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古人如何表达对人的感激,这一篇接着介绍,古人如何回应他人对自己的感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每日一句好词积累?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每日一句好词积累(每天学一个典雅词汇)

每日一句好词积累

上一篇介绍了古人如何表达对人的感激,这一篇接着介绍,古人如何回应他人对自己的感激。

对于别人给予的善意和帮助,我们要诚心诚意地表示感谢。但换过来,当你给了对方很大的帮助,对方跟你说:“不胜感激!”你应该怎么回答?

现代语境里,这场面应该是:

甲: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帮忙,我今儿就得困在这儿喝西北风了!

乙:不客气,小事一桩!

英文里常用的则是:You are welcome!

现代人之间似乎都不愿意客套,说话都比较直白,相比古人,难免欠些文雅、蕴藉。

文雅地回复他人的感谢,可以这么说: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微薄之力,不足挂齿!

举手之劳,我就搭把手的事儿!表示事情很小,对施恩者来说并不费力气,所以你不用这么感激我。

微薄之力,“微”和“薄”形容微小、单薄,不值一提。

“举手之劳”和“微薄之力”都是自谦的说法,至于实际的付出,则是可大可小。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很关心被困在封城生活里的同胞,人人都愿意略尽微薄之力,来支持他们度过难关。

也可以用作表决心:只要你召唤,我必尽微薄之力来助你!

感激别人的大恩大德时,我们会说“没齿难忘”。现在,你是施惠方,需要回绝对方的感激,用的词还是跟牙齿有关,我们说“不足挂齿”。

何足置之齿牙间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将一帮子打天下的兄弟都封了大官,但大家都不懂朝廷礼仪,每次上朝开会,个个拍桌子耍大刀抠脚丫,弄得刘邦很烦。这时叔孙通出现了,他帮刘邦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让所有人严格执行,这才总算是皇帝有了皇帝样、大臣有了大臣样。

同样是这个叔孙通,秦朝末年时在秦二世手下做官。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秦二世召集大家开会,商讨对策。

有人说:“这些人是叛乱,罪无可赦,我们得赶紧发兵去打!”

秦二世听了,满脸不高兴。

叔孙通是察颜观色的高手,他立刻站出来说:“不对,这些人不过就是一群偷鸡摸狗之辈而已,哪里值得我们花时间来讨论,让当地捕盗的治安官员把他们抓起来就是了!”

秦二世觉得叔孙通说得很对,大加赏赐,并把那些说叛乱的人关押了起来。结果,叔孙通一散会,就收拾包裹逃跑了。

叔孙通的原话是:“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人们从中归纳出“不足挂齿”这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太小了,不值得一提。

“齿”和“牙”,古时是有区别的,前牙是“齿”,后面的大槽牙才称作“牙”。所以有成语“唇亡齿寒”,嘴唇没了,前面的齿就会感到寒冷。

牙齿是肉眼可见、天天要用的工具,所以古人爱用牙齿来打比方。最著名的是老子说“舌柔齿硬”,牙齿都掉光了,但舌头却还好好的。

不足挂齿,跟今天人们说的“不要老挂在嘴边”,意思是一样的。

些微/微末:都是形容事情、东西很小。如:些微小事,不足挂齿;我也就是略尽微末之力而已!

绵薄之力/略心绵力:同“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