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借助这部作品,他获得了 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此书堪称日本唯美文学的典范。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对里面的雪景描写印象深刻,读后仿佛进入了一片纯净澄澈的雪国幻境,令人心驰神往。

《雪国》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只有贯穿始终的虚无感,读完之后,你会发现,生命终将归于虚空,死亡是唯一的结局。但你也会发现,生命这个短暂的过程应该是美的,应该追求美,追求爱,追求纯净。

一首殇雪感人肺腑满满回忆(一首纯美悲哀的挽歌)(1)

川端康成笔下雪国的景色纯净虚无:“镜里映现出披上红叶的重山叠峦。镜中的秋阳,明亮耀眼。”“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分外鲜明地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凌厉地伸向苍穹。”“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一朵朵光亮的云彩,像粒粒银沙子,明澈极了。”

这些景色描写都极具意境,既反映了主人公的心境,也表现了自然本身的不可亵渎。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岛村,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生命终究只是一场虚无,早晚要回到那虚无中去,因此,人生需要美,需要记忆。

岛村对人对事,对物对己,都漫不经心,是一个 “消极处世”的文人。

他不会执着于追求生命的意义,他是活在当下的,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他或许爱过驹子,但驹子爱他深入骨髓,他却无法回应这份沉甸甸的爱。

一首殇雪感人肺腑满满回忆(一首纯美悲哀的挽歌)(2)

岛村最后一次见到驹子的那个秋天,红叶落尽时,下雪了,而驹子内心,却有着难以排解的忧伤,她越是痛苦地同岛村纠缠,岛村越是自责,觉得自己好似行尸走肉的他选择逃避,驹子爱的越纯粹,岛村感觉越虚无。可岛村还没离开,雪国就发生了一场火灾,那晚,夜空很美,驹子和岛村走在雪地上,“银河倾泻在昏暗的山峦上,驹子正朝那头跑去,她提着衣襟,每次挥动手臂,红色的衣摆便时隐时现。在洒满星光的雪地上,那红色越发明艳。"

在雪国的美景里,在驹子的纯净的爱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冷漠和空虚,

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徒劳”。

最后,岛村离开了驹子,叶子也死了,生命归于虚无,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他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川端康成说:“我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在《伊豆的舞女》里直率地表现了这一点,在《雪国》中则表现得深入了一些,曲折了一些。”

纯净美好的雪国,终究唱出了一首纯美悲哀的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