生管理:值周班级在固定时间对每班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交由大队委学生干部进行汇总,并对当天卫生情况好的班级,在每天中午的校园广播站进行表扬。

3.学生评价:大队干部根据值周生统计的卫生情况,每两周评选一次“干净流动锦旗”,并在升旗仪式上颁发锦旗。由于学校良好的劳动氛围,“干净流动锦旗”是每个学生最重视的一项集体荣誉。

“低下头、弯下腰,流下汗水,收获成长”,劳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9)

田园劳动课程:以亲身体验提升能力

300亩田园校区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是学生重要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田园劳动课程,学生得以亲近自然、亲自动手、亲子互动、亲历生长。

1.班级“一亩田”,学习耕种养收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0)

每个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分到“一亩田”,伴随学生整个小学生涯。农场就是课堂,种植也是作业。学生常说,“班级‘一亩田’是我们的另一间教室”,“一亩田”将书本知识带到了田间地头,让学生所学知识立体化、生活化。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1)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班级的“一亩田”收获,学生们将自己种植、照料的卷心菜、土豆、玉米、南瓜带回家烹饪。品尝自己种植和采收的食物,滋味是不同的。也正因为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经历,学生才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2)

田园劳动课程家长也参与其中,每个周末和假期,学生和家长以轮班的形式到“一亩田”进行劳动。学校有寒暑假,但田间的劳动无假期。一位家长说:“以前看到下雨就担心,害怕家里的窗户没有关紧;现在,一看到下雨就开心,‘一亩田’里的玉米有水‘喝’了。”

一年四季,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与这片土地对话,通过劳动懂得耕耘和收获,明白爱和珍惜。

2.二十四节气,体悟自然规律

过程即课程,田地即天地。立足二十四节气,每个班级根据四季规律种植不同农作物,萝卜、白菜、小麦、大葱……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学生依照时令种下农作物,寒来暑往无间断,每一粒种子都撒在学生用锄头做出的田垄上。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3)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4)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劳作和创造,农场里没有配备现代化农具,农作物需要的每一滴水都是学生用小桶打来浇下;恶劣天气袭来,农作物受损,学生要到农场给“受伤”的农作物“医治”;田间杂草学生一根一根拔除,成熟果实学生一个一个采摘。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已经不仅限于秋天。

家园劳动课程:以持之以恒培育习惯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5)

劳动习惯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儿童的家庭日常生活,艾瑞德学校从2017年起,建立家庭与学校长效联动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规定不同的家政项目,让学生每周末完成全校统一的家政作业:一二年级侧重教师引导,三四年级侧重家长示范,五六年级侧重习惯的自主养成。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6)

1.周周有主题,事事有清单,让劳动成为常态

家园劳动课程旨在帮助儿童坚持每周在家劳动,所以每周都有主题。比如学期第一周的主题是“我要整理家里书柜”,第二周的主题是“我为父母整理衣柜”,第三周的主题是“我给爸妈洗衣服”,共20周20个主题,学生在周末与家长一起完成家政作业单。

家园劳动课程以劳动为抓手,帮助学生学会弯腰、学会用双手解决问题,体验与困难打交道,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有学生说:“在完成家政课程作业时,我能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分担家务也是我的责任。”

从学科课程到家政劳动课程,从在校奋笔疾书到家里弯腰劳动,“做”是智慧的出发,“劳动”是修心的开始,看得见的劳动蕴含着看不见却关乎学生一生的重要素养。

2.家校联动,合作共育,让坚持成为习惯

除每周家政主题作业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还有意识地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家校联动基本方式,用制度保证家园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涵盖:

(1)家长课堂。每个班级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利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很好的途径。每学期老师都会对家长的职业、特长进行统计,结合家长意愿设置“班级家长课堂课程表”,通过家长进班上课,孩子们了解到不同职业的特殊魅力。

(2)钉钉班级劳动作业本。每周的家政作业完成情况都会由家长或孩子自己拍成照片,形成文字叙述上传班级钉钉群,通过技术媒介,形成家政作业的发布、实施、反馈、留档体系,孩子在家劳动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可见。

(3)制定《家长工作指导手册》。“每一位家长都是重要的链接”,为更好地同家长在教育上“共识而为之,携手而为之”,我们与家委会共同研制《家长工作指导手册》,其中关于劳动教育明确提出“家长要营造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并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好习惯。”并发布“学生家庭劳动作业包”,让家长清楚孩子小学阶段要完成的家庭劳动具体内容和指导方法。

这样,劳动教育犹如一条隐形的丝带,让学校、学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联系更加密切。比如,六年级家政作业有一项是“为妈妈做一顿饭”。一个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学生,从买菜到和面,为妈妈做了一碗手擀面。当孩子将面条端到妈妈面前时,妈妈哭了,“没想到,昔日嗷嗷待哺的婴孩,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少年”。现在,学生周末在家不是懒洋洋地看电视,而是津津有味地做家务,用自己的劳动让家庭环境变得更美好。

我们始终相信“教育=关系 联系”。

社园劳动课程:以联动参与发展素养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7)

儿童终有一天会走进社会,所以小学阶段的社园劳动能够帮助儿童提前接受职业启蒙,感受公益服务,为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为更好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我校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资源链接,与企业、工厂、社区和社会团体保持互动,通过社会多维实践场所,增加儿童的劳动体验方式。

1.单位见习,获得职业启蒙

每个职业都有其背后的光彩与艰辛,儿童通过走进不同单位,体会不同职业属性,感受不同岗位内涵,了解不同行业特点。几年来,我们与儿童一起走进消防大队、派出所、早餐店、制衣厂、银行、牙科诊所等不同单位,每到一个单位,孩子们都会提前设计调查单和访谈提纲,在实际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一名成人从事工作时所需要的综合素质、通识能力以及需要具备的特殊劳动知识和技能。通过职业启蒙,儿童自身未来职业志趣逐渐清晰。

2.工厂体验,感受工匠精神

“走进工厂”系列体验活动是儿童感受工匠精神的有效途经。比如孩子们曾去服装厂的生产车间参观了衣服生产的流水线,知道了每个环节都要格外严谨,每个步骤都要相当精准,唯有认真、细心、钻研才能成就出色的出厂产品。工厂体验结束,孩子们回到班级还会模拟看到的流水线进行“衣服生产”,他们体会到了精心制作时对手、眼、脑、心高度专注的要求,更加领会了“工匠精神”的要义,增强了他们对于劳动的兴趣、热爱与担当。

3.社区服务,打造奉献品格

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儿童能够感觉到自己所居住社区的作为与担当,在学校线上课程中我们就开展了“我能为防疫做点啥?”主题活动,通过讨论,除去做好自身防护外,有同学主动省下压岁钱同父母一起购买防疫物资,捐赠给社区和学校。此外,我们多次带领学生走进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公益服务,在这样的劳动体验中,孩子们更加体会到生命的高贵正是源于劳动中的无私奉献。通过劳动课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作为校园义工穿梭在不同岗位的身影,在田园校区收获班级“一亩田”果实的喜悦神情,全家总动员参与家务劳动的温馨场景,在“让城市在爱中醒来”主题活动中眼睛里流露出对城市不同职业工作人员的敬佩。

深入泥土,完成扎根:课程实施的其他细节

1.课时怎么安排?

《意见》要求学校根据各学段特点,把劳动教育作为大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我校根据“四园联动”劳动课程的四个项目,以必修加活动的课时组合,将学生每周在校园、田园、家园、社园的劳动时间做出课时划分。

其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居家时间长,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比例上侧重为校园劳动和家园劳动,内容以劳动认知为主;中年级学生校外参与时间增多,课时上田园劳动和社园劳动的比例按照中段学生年龄特点加大;高年级段学生居家时间减少,学科综合能力加强,课时比例侧重在社园劳动和校园劳动上。

劳动教育有哪些特色课(劳动课不应零敲碎打)(18)

表2 “四园联动”劳动课程每周课时表(以每个课时为单位“1”计算)

我们注重劳动中的真动手、真感动和真创造。在我们看来,如果将儿童的发展看作一棵生长中的树,那么“真动手”便在帮助这棵树深入泥土,完成扎根;“真感动”帮助这棵树内在养分循环,助其萌发;“真创造”帮助这棵树开花结果,有所收获。

2.课程形式怎么开展?

“少讲授、多探究、重实践”,在这样课程原则之下,学校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做好各项劳动教育的安全、流程、技术的讲授,在校内进行开放性校园劳动,把课堂设置在每个校园劳动的现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完成的主要方式。

我们期待通过“四园联动”劳动课程,帮助儿童捋顺内在生长逻辑,打通个体生长路径,让儿童能够真正地自然生长。

3.课程如何变得有“温度”?

“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艾瑞德一直认为温度是教育的底色、磁场、翅膀和力量;故事是教育的实践、经历、艺术和味道,怎样将看似多件事情完美整合呢?

学校“校长课程”中,李建华校长常常通过他每天的“校长60秒”为同学们带来关于劳动的故事,在一个个故事里,我们听到后勤中心维修工的辛劳、学生劳作的喜悦、老师辅助成长的收获、家长为孩子亲手做的“一碗面”感动……

不仅校长讲劳动的故事,老师、学生和教职工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发掘、梳理、表达、传播劳动的故事。

4.课程评价怎样落地?

近两年来,我校期末综合素养测评围绕关键词“未来”进行,各年级呈现了“学习在当下,努力向未来”“预见未来,‘职’为等你”“畅游‘未来乐园’”等测评主题,同学们在现场招标、体验职场、设计图纸、配乐演讲等过程中构思未来,其中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这使我们看到儿童勇敢面向未来的志向,更使我们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回首过往之路,看到劳动教育的“孤独”终于见到了“彼岸”,我们欢欣鼓舞;憧憬未来之路,助力劳动教育在更广阔的教育时空中由“独白”走向“对话”,我们责无旁贷。

在劳动教育中坚守儿童立场、涵涌温度故事、追寻自然生长……我们期待,在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图谱、育人路径的同时,完成劳动、教育与生命的相互成全。


作者 | 李建华,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杨海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小学部课程中心主任;韩董馨,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幼教部园长助理;钱水征,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责编 | 蒲公英教育智库 · 新校长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