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我在网吧打游戏。你在学校搞学习,我在网吧砍传奇。作为改革开放后几代人的回忆,网吧这个词在概念中就褪色再上色,像蝴蝶在冰天雪地冻结却某天又换了个名字与我们相遇。从红色警戒到魔兽争霸,从魔兽争霸到澄海、DOTA、LOL、CSGO,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第一次通宵到第一次五黑,这个地方的变迁见证了我们的淘气和成长。当年绞尽脑汁避开身份证环节的自己就像一个天才,张口能背身份证号,登记身份信息面不改色心不跳。每个淘气的男生也许对网吧都有自己的记忆,不妨看看这篇文章,是否里面也藏着你的青春?
所有国内游戏玩家,都不会对“网吧”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从最早摘下红领巾瞒着父母偷偷去结果被发现后的“混合双打”,到后来大学成为熄灯后“通宵夜战”的战场,再到工作后成为随身笔记本电脑没电时候的临时办公场所,到如今成为招待全国各地的圈内同好的首选场所的网咖。网吧几乎伴随着玩家的成长而不断进化,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本文就是以一个魔都资深玩家的视角来讲述一个从“电脑房”到“网咖“的“网吧的进化之路”。
90年代初的雏形:“威盖特”电脑房
国内第一家商业运营的网吧到底是哪一家,时至今日都没有统一的说法;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国内第一批的电脑房是上海的“威盖特电脑房”和北京首体西门的实华开网络咖啡屋。
当时对于中国来说处于“懵懂期”,在那个windows还未普及(当时还是Win95系统)的时代,许多中国人连互联网都不知道的时代,有些电脑房没有网络甚至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当时电脑房的消费者的主流人群也并非玩家,只是由于上世纪90早期年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电脑价格昂贵,而有些人工作和生活已经开始需要电脑甚至需要互联网,所以电脑房就成了当时人们主要的使用电脑和上网的场所。而当时的互联网还是拨号形式,使用的上网形式也只是使用了NAT功能的路由器解决的。
对于那个年代,如今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的游戏玩家“金属蜗牛”对此有着很强烈的记忆:“那时候我还在读书,去电脑房的时候基本是上在用电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玩电脑游戏的也有,不过并不算主要群体。
至于那个时代电脑房的环境,“金属蜗牛”用“非常简陋”来形同,实际上在当时,电脑房的上网价格可以用“天价”来形容;资料显示,“威盖特”开业的时候的收费标准达到了30-40元/小时,而依照当时的物价标准来计算,这30-40元的上机费用相当于如今的数百元。
根据“金属蜗牛”的回忆,在那个时候电脑房能打的游戏也不多,主要就是”红色警戒“和“帝国时代1”这样的局域网游戏以及“仙剑奇侠传”这样的单机游戏。另外当时的“网吧”还分为“游戏区”和上网区:上网去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联网但是硬件性能稍差的电脑,用来给需要上网浏览咨询、查阅资料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人使用,而另一批则是没有连接互联网(据说有局域网)但是性能相对稍好一些的电脑作为“游戏区”。
黄金时代的“网吧大战”:1998-2002
而电脑房逐渐变成网吧成为游戏休闲的场所,则得从1998年以后算起。1998年以后,互联网开始在中国普及,同时也是在这一年:搜狐、新浪、网易和腾讯这国内的“四大门户”就是从这个开始出现,随着1999年OICQ(也就是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QQ的前身)的出现,网络已逐渐成为了年轻人娱乐的必需品。2001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网虫日记》可以说就是这种情景的一种艺术化的体现。
网吧的格局也在此刻发生了变化。此时“无网区”已经彻底消失,同时伴随着国内外游戏的进入,在电脑房中游戏娱乐的人原来越多(尽管网吧价格依然不菲、但是相对过去已经大幅下降)。真正用来娱乐的“网吧”开始正式出现。
伴随着电脑房的路由器从傻瓜式的NAT路由线变成SOHO级路由器以及多LAN口的路由器开始普及, “网吧”这一概念正式开始出现。而也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影响至今的游戏,一个是“CS”、另一个就是“传奇”。同时在聊天室的普及和当时电脑还没能进入每个家庭的双重作用下让网吧成为了年轻人群体中非常受欢迎和流行的娱乐场所。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网吧的黄金时代。“网吧约等于摇钱树”的时代,网吧几乎就是收入的代名词,根据曾经开过网吧的“金属蜗牛”的回忆:当时有句响亮的口号“要想发,开网吧”。
身处云南的“金属蜗牛”在当时也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几十台机器的网吧,而这个网吧在当时确实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根据“金属蜗牛”回忆,当时的文化场所营业执照还是免费的;收入方面去掉电费、租金、电脑维护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网吧每个月确的盈利依然十分可观。当时网吧的收入相当于他之前工资收入的好几倍,网吧天天晚上顾客盈门;通过网吧他完全养活了自己甚至整个家庭。对于具体数字,“金属蜗牛”回忆的数字式“基本没有一个月会低于五位数”。
至于当时网吧的环境和要求,“金属蜗牛”回忆如下:一个200平米不到的场地、60台在当时配置算高端的电脑、然后好一些的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然后再配一些灭火器等设备,最后去工商局注册登记下就完事了。而且他还透露:当时这个网吧的环境已经算好的了,更多的网吧的环境在当时简陋到无法想象。
至于网络情况,不管是“金属蜗牛”还是笔者采访的人都露出了尴尬的微笑。比如资深玩家“1:350的小七”的回答是“基本上开个谷歌一分钟,下个QQ半个小时……这个网络几乎没有,大家基本上都是在CS或者是魔兽争霸,很少上网络游戏”
同时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中网吧数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几乎每个网吧每天都是顾客盈门;而伴随着“网吧大战”的是越来越见诸报端的关于“黑网吧”的揭露性文章以及对于“游戏是电子海洛因”的种种争议言论。
从1998年开始、在2001-2002年达到巅峰的“网吧大战”在2002年出现伴随一场灾难而风云突变;这就是2002年的“蓝极速”网吧事件。
2002年6月16日,伴随着2名未成年少年点燃了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粮油店2楼“蓝极速”网吧门口的红地毯、伴随着冲天的火舌的是95平方米的过火面积、42台烧毁的电脑和25个被永远定格的年轻生命。如今这起惨剧已经过去十多年,曾经的“蓝极速”所在的哪一栋沿街小楼也已经被拆除,“金属蜗牛”的网吧也是在这一轮整顿中关门歇业的,如今在当地自来水公司任科长的“金属蜗牛”似乎不愿意多提及这些事情,对此他的回应只是: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时代就这么落幕了。
“蓝极速”时间以后伴随的是全国性的网吧大整顿;2002年9月29日,伴随着国务院第363号令的签署、《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其中把未成年人禁入网吧做为工作重点、2003年4月22日,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发布、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网吧的管制时代正式开、到了2007年,2007年年初,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正式宣告冰封; “网吧大战”的时代正式结束。
繁荣还在继续:2003-2008
伴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发达和网络游戏的进入让玩家的游戏选择优越和发展造成的玩家游戏选择越来越多以及网络上电影和电视剧资源的出现,网吧不仅没有事件减少、反而进一步在全国“遍地开花”。
从“传奇”开始,中国人以及闻到了网络游戏中包含的巨大商机,而2005年登陆中国的“魔兽世界”更是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网络游戏的巨大影响力。而同一时期出现的游戏还包括“穿越火线”、“石器时代”、“奇迹MU”等一系列网络游戏;那一时期再“80后”和“90后”(主要是95年以前的)们在家的游戏时间被家人严格限制的时候,正规网吧、以及伴随着2007年网吧审批停止后出现的各种黑网吧成为了这一批玩家群体的首选上网游戏的场所。
尽管如此,;同时一些网吧也逐渐出现了情侣座和包间、同时“会员制”也逐渐被玩家所接受。另一方面,此时的网吧也开始销售各种各样的食品,主要是碳酸饮料、泡面、罐装咖啡以及火腿肠等方便食品。于是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一时间“少年沉迷网络在网吧通宵XX日”的新闻不断在报纸上出现。
2008-2014:衰退的时代
2008年以后,伴随着“80后”和第一批“90后”们 “开始进入大学和社会,网吧已经成为了自己可以大摇大摆进入的场所,不过在这一时期,这些曾经的“网吧主力军”们却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远离了网吧。
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宽带和个人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在家中和学校里玩电脑和网络游戏早已不是问题,同时以YY为代表的网络聊天平台以及“网吧宿舍”的出现让游戏时的沟通问题得到解决,这让网吧本来的先天优势被冲淡。甚至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寝室基本上完全代替了网吧的作用;那一时期除非是晚上熄灯断电断网或者学校电路故障造成停电,基本上没有人再去网吧消费娱乐了。
与此同时本身网吧的消费环境较差的劣势也逐步凸显了出来:这一时期在网吧中,消费者逐渐从学生变成了一些打工族和外来务工人休闲的首要去处。这一时期网吧、原本就昏暗的灯光越发昏暗、墙壁越发斑驳、鼠标越来越肮脏、褪色的键盘和失灵的耳机越来越多,同时在网吧里面抽烟甚至脱鞋盘腿而坐的人也越来越多,网吧本就浑浊的空气中更是混入了香烟和人体的刺激的气味,外加一些消费者在游戏中的大喊大叫等不文明行为甚至是有时候出现的盗窃事件更是让人难以接受。最终消费环境的变化最终成功把包括笔者在内的同龄玩家给成功“赶”出了网吧。
在这一时期,网吧的数量开始悄然下降。“金属蜗牛”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自己的网吧转手的,照他的说法,原因很简单:赚不到钱了。而这一时期网吧也确实逐渐减少、大量原本是网吧的地方开始关门“装修”成为了历史,一时间“后网吧时代”的说法开始在玩家之间流传,而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其实都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去过网吧了,而去网吧的原因也不再是去玩游戏,更多的是“突然在外面有事情要用到网络,去办事”。
2014:“网咖”的复活
2014年,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调整网吧行业管理政策,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并力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会给网吧这个“夕阳产业”带来什么变化,但是就是在此之后,“网吧”确实没有什么起色,但是“网咖”却成为了笔者在内的玩家们脑子里新出现的名词。
网咖相比较普通的网吧消费较高,消费环境有了新的提升:干净明亮的环境,当下主流甚至是尖端配置的电脑和耳机、以及类似咖啡屋一样的消费环境和良好的服务所带来的上网和消费体验前所未有。
在这些网咖中除了正常上网以及提供咖啡等饮料而不是单纯的可乐和雪碧、餐饮中有了三明治和汉堡而不是香烟和泡面外,有些店铺甚至给通宵的玩家有准备毛毯。笔者出差在外通宵赶稿子、或者是节假日和女友都会选择网咖这一地点消费时间。这些饮料、食品、毛毯、包厢服务以及消费氛围带来的良好消费体验确实让笔者印象深刻。
也是网咖的流行,让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玩家开始重新回到了“网吧”这个地方。毕竟大家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玩得能开心而“坐庄”的发起人也可以在成本和资源可控的情况下也能在玩家同好和朋友面前“名利双收”。
同时在网咖里面,除了打游戏和看电影、在网咖工作的人也并不是不存在;有像增加的笔者一样在网吧写文章的、有在网咖里竞拍车牌的等等……
未来:当“电竞”成为新的流行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伴随“电子竞技专业”的出现, “电竞”似乎已经成为了网吧(或者是网咖)的一个新的趋势;一些曾经的网吧。比如一些电子竞技比赛的初赛和预选赛有时候就是在网咖里出现,同时一些网咖也专门开辟了电子竞技区域。
根据记者的了解,在这场“全民电竞“的这里并不是说一个单纯的包间,而是一个带有观众席的竞技场。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西门的某网咖旗舰店内就有专门的电子竞技比赛专区,这里不仅有竞技区,更有观众席。俨然一个专业的电子竞技会场。
而这也许也会是未来网咖的一个新的方向。
从最早的“电脑房”到后来的“网吧”、再到如今的网咖和电竞比赛场所;网吧在经历了早期的“电脑房”时代的奢侈品、网吧时代的“屌丝娱乐首选”到如今成为玩家聚会和游戏比赛场的网咖,网吧的进化代表了国内的互联网“象牙塔”走到“平民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网吧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逐渐转化的过程。
从网吧诞生开始,网吧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进化。直到记者发稿的时候发现,许多网吧已经或正在向网咖转变。网吧是不是会在未来成为过去式?谁也不知道,但是从1998年第一家网吧开始的这20年来,网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这转变。也许未来,说不定哪天玩家们聚会的场所就从网咖也会过时,而到那个时候,“网咖”又会转变成一种某种新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成为新的流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