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人录》 —

— 易中天 著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1)

高罗佩(1910~1967),字芝台,是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

他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就连不少外国人都知道他。因为不但中国有《狄公案》,而且一位名叫高罗佩的荷兰人也写了不少狄仁杰的侦探小说,使他有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之称。

其实狄仁杰不但是杰出的侦探、正直的法官,也是优秀的政治家。

他博通经史,熟悉刑律,仪表堂堂,一身正气。为官,则爱民如子,不惧权要;为臣,则忠贞不贰,老成谋国;为人,则诚实友善,刚正不阿;处事,则机警权变,足智多谋。

很少有哪个政治家像他这样集中了这么多优点的。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2)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原名和乐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他的冷静,他的耐性,他的智慧,他的眼光,都不弱于武后。他正是武后的克星。”

然而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君臣关系,却又真是好极了,尤其是他担任宰相的最后几年。狄仁杰是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二十六日担任宰相的。到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九月二十六日去世,正好整整九年。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3)

来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

这九年期间,狄仁杰实际担任宰相不到四年。天授三年(公元692年)一月,他被来俊臣诬陷入狱,大难不死,被贬为彭泽县令,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闰十月恢复相位。

历此磨难后,在他担任宰相的最后三年中,武则天对狄仁杰一直敬重有加,爱护有加,信任有加。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4)

狄仁杰(别称:狄国公,630年-700年),字怀英

狄仁杰提出的批评、建议、意见,武则天多半都能接受,比如久视元年就接受狄仁杰的意见,取消集资建造大佛的决定,还说:“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狄仁杰推荐的官吏人选,武则天也多半都予以重任,以致狄仁杰所荐公卿竟达数十人之多。

武则天还亲手做了一件袍子赐给狄仁杰,上面绣了十二个大字:“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平日相见,则以“国老”相称,为唐廷之中绝无仅有。

狄仁杰上朝,武则天不让他下拜,说每见国老下拜,于心不忍。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5)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失声,说国老一去,殿堂就像空了一样。以后,每遇大事难决,武则天总是喟然长叹:天夺我国老!天夺我国老啊!

武则天与狄仁杰能建立起这样一种鱼水关系,完全得益于武则天政治上的开明和狄仁杰政治上的聪明。尤其是神功元年以后,两人都年事已高,自知不久于人世,很希望同心协力办好几件事情。

武则天深知,要重振朝纲,治理天下,则非有忠心耿耿又刚正贤良的栋梁之材不可。

狄仁杰便正是这样的人。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6)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

狄仁杰从来就没有反对过武则天。即便在武则天大施淫威,滥杀无辜的年代,他也没有反过,只不过坚守岗位,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尽可能地减少酷吏们造成的损失。

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他知道,以当时自己之位卑德薄,人微言轻,反之无益,不如保存力量,以待将来。武则天代唐称帝,他也不持反对态度,而是积极合作,主动参与,且多有贡献和建树。

在狄仁杰看来,武则天当皇帝这件事,挡是挡不住的。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7)

只要她能把国家治理好(武则天确有这个才能),也未必不是天下苍生之福,何必一定要李姓男人来当皇帝呢?因此,与其阻拦武则天,不如帮她当好皇帝,这才真正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何况,武则天总是要死的。只要能让她在去世后还政于李唐,自己也仍不失为忠臣。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8)

为此,就更应该和武则天合作,以便在立嗣问题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也能为将来政权的交替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组织上的准备。狄仁杰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正体现了他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英明睿智和远见卓识。

狄仁杰的这些想法,武则天是否知道,我们无从得知。但狄仁杰的人品和才智,则是武则天早已注意到的。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9)

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比武则天大十七岁,在武则天即位之前,曾担任过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和豫州刺史等职。

据说,他在做大理丞时,到任一年即处理了一万七千个遗案,无一人讼冤,以办案公正、处断明达而闻名。

当宁州刺史时,深得百姓拥护,民众自发地为他刻石立碑。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10)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越王李贞谋反被平,武则天派狄仁杰到豫州当刺史,去追查李贞余党。狄仁杰到任后发现,领兵平叛的宰相张光辅已拘捕了五千余人,牵涉到六七百个家庭,只待他来行刑。

狄仁杰立即解除了这些人的枷锁,并飞奏太后说:如此之多的人被牵连到谋反案中,错捕的一定不少。

臣不愿意违背陛下体恤生民的圣意,甘愿冒着替反贼说话的风险,请陛下网开一面。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11)

武则天批准了他的奏章,改判这些人远戍边疆。这些死里逃生的囚犯路过宁州时,在宁州人民为狄仁杰建立的功德碑下焚香礼拜,放声大哭,说:是狄公给了我们一条生命啊!

但狄仁杰本人,却因得罪张光辅而被贬为洛州司马。

这事一定给武则天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她登基一年后,就把狄仁杰从洛州司马任上调回京都,当了宰相。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12)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狄仁杰立像

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的善政朝中大臣都很欣赏,但也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他的名字吗?狄仁杰说:臣不想知道。不知道还好些,这样可以和那人正常相处。武则天一听,大为赞赏。

也许,正因为武则天对狄仁杰素有好感,所以,来俊臣他们对狄仁杰的诬陷就没有达到目的。

来俊臣被杀四个月后,狄仁杰便又回到了他宰相的位子上。

狄仁杰为何受到武则天的器重(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13)

魏元忠塑像

重新入相的狄仁杰,已经是几十年风风雨雨炼就的“金刚不坏身”了。在过去那些岁月里,很少有人逃脱过来俊臣的魔掌,只有狄仁杰安然脱险,还附带拯救了魏元忠、崔宣礼、卢献、任知古、裴行本、李嗣真六位同案大臣。

他们都被控谋反,原本是灭族和杀头的罪,但最后只是贬官或流放。

这也是专制政治最通用的逻辑:抓你是对的,放你也是对的,所以处分一下也是应该的。

但大难不死,也就该知足了。

— 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