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各种急慢性肝病严重阶段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在于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导致包括氨在内的一些碱性物质不能完全排出所致,这些碱性物质会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性格、行为改变,计算力和定向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和死亡。肝硬化患者由于既有肝脏代谢能力的下降,同时也存在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一部分血不经过肝脏处理直接就进入了全身,所以血氨很容易升高,肝性脑病反复发作,刚刚出院回家没几天,神智又不清楚了,病人和家属都很苦恼。那么,对于肝性脑病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明显减少其发作次数呢?

肝昏迷怎么治疗最有效(肝昏迷看似凶险)(1)

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氨等碱性物质的来源。血中的氨基本上来源于肠道,肠道中的内容物经过细菌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减少氨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肠道抗生素杀灭一部分肠道细菌,细菌数少了,分解的速度也就慢了,氨的产生自然就减少了。对肝性脑病患者安全有效又适合较长时间使用的抗生素如利福昔明,它只在肠道发挥作用,不吸收入血,一般服用剂量为每次0.2g,每天3~4次,对于减少肝性脑病的发作具有较好的作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酸碱中和,把肠道内产生的碱性物质中和掉,从而减少吸收入血的量。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它除了具有弱酸性,可以中和氨等碱性物质外,还具有轻微地导泻功能,通过增加大便次数以减少肠道内容物的停留时间,肠道内容物停留时间缩短,被分解的量自然也就少了,同样也可以降低血氨水平。

肝昏迷怎么治疗最有效(肝昏迷看似凶险)(2)

其次,要想办法把血中已经升高的氨迅速降下来,这在肝性脑病急性发作阶段更为迫切。常用的药物如鸟氨酸门冬氨酸,它可以与血中的氨结合,将其转化为谷氨酰胺代谢掉,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血氨水平,从而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清醒,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肝昏迷的缓解期,也可以服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也有一定效果。

遗憾的是,一些肝性脑病患者虽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肝昏迷次数并没有明显减少,针对这部分病人我们怎么办?用中药!从我个人体会来说,中药治疗对于减少肝昏迷反复发作确实效果不错。按照中医理论,在肝病中后期阶段,由于肝阴肝血已虚,阴不制阳,肝阳易亢,呈现一种肝阳化风之势,但单纯的肝风内动并不会使人神智出现异常,其中必然挟有痰浊邪气,痰浊借肝风之力上达于清窍,从而出现神智昏蒙,不能识人,甚至昏迷等情况。治疗上宜养肝阴、息肝风、化痰浊,三者缺一不可,我常用一贯煎合二陈汤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菖蒲、远志,一般经过两三个月的连续治疗,肝性脑病的发生次数就会逐渐减少,效果确实不错。

本文为周扬医生原创,转载请注明,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