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七月,日本的气温迅速升高起来,坐在各级学校的教室里上课一定需要开冷气,否则学生们会一个一个地中暑病倒。现在日本的“七夕”是阳历的七月七日晚上,电视里外有很多人关心牵牛和织女能否相见,但是年复一年,这晚的天气不好,地上的人们看不到银河,天上的情侣则见不到彼此的。也不奇怪,阳历的七月其实是农历的六月,梅雨季还没有过去呢,天晴了倒算不正常。在日本,七夕也是孩子们许愿的日子;在竹叶上系住写好了愿望的字条。这样许的愿成真的几率大约跟写信给圣诞老人差不多,因为收信人其实一样。我记得小时候那样子获得了家里第一台的日立牌彩色电视机。如今倒成了人母,反之要为孩子们写的许愿内容提心吊胆了。

新井的保养(新井一二三专栏)(1)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众穿上传统和服,庆祝七夕节。视觉中国 图

七月第三个星期一,日本国会一九九五年定为“大海日”。正好这个时候,各地的海水浴场宣布开幕,大多学校也放暑假。从前日本中小学的暑假有整整四十天,如今缩短到三十多天了,为的是应对国际化时代,多教孩子们外语以及电脑编程等。日本官方的态度,看起来很矛盾:一方面缩短学校假期不让孩子们休闲,另一方面要促使国民多放假,多出去,多花钱搞活经济。实际上,都是为经济着想而定的政策。公家最近又静悄悄地定八月十一日为“山岳日”,从二〇一六年施行了。有人说:光有“大海日”而没有“山岳日”从平等的观点就说不过去。果然有了“山岳日”,媒体就宣传起什么“山女”时装来凑热闹,乖乖的日本人真的购买一人一套装备要去爬山了。结果发生多宗老人登山队遭难、失踪的案件,导致各地的警察、消防队员提早结束暑假回岗位。

新井的保养(新井一二三专栏)(2)

日本庆祝盂兰盆节,传统舞者通常在人们面前表演,僧人会舞台上跳舞。视觉中国 图

日本大企业一般都在八月十五日前后放一个星期的暑假,因为传统上大家都得回老家过盂兰盆节的。具体而言,八月十三日晚上用灯光迎接祖先灵魂,十六日晚上就欢送回去。留在城市里的居民们则举办“盆踊”,即晚上在户外围着临时盖起来的高台跳的民间舞。中小学女生们个个都穿起棉布和服“浴衣”来,一会儿跟同学们一起跳集体舞,一会儿在摊儿上买刨冰啦、棉花糖啦、章鱼烧啦、巧克力香蕉啦,当然也少不了拿出手机彼此拍照。至于男同学们,正处于自我意识过剩的年代,所以穿着跟平时一样的运动装、牛仔裤,一点也不显眼。年纪大点的哥哥姐姐们则潇洒多了,大家都穿着“浴衣”跟异性朋友一起去烟火大会拍拖,浪漫得很。

八月日本的定例活动很多都是晚上进行的。一来夏天日本的气候像热带,到了晚上,天气才会稍微凉快;二来阳历八月就是农历七月,传统上鬼门开的时段,要跟幽魂打交道,天黑以后还是方便一些。对现代日本人来说,八月也是回忆战败的月份;六日广岛和九日长崎的两个核子弹纪念日以及十五日的终战纪念日,都要正午默祷的。那也正是神户甲子园棒球场举行全国高中棒球比赛的时候;连回到老家的叔叔阿姨们都喝着罐头啤酒看电视直播的。所以,讲到某一年的暑假,很多日本人会想起来在电视上看到了哪个高中棒球明星,就是后来的谁谁谁呀,背景音乐则是各校吹奏乐队演奏的行进曲,忽然切换为通告默祷开始的警笛声。

新井的保养(新井一二三专栏)(3)

红豆沙包起来的甜点“御萩”。图片来自网络

进入九月,大家回到学校,马上得开始为十月初的运动会做准备了。九月第三个周一是法定假日“敬老日”,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写信送礼,至少该打打电话吧。二十三日又是一个法定假日“秋分”,即“秋天彼岸的中日”了,照样要去扫墓,也做跟“春分”一样把糯米团用红豆沙包起来的甜点,但是这回不叫做“牡丹饼”而叫做“御萩”,因为“萩”字指胡枝子,正好这个时候开花儿。不过,讲到秋分,日本人最初想起的花儿是石蒜,九月份到处可见那鲜血化身般凄美的风姿,果然日文名称叫“彼岸花”。秋天真是忙得不得了,各地神社都举行前后两天的“秋祭”,即丰收节,抬神轿啦,拉踩车啦,在彩车上吹笛、打鼓、戴面具跳舞啦,大人和小朋友一样兴奋。只是,由于在台风的旺季,一般来讲,两天“秋祭”中的一天要在下雨天强行的。

十月举办运动会的习俗,好像追溯到一九六四年的东京奥运会,因为那年的十月十日举行了奥运开幕典礼,后来把这一天定为法定假日“体育日”了。可是,前些时,为了确保长周末而振兴旅游业,“体育日”也改到十月第二个周一来了。从前,好像春天樱花盛开的日子里举办运动会比较多,太宰治作品《津轻》里有动人的描述。日本的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其中一半在秋季里举行。运动会一结束,师生们就要为合唱比赛、戏剧比赛、美术展览会等开始做准备了。高中的“文化祭”、大学的“学园祭”也一般在这个时候举行,一般都为期两天再加上“前夜祭”和“后夜祭”。

新井的保养(新井一二三专栏)(4)

日本学园祭活动。视觉中国 图

十一月三日是法定假日“文化日”,自然要搞文化活动配合配合吧。主办活动的不仅有学校,地区政府也在这个时候举办“市民文化节”。在日本,学校毕业出社会的人要参加市民交响乐团以便继续从小的爱好,结果光是在东京就有三百多个交响乐团。小朋友上了学的年轻父母亲则要参加市民舞蹈团,利用孩子不在的时间散散气、减减肥。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的老人们则参加市民歌剧团要实现从小的梦想。我就有两个老太太朋友等我退休后跟她们一起上舞台用意大利语唱歌剧;但是我离退休年龄还有十五年呢!总之,那些业余团体都每年演出一两次,而其中之一次又集中在所谓“文化的秋天”里。光去捧场亲朋好友的演出都会够忙的,何况在这么忙碌的季节里,近来也多了一个洋项目,是十月三十一日万圣夜。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二十几岁男女青年,都要纷纷假装起来,要么参加派对去,或者到东京涩谷等闹区溜达溜达。其规模之大,连警方都只好出面禁止车辆通行,因为当晚涩谷火车站前十字路口真没有了立锥之地,何况那些路人个个都化着妆、戴着面具,打扮成不是魔鬼就是天使。

好不容易进入十二月以前,日本街头已经到处可见圣诞节的装饰了。这些年的商业活动,明显有越来越提早开始的趋势。日本的圣诞节,以前是吃圣诞蛋糕、交换礼物而已,最多在家里弄个圣诞树罢了,反正大伙儿都不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然而,过去二十年,尤其是消费电量低的LED灯泡普及以后,不仅是闹区街边,连在住宅区的个人房子都纷纷开始电灯装饰,同时家里的摆设也从单独的圣诞树蔓延到整体房子去了。这么一来,好比整个家庭都活在圣诞故事里,家庭成员也得扮演各种角色了。最初是父亲扮演圣诞老人,幼小的孩子们真不知道那大胡子爷爷的真面目。后来,小朋友逐渐成长,上了中学,可是家庭剧场并不结束。这回不仅爸爸演戏,连小朋友都要演戏,装出不知道爸爸扮演圣诞老人了,为的是保持和气。我几年前,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的记述而给吓坏,趁老大上初中之际,便宣布从此圣诞老人不来咱家了。

跟万圣夜的胡闹相比,这些年日本的圣诞节变得安静一些。街上的蛋糕店、面包店、超商等,仍然都摆出要么圆形要么木柴型的圣诞蛋糕,但是一年比一年小,似乎反应出日本社会的少子化,家庭成员人数的减少。这时候,若是卖不完就要甩卖的蛋糕摊子旁边,也站着一样戴着圣诞老人帽子的男男女女。他们卖不完的商品是贺年明信片。曾经的日本人个个都写了上百张贺年片。如今有了网路、手机,再加上很多人不愿意公开地址等个人资料了,写贺年片的人越来越少,每人写的张数也减少,逼迫邮政局长走出街头,冒冷站在外头,跟工作人员一起大喊特卖了。但是,官制明信片有定价,不许公然减价卖,若是卖不完定额的话,只好邮政局长自己掏腰包。所以,为了帮助住在远方的邮政局朋友,这些年我们家都从靠日本海的秋田县那边邮购两百张贺年片;那里有老公的老同学当着邮政局长。但是,我们这么做的结果,当地邮政局长的负担更重了。

每年的十二月,过完了圣诞节以后,我都开始写贺年卡。匆匆写完了以后呢,就要马上准备过年了。年二十八买来“注连绳”挂在家门外,也把“门松”立在两边,以示欢迎“岁神”降临,家里则摆好两层垫子般的“镜饼”年糕,请神明歇宿,花瓶里就插吉利的红色南天和绿色松枝。三十日开始做年饭,先泡制象征子孙繁荣的鲱鱼子,同时花一整天慢慢煮代表勤劳的黑豆,也要去采购其他年货。不过,鱼店是大除夕才去的,为的是买到最新鲜、价钱最合理的金枪鱼肥肉和一年里只在新年期间才吃的醋泡红章鱼等。对了,千万不能忘记准备好发给亲戚小朋友的压岁钱以及带去拜年的伴手礼甜品等,如果住得远不能见面的话,就要年前寄过去。

转眼之间到了大除夕夜,看完电视上的“红白歌会”前要煮好荞麦面,也得准备佐料汁,以便到了子夜吃“越年荞麦”。

哎,一年过得真太快了。我都目不暇给,快昏倒了呢。

新井的保养(新井一二三专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