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的感情关系中,最理想的当然是彼此真心付出,共同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这样才不失为一段佳话和令人慕羡的感情。

可是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感情,是始于新鲜,而终于抛弃、离散,失望。这多半是感情一方的首先越轨迹所致的。对于那些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人,人们也给他们总结出一个很精粹的词,“渣”。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1)

网络上、社交媒体上,韧劲的人们常常会看到包含这个字眼的大字标题,二者内容其中,往往也就牵涉了许多爱恨纠葛了。每个人对于一段自己看重又十分真实的感情,都是绝对不希望被“渣”的。

但人性难测,有时候即使对方事业多么的有成,在外多么的光鲜亮丽,他都可能在真正的内里有一番完全不同的皮囊。比如,黄侃,这个被大家熟知的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

才华横溢有造诣

黄侃,被奉为国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国人有目共睹的。前人皆说:他对于国学研究的执念,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几乎疯狂的状态,痴迷,留恋……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2)

他师承章太炎,但也在国学研究上更有自己的一番“疯”骨。凡是被他阅读过的书籍,上面都会被记上他密密麻麻的标注,正所谓边读边思,与书中的作者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很多时候,他与书为伴之际,就早已忘却了尘世间应存的所谓作息,比如吃饭这件事。曾经,他的好友就表示,有好多次,上门拜访他的时候,都会发现他着迷的用笔蘸着墨汁咀嚼起来,实在是让人又敬又笑。

在黄侃在北大就职期间,学生们说他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任何书本,本次课堂都是随性脱稿而谈,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当中,学生们也被他带领的自由发挥,好不热闹。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3)

你要说他是完全大大咧咧自由自在的性格吧,可他对书本的研究又极其的细致入微,而你要说他心思也挺细腻的话,他又完全不论对方是谁,只要与他观点不合,都能立刻呛上两句。这一点,就连胡适都没能逃过。

但绝对无法否认的是,他确实在推动革命思想的道路上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大力传播解放思想在课堂上,在社会上,在与顽固势力的抗争上。大义面前不退缩,但私下生活里着实是有些让人称之为“怪异”的行为。

先不论他的感情问题,就说吃,在他决定正正规规吃饭的时候,他有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执念。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4)

只要是想吃,他可以厚着脸皮强行闯入。比如一次并未被邀请的宴会,他只是听闻里面的美食诱人,便硬要闯入,但临走之时又不忘破口大骂一番在场的宴会人。

这一点,他的学生们也深有体会,有时他正在课堂引经据典讲到关键处,但他却要突然卖个关子不往下说了,他还跟同学们表示,要是再想听,就必须得请他吃上一顿了。

这样的老师,放在现如今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不是明目张胆地付费上小课堂吗?实在是令人无语。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5)

但在这种生活小细节上,黄侃的行为还不是最让人无语的。接下来的篇幅,让我们着重讲讲他的“渣男”人格。

奉命与原配成亲

他的第一任妻子其实是在父辈的安排下与他结合的。那时年少,一次偶然的场景下,黄侃写给父亲黄云鹤的书信被父亲的好友王鼎丞读到后,他就实感黄侃实在是一位颇有才学的年轻人,将来必能成大器。

于是就和黄侃的父亲商议,要把自己的女儿王灵芝许配给黄侃,就这样,黄、王二人在对彼此并没有多少了解的情况下,完婚了。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6)

而王灵芝又是一位思想非常传统的女性,她事事以丈夫为天,平日里任由丈夫在外闯荡,自己在家里本本分分地做家务,孝敬父母,教育子女。

但他的丈夫黄侃的心思从来就不在他的身上,他只当这次婚姻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大概也从未把王灵芝当成会与他共度一生的良人。

他生性是极其自由的,心思从来不愿意捆绑在家庭里,更不可能捆绑在一个女人身上。果然,后来在进入北大教书之后,他就马上有了自己的新目标。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7)

他注意到了一个名叫黄绍兰的女子,她和王灵芝完全不一样,长相清秀,十分灵动,最重要的是思想开放,有着与他一样的自由灵魂。黄侃随即对他进行了狂热的追求。

可是当黄绍兰得知当时的黄侃已是个有家室的人后,还是断然拒绝了这种有违常理的做法。

可是黄侃不以为然,他仍然向黄绍兰强烈地表明着心迹,最后竟然为二人的感情献出“良计”:黄侃决定用假名和她结婚,这样一来他也不犯重婚罪,黄绍兰也不必担忧自己成为第三者。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8)

不可思议的是,黄绍兰就这样被眼前花言巧语的男人哄住了。二人至此展开了甜蜜的同居生活。但没过多久,黄侃就开始心生厌恶,他借工作之名,悄悄离开了她。

而此时的黄绍兰已经怀孕,她还在家里傻傻等着,却不知道哪个负心汉的心早就又飞去别人那里。被抛弃的黄绍兰只能选择自己生下女儿,但家里人觉得她这样实在有损家门,便和她断绝了亲情关系。

私生活极其混乱

此时的黄侃早已回到北平和彭欣缃又展开了新的感情,可这样的男人必然是死性不改,彭欣缃也重蹈了黄绍兰的覆辙,经历了怀孕、又被抛弃的老路。同病相怜的黄、彭二人还因此结为了要好的朋友。

四个孩子两个离婚一个悔婚(只抛弃绝不离婚)(9)

再一次,这个无情的男人转头去哄骗另一个花季少女了。当他被调到武汉执教期间,他又看上了自己的女学生黄菊英,而黄菊英还是自己女儿的好朋友,他也觉得无所谓,大胆出击、花言巧语、成功俘获,又是一个为和黄侃在一起不惜与家庭决裂的傻姑娘。

直到1935年,这个风流成性的男子在一次宴会上花天酒地之时因为过度饮酒而离开了人世。

黄侃的一生,就像是拥有双面人格,他把自己最专注、真挚的一面留给了国学、留给了书本、留给了讲台,而把放荡不羁的一面全然抛给了那些真心爱过他的女子们,他完全不顾对女性应有的理解,而将自由挥洒的过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