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为山区的孩子梦想点赞(让山里的孩子飞得更高)(1)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大山深处的木叶乡大坂营村幼儿园,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在大山里快乐成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一群体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无数希望。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楠木乡红星村小学,冉兴国成了那个传递希望的人。

这是一份始于1998年,延续至今的执着与坚守。

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的冉兴国接到了红星村村支书的邀请:村小学缺老师,想让他回来代课教书。尽管他当时在外务工收入不菲,还是一口应了下来。

红星村小学建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山高路险、人烟稀少,当时还未通公路。从县城驱车一个半小时只能到达半山腰,再沿着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步行40分钟才能到达。学校里,两间简陋的平房就是教室,唯一的体育设施也只是山后的一块毛草坪。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村小的办学条件我是知道的,但再艰难也不能让山里的孩子们失去读书圆梦的机会。”冉兴国说,20多年里他多次放弃了调动机会,因为担心自己走了孩子们就要到10余公里外的学校就读,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会因此而失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帮助下,红星村小学的环境持续改善。

2016年,红星村小学通上了自来水,2019年通了公路;干净敞亮的教室里,白板、讲台、课桌椅配套齐全,电脑、投影等设备为开展线上课程提供便利……

乡村教育、乡村教师越来越受关注,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可以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这让冉兴国颇感欣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些关乎教育的举措,听得我热血澎湃,干劲十足,乡村教育定能乘着这股东风,变得越来越好!”

冉兴国说,要让山里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将来才能走得远、飞得高。执教25年来,教学资源的匮乏并没有动摇他坚持提升教育质量的理念,“立足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教学。”

在红星村小学,窗台上、墙角边、空地上,摆放着易拉罐、废旧纸盒制成的花盆花台;校园里除了绿色的草地,就是红橙黄白各色的野花。为了打造花园学校,冉兴国与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用辛勤的劳动创作出生趣十足的“作品”,让校园充满了蓬勃生机。

时代在发展进步,乡村教育质量愈发受到重视,这也让冉兴国不断思考,作为乡村教师该如何为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教育资源的城乡一体化统筹配置,为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互学习提供平台。”近些年,冉兴国多次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通过接触最新教学理念和经验做法,不仅找到了教学方面的差距,也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引导和启迪。“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更有益的机会和举措,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以更好守护山村孩子们走得远,飞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