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食(一)露婆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美食你吃过不一定见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美食你吃过不一定见过(我吃过的美食你吃过吗)

美食你吃过不一定见过

我的美食(一)

露婆婆

我吃过的饭食多达百种。米饭馒头类大约你都吃过,但如下一些我吃过的饭食你吃过吗?

1、糊汤类:糊汤是老家独特的饭食,以玉米面加大量水搅拌煮熟而成,即玉米面糊糊。为节约粮食,故乡做糊汤还会加多种食材,有时加红薯,有时加红薯叶,柳树叶或多种野菜也都是糊汤的辅料。加了辅料,会节约很多玉米面,用一碗玉米面的糊汤,只用小半碗就够了。童年时代记忆中,很少喝过全玉米面的糊汤。喝的时候,吸吸溜溜,长胡须的老者,胡须沾着糊汤;小孩胸襟上那片硬硬的壳就是喝糊汤留下的痕迹。糊汤,童年印象最为深刻的饭食。

2、红薯面类:

红薯干同红薯一样,是故乡主要饭食。由红薯切片晒干乃为红薯干。秋季挖了红薯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晾晒红薯干,此时,故乡的场院、房顶、山坡到处一片一片白花花,那全是晾晒的红薯干。红薯干不会腐烂,易于保存,可以吃到来年。红薯干先下锅煮熟,然后再加半碗包谷面,一锅红薯干糊汤就是一家人的一顿饭。

淅川宋湾人很有创意,觉得净吃红薯干难免有些单调,便想方设法把红薯干做得多样化,让以红薯干为主食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把红薯干碾碎,过筛,做成红薯面,吃法顿时多了许多。

红薯面擀成面条,做捞面凉面汤面等。红薯面条看起来黑乎乎的不大好看,但吃起来却甜丝丝的,别有风味。红薯面发酵后,蒸成红薯面馍,吃起来更是甜丝丝的。做成发糕,大约可以进广州酒家作早茶点心。红薯面还可以烙饼,吃起来很有嚼头,筋道得很。红薯面鱼鱼,也是别有特色的饭食,可以同内蒙河套地带的莜面鱼鱼相媲美。

不过,由于红薯制品蛋白质含量太低,长期以红薯为饭食的人会营养不良,浮肿虚胖乏力,浑身没劲。

3、困难时期,城市粮食副食都供应不足,许多人营养不良。政府为解决百姓营养不良,开发许多新食材做饭食,以改善营养不良性浮肿的中小学生。笔者刚上初一,体检后被判定为营养不良性浮肿,有幸得到学校特供的营养性食品。

小球藻:据说是当时开发出的最具营养的新食材。小球藻汤,绿莹莹的,煞是可爱,每个浮肿的学生可以允许喝几次。味道如何,全然忘记了。小球藻的做法还依稀记得一些,好像是把小球藻菌放进泔水池,在一定温度湿度下经过若干天发酵,泔水表面即长出绿莹莹的一片小球藻。待到成熟,捞起即可作为食材加工食用。

糠窝窝,是浮肿学生另一种特供食品。记得发了一两次糠窝窝,是米糠,麸子与黄豆混合蒸成的窝窝头,还加了糖精,甜甜的,记忆中是香喷喷的很好吃的。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没有浮肿的同学在旁边看得干咽口水。

糖菜渣窝窝头:内蒙盛产糖菜(用来榨糖的块状作物),内蒙人习惯叫甜菜。糖菜榨糖以后的渣滓还有一些糖份,其纤维也容易咀嚼。困难时期,不知被哪个具有创新能力和意识的营养专家开发出作为营养的新食材而推广开来。糖厂的糖菜渣滓被成车拉进工厂学校的食堂,而后被食堂大师傅做成糖菜渣窝窝头给工人学生使用。有的学校食堂的大师傅开动脑筋用糖菜渣做成包子给学生吃,听说师范学校的一个学生一次吃了十几个,活活撑死,死后解剖尸体,从胃里掏出整整一脸盆糖菜渣。

麸子饼:用小麦磨面剩下的麸皮做成饼子,很美味,可惜当时的麦麸不容易买到。记得麸皮供应给市民中的养鸡户,一只鸡的户口可定量买到几斤麸皮。当时我家养有几只鸡,可以买到十来斤麸皮。奶奶与鸡争食,每月做几次麸子饼。我到现在还能回忆起麸子饼的美味。可惜现在无法吃到了,也算一种遗憾。

4、玉米面类:故乡人把玉米叫包谷,玉米面叫包谷面,内蒙人习惯叫棒子面。包谷面是我青少年时期吃得最多的饭食,童年在老家吃,后来到青城从六十年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吃。因为日日吃,就得不断开动脑筋翻新烹饪法。同事邻居间也经常互相学习观摩模仿,让玉米面的吃法多变,以增进家人的食欲。

窝窝头是包谷面最常见的吃法。制作较为简单,用沸水和面成面团以后,用手捏成空心圆锥状,上笼屉蒸熟即可使用。据说慈禧太后最喜食窝窝头,但她老人家食的不是包谷面窝窝头,而是栗子面的,又甜又面,不可同日而语。

玉米面搅拌成糊糊状发酵,发酵以后加苏打粉搅拌均匀摊进笼屉上锅蒸。蒸熟后金黄色发糕如蜂窝状,煞是好看。为改善味道,可以加少量糖精,吃起来松软可口又甜丝丝的,比广州酒家的发糕都好吃而且质量可靠。当年我蒸发糕的手艺可算一流。可惜这二十多年来再未有机会制作,把如此高明的手艺荒废了。甚是可惜。

贴饼子是包谷面的另一种吃法。沸水和面后用手拍成饼子,贴到铁锅边缘地带,铁锅中间加水,盖锅盖烧,水烧干,贴饼子熟,一面焦黄,一面金黄,香气四溢。若是当年的新包谷面,其香味叫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可惜城里卖的包谷面都是陈年包谷磨成,包谷的香早就在粮仓散发殆尽。

钢丝面是七十年代流行在内蒙青城的包谷面新制品。是一种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发明创造,可惜考证不出发明者,否则也许可以得创新发明奖。这是用包谷面压制成的圆形面条。包谷面粘性不够,无法做成包谷面条。厂家不知怎么鼓捣,也不知添加何种添加剂,让包谷面有了很强的粘性,可以放进压面机中压制成圆形条状物,长达数米不折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