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讲述了商人丁元英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以及带领王庙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我们怎么界定丁元英这个行为,杀富济贫到底合不合理,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到底道德不道德。

商人逐利,但绝对不是利字当头,反而要施仁道,道商、儒商都是通过自我修行来汇通天下,互通有无。从秦朝吕不韦“奇货可居”,到范蠡把客栈做到全天下,无非就是交换产生价值,丁元英用什么东西去交换了什么东西,我们看不见。

仅仅是王庙村不怕吃苦受累,光是这一点就能爆发巨大能量的逻辑就是现实生活中“笑贫不笑娼”,以及“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腰板硬了才能挺起头,腰包鼓了,头自然就“挺起来了”。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1)

人不是非得有钱才能做成事

我们都说想要成功,首先得有钱,一个没钱就又回到了原点,可是哪一个不是背水一战,使劲死磕,甚至不断试错来改变命运,真正实现自己阶层跃迁的底层人民,是不一定都有钱才开始的。

对于普通人的资源是信用、能力、担当、和责任心,这些比自己劳动力更有价值,比如看不见的创意和文案都可以卖钱,以前说破大天都没人信,现在的自媒体、短视频、销售、公关、文案最底层的逻辑都是这样。

智力、财商、情商、以及越来越强大的学习能力逐渐成为我们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讲真,文化软着陆的核心还在我们这些文字工作者的梦想中,让梦想照进现实,过不一样的璀璨人生。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2)

总想着靠着丁元英一样的高人“躺赢”是不道德的,自己不努力更生,想要抱大腿获得的胜利也许别人无话可说,可是我们自己呢,心里多少有点不安。

人的文化属性不就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每个人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以及掌握的具体知识和自己思维,觉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自我认知的行为艺术,改变自己格局和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行动起来。

俯瞰万古沧桑,坐看人间轮回,不疯魔不成活,意味着我们的心承受不住劫难的考验,思考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方式。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3)

向外求的是知识,机缘、以及可有可无是运气,向内求的是认知、觉悟、求佛、求道、求智慧,轻装简从,背上行囊,一路走,一路看,人生就在这样不断砥砺中前进,在挫折和苦难中修行,就像唐僧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做一个红尘空色世界的修道人,做一个行者,不要做智者,做苦行僧,坚持把一件事做极致,我们就不会碌碌无为而抱憾终生,也不会因为蹉跎岁月而肆无忌惮的回忆。

活明白不是想明白那么简单,也不是能活明白那么简单,想清楚是第一步,精神自由和财务自由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得活着努力。

机缘很重要,慧根很重要,可遇不可求,所以不攀缘、不惜缘、随缘。心中有佛,我佛如来,明心见性,见相非相,我即如来,如来即我。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4)

“丁元英”只是天道的一个“分身”,天道是什么,是红尘众生,是天幕红尘,亦是遥远救世主,信者不一样,得到不一样,那个都得存在,那个离开那个就不复存在。

下面赋诗一首:

若要修行资粮屯,积累德行很重要;

一步一闯魔把关,最后还有神仙考。

“天道”不可违,天命难违,天意难寻,天理就是人欲,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已经到达来去自如的天国境界,很清楚一点,无论如何文化不仅需要英雄、哲人,更需要世人的贪嗔痴,放不下,求不得,怨别离,伤不起。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5)

古来圣贤给我们的仅仅只是“数据”不是智慧,智慧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存在即合理,一个种族的繁衍生息就是天道的“衍化”,恐龙灭绝的真相也是天道渺渺的直接作用,无论是生存还是毁灭,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天道使然,非人力以及人类所能相抗,强者并不改变天道,强者仅仅改变自己,通过自己影响更多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天道》电视剧客观上讲被精湛的演技和并不好理解的术语构架了一个现实一比一参照的“天道世界”,假象丁元英大思维模式是参悟天道的“方法”,实际上大道理和仁义道德我们背得滚瓜烂熟,实际在践行层面,我们都是“巨婴”。

传统文化中精粹的部分就是我们民族共有的情结,也是我们在文明演变背后留下的最深刻的血脉记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德在道之前,有道无术,尚可求道,有术无道,还求什么求。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6)

求神拜佛其实也是一种等靠要的欲求,以及相信命运和天道,何尝不是另一种局限,局限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想让天花板再高一点。

《天道》商界不一定只有“狼道”,也有“儒商”

狼道是一种竞争手段,一种企业文化,一种本能的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是生物本能,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是社会本能,人性除了动物性和社会性,剩下就是造物主赐予我们的那颗心了。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在意别人眼光(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7)

儒商、道商,不是说竞争有多么不择手段,而是所站的位置和角度不一样,看到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后受益的群体不一样,为了个人得失叫自私,为了全人类,这种自私也会被加冕。

儒商未必没有狼道生存观念,只不过他通过修行,一个强大的内心未必会违背自己良心和道德,去做没有边际的事情,相反,一个善良的心,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心,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丁元英是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人,是不是一个够意思的儒商,我们讨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