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1)

01

看过一个读者的留言,用简短的几句话讲述了自己的人生。

从小到大,听妈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你的兄弟姐妹,有困难了你不帮谁帮?”

轮到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妈妈还有话:“人家都有一家人,各有各的日子过,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以从小到大,家里、兄弟、姐妹只要有事都会找他要钱,但他有困难只有自己撑。现在可好,兄弟姐妹都有钱了,相亲相爱的不得了,就他一个穷光蛋没人理没人问,都是不联系的。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2)

即使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个性冲突,阶层差距,但真的是导致不和的主因吗?从来都不是,父母偏心才是主因,可惜大多数父母都还浑然不觉。

还听过一些“亲历者”的真实体验:

“父母偏心是天生一辈子都会持续的,永远不会改变,活到中年,这种阴影才逐渐好些,现在想明白了,好好爱自己吧!”

“我妈对我姐的溺爱跟对我的刻薄,一想到就会掉泪,甚至我经常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要不然亲妈怎么会如此嫌弃我,用最恶毒、最脏的话来攻击我。”

字字诛心。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3)

讲真,父母的偏爱,从来都不是爱,而是私心,某个孩子恰好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缺失部分。

偏心,严重偏心,在我自己的身边也有许多例子,兄弟俩,但是父母从小都偏爱、溺爱他的哥哥,以至于让弟弟性格扭曲,特别的偏执,对哥哥有仇恨心,因为觉得是哥哥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在很多的夜里,一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30多岁的人了还会莫名流泪,被父母贬低、谩骂的那些话,想起来就有真实的绞痛感。

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是难以言喻的一种酸楚。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4)

02

之前老家有个老人去世,闹得邻里皆知,有人说老人是因病去世,但知道实情的人,都知道是被小儿子气的。

老人从小就偏心小儿子,是那种没有底线,没有原则,没有判断的偏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供着小儿子先吃,如果大儿子敢偷吃,准有棍子伺候,打到腿断都不带有一丝的心疼。

哪怕是小儿子不喜欢吃的,吃够了的东西,老人也会藏起来,劝小儿子,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但是家里有什么活,都会招呼大儿子,干好了没有奖励,干不好只有打骂。至于其他方面的偏心,那更是自然的。

等到小儿子长大,对老人只有索取,成家以后还跟着妻子一起打骂老人,给钱就是好父母,没钱给就打骂。直到老人得病,那种冷漠,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一分钱不出,一次面不露。最后养老送终,披麻戴孝的都是大儿子,包括出殡那天小儿子都在跟朋友喝酒打牌。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5)

说实在的,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往往越是不孝顺。其实仔细观察,身边大多都有这样的例子,有根据。

比如捷尔任斯基说过的:

“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因为父母的偏爱,让他们习惯了索取和享受,逐渐丧失道德、纲常伦理和良心,觉得什么都是应该,最终变得冷漠冷血,极度自私。最关键的是什么?这种钉在骨子里的自私和冷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6)

甚至把外人都看得比父母重要,当父母不中用的时候,外人稍微给他点甜头,丑陋的嘴脸马上表现出来。

凡事有利有弊,有些人虽然不被父母偏爱,童年是不幸的,但也独立、坚强、勇敢、自主,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知道没有谁是应该对他好的,所以对别人的好,会有一份特别的感激心。

虽然别人并不需要他的回报,但是他可以用自己的心性证明,是一个值得信任与依赖的人,不像那些被父母偏爱的孩子,永远喂不熟。

有好处给的时候,什么都好,没有好处给的时候,马上变成仇人。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7)

03

一碗水端平,或许这很难,毕竟很多的情况、条件、环境不同,但至少也该能做到差不多,自己有所判断,有所选择。

先把孩子教成人,再盼成才,如果连人都不成,何谈成才?做人的根本,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礼义仁智信。

自私的父母,哪怕再爱子女,再偏向子女,这种爱也是自私的,只能教出来自私的子女。所以不是孩子坑害了父母,是父母先毁了孩子,又毁了自己。生二胎,本意是给孩子留个亲人,结果因为自己的偏心,让子女多了个真正的仇人。

被父母偏爱是什么感觉?越是被父母偏爱的子女(8)

有许多父母的偏心,带有一种很现实的私心,比如对某个子女,多给他们一点爱,是希望他们将来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或者实现自己的不劳而获。

然后失去判断,失去选择的偏向,最终毁掉了孩子,将其教育成一个极度自私和冷漠的人。

偏心,这对孩子来说得是一件多残忍的事情,在父母那里找不到存在感,受伤受挫的时候,只能一个人躲在墙角,还不敢哭出声来。

再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扑进父母的怀里那样任性、放肆,很容易有心理上的扭曲,只觉得自己的东西,被夺走了。

所以对孩子要有正向的爱,不是批评就代表冷漠,哪怕你不要求他对自己孝顺,也有责任将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