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抗疫人物评选(抗疫英雄王风贺教授荣获孔子奖章)(1)

游金地讯,日前,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在山东泰安举行仪式,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首席授予官刘连馥向孔子奖章获得者、抗疫英雄、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风贺教授颁发了奖章和证书。来自全国各地的孔子文化学者共同参加了颁奖仪式。

国家抗疫人物评选(抗疫英雄王风贺教授荣获孔子奖章)(2)

颁奖典礼上,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授予王风贺教授孔子奖章· 仁爱奖。“他逆行千里,一人成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带着全校师生的嘱托,朋友们的叮咛,还有战友的等待,毅然而决然奋战在武汉火神山,一台让病毒分分钟“灰飞烟灭”的“神器”饱含着他的智慧与辛劳!专业报国是他坚守的学术初心,英勇抗疫是他崇高的人生抉择!他说,我是一个高校教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把科研成果用于国家的疫情防控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善举善行,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时刻刻,满腔热忱的践行自己的事业与慈善理念,在202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颁奖词中,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对王风贺教授的社会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国家抗疫人物评选(抗疫英雄王风贺教授荣获孔子奖章)(3)

王风贺教授从事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凭借着努力踏实的态度和对工作的激情,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他和所在的团队,经过10年努力,研制出第三代“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它能以1200℃高温将医疗废弃物化为灰烬,防止病毒的二次扩散。2020年2月份,武汉疫情爆发后,王风贺教授自驾8小时逆行千里,奔赴抗“疫”一线武汉,用精湛的科研技术和忘我的投入践行仁者爱心。到达火神山医院之后,每天大量的医疗废弃物都需要立即处置。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王风贺和伙伴们每天早上8点多就开始将医疗废弃物从病房外运至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进行焚烧处置,这样的工作一天要不断重复干8到10个小时。在处理这些废弃物时,随时面临着气溶胶的危险。王风贺和团队力克艰难,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并与学校教授们及时研发出了“火神山医院医废焚烧气体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监测,确保焚烧车在最佳状态运行,实现科学精准抗疫。他们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遏制疫情扩散提供了坚强的生态环境保障。

国家抗疫人物评选(抗疫英雄王风贺教授荣获孔子奖章)(4)

“让我们的城市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起乡愁”。作为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高校教授,他始终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肩负立德树人以身示范重任,心怀感恩回馈社会的使命;从本职工作延伸,用点滴行动守护美丽家园,坚守教育梦想,助力学生成长,真诚奉献爱心,发展科技教育,不忘“兼济天下”。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守护蓝天碧水净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家抗疫人物评选(抗疫英雄王风贺教授荣获孔子奖章)(5)

孔子奖章是全球以孔子之名设立的最高综合类奖项之一,旨在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目的是表彰那些为弘扬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以此来推动中华经典国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来源:孔子奖章组委会 编辑:何良庆 审核:孙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