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1)

十月的风和着远处传来的渔船马达声,惊醒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努力地试图把人们从悠闲的假期中唤醒。

一层秋雨一层凉,连着几日的凉风,椰城的秋拉开了序幕,又一个或是忙碌或是悠闲的周末,问候如期而至,君安如常!

任何存在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由一系列组合的整体表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组成一个个有机的系统,本周与大家分享话题“系统”,系统的美,值得去细细品味。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2)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3)

系统和系统思维

系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身体的机能系统,电脑的运行系统,日常生活的职能系统……

系统一词来源于英文system的音译,其词根为sym-,syn-表示“共同,相同”,system系统,就是很多东西和在一起,变得复杂。系统的定义和其特征的描述尚无统一规范的定论,一般定义为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内至少包括两个以上的要素,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整体。从这一概念出发,系统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

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整体观。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4)

系统,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

有时候可以准确的认知某个系统,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刻意寻求其存在的原理,只是运行在其中,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只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都可以称为一个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实世界的“非系统”是不存在的,构成整体却没有关联性的要素集合不存在。

从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到宇宙星河,从自然界里的无机体到有机体,从人类的社群组成到思维模式,从学科研究到机构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或者感知到的,系统无处不在。可以说,系统普遍存在,是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5)

系统思维,人类思维的高级模式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似乎是很常见的现象,基于此,我们有很多类似“盲人摸象”的成语,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好期望,这就是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一个体现。

世间万物,大到一个星系,小到一个原子,本质都是一个个系统。对某一具体对象的研究,既离不开对其物性的描述,也离不开对其系统性的描述,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系统思维方式来看待万事万物。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立足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

如何能够更好的把握整体呢?“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 系统思维要求我们用框架来系统思考与表达的思考方式,所谓“高屋建瓴”,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处置事务。客观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由于其多元、复杂、不规律,就不是简单的直线思维足以应对的了。站在高格局,才能走得更远,因此,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人类所掌握的高级思维模式。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6)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7)

中秋月明,节日欢欣,忙碌或是悠闲的长假过去,迎来新的季节和新的希望。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些艰辛,更有反思后的收获。“狼浪天涯”自从上线以来,在大家的陪伴和鼓励下走过了半年,出稿的忐忑,持续的探索,分布式信息的呈现,或许带来了一点启发,或许送去了一点温暖,感谢有您,一路走过来,更期待有您,一起走下去!

我们都是一个整体里的某个部分,自成一个子系统,又组成大系统运行,共同呈现出了生命体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即为“生态”。下周话题“生态”,敬请期待!

岁月长长,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更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期望,惟愿你我:少时有青梅竹马,成年有如花美眷,一生顺遂安康!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8)

深度思考的几个维度(高格局走远路品味系统的美)(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