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体娱文创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有不少真实人物的事迹值得去书写,也有不少影视工作者遵循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尽可能多的值得书写的内容,从而打造一部部观众乐于接受的历史人物影视作品。
比如我们这次要探讨的“狄仁杰”。众所周知,狄仁杰是横跨唐周两朝的忠臣,现代观众对狄仁杰有何认识?梁冠华版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徐克电影“狄仁杰”三部曲让大多数成年人知道了狄仁杰。年轻人呢?狄仁杰的形象恐怕已被幻化成某款当红手游中的那个例无虚发的射手。
7月27日,徐克执导的新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上映,也许又会掀起一阵“神探潮”,但很多人对“狄仁杰”的认识恐怕发乎神探,止乎神探,至多再对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进行一番历史和八卦杂糅的猜测,反而忽略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位唐朝、武周时期的政治家,而且是唐朝最有名的一名“河漂”。
狄仁杰,字怀英,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就是大家课本里画画很厉害的那个阎立本,他在某种程度上是狄仁杰的伯乐。狄仁杰后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在唐高宗李治年间,狄仁杰胜任大理寺丞。据传,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推理、断案、申冤,狄仁杰的这段政治生涯也成为当下影视创作者最爱的素材。
武则天当政,建立大周后定都洛阳,狄仁杰也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武则天还赐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写下“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金字。
公元700年,积劳成疾的狄仁杰病逝。据考古工作者查证,狄仁杰的墓,在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山门外,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的字样。
在观众眼中,狄仁杰是“中国的福尔摩斯”,在历史学家的眼中,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心腹,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但也正是他的深谋远虑,最终又颠覆了武周政权。狄仁杰忠于李唐王朝,但又在武周政权中位居高官,他竭尽全力辅佐武则天,同时又不遗余力促成武周政权回归大唐。
狄仁杰,这位大唐第一“河漂”,他的人生绝不仅仅只是断案那么精彩。
一代名相是如何成为“名侦探”的?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游晓鹏
史学界公认狄仁杰一生最大的贡献绝不是断狱,他被看作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励精图治,南巡北讨,关心民生,犯颜直谏,特别是劝谏武则天还政李唐,明朝人甚至把这一点写进了儿童启蒙读物,称颂“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
那么,一代名相是如何在后世演变为一名侦探的?
官司缠身
说来好笑,虽然正史研究者一定会对一代名臣狄仁杰如何在1300年后成了一个精通推理、飞檐走壁的007式侦探表示不屑,但仔细看新旧唐史,狄仁杰一生的诸多重要场景都跟司法密切相关:要么他身边碰巧有案子发生,要么他在弹劾某人或者替某人辩护,要么他自己深陷冤狱,离奇逃生。
狄仁杰在《新唐史》里第一次出镜,是小时候家族里有个人被杀了,凶手八成是内部人,所以衙门来人的时候很多人争相辩解,唯独狄仁杰旁若无人专心读书。公差觉得没存在感,就逮着狄仁杰盘问,狄仁杰一句话就把对方噎住了:我这儿正在书里忙着跟圣贤神交,哪有工夫跟你们这些“俗吏”说话?
这说明狄公打小就好读书,做事专心,后来他以不惧强权、敢说敢争闻名,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狄仁杰长大后通过了科举考试,在开封做了个小公务员。大概因为太正直,有次他被人诬陷,事情捅到了中央特派员、大画家阎立本那里,阎立本查了查他觉得没毛病,惊为奇才,把他提拔了一级,调去山西从事司法工作。路上有一件事,证明狄仁杰外表耿直,其实也是性情中人。经过太行山,他看见了一片孤云,心弦触动,当下就给手下人发誓,这是故乡的云,它不走我不走。当天没风,这云好久才散,而狄仁杰说到做到,“云移乃行”。这云真的是故乡的云,狄仁杰祖上是羌人,后来迁到山西,他的父亲在怀州河阳(今焦作孟州南)购置别业,狄家这才安稳下来。
上元二年(675年),因为表现出色,狄仁杰被调到大理寺任积压案件,涉案人员达一万七千人,事后竟无一人申诉。这让狄仁杰名声大振,这也是他断案如神、查奸除恶的大法官形象的基础,而史书上没有留下断案细节(因为不足挂齿),倒成为留给文学的礼物。
狄仁杰后来又被诬陷过一次,著名酷吏来俊臣说他和其他六位大臣谋反,七人立刻被下狱。落在来俊臣手里可谓九死一生,而狄仁杰随即凭着多年司法工作经验开始了一场惊天自救。按照唐律,主动招认可以免死,来俊臣滥用酷刑的厉害也是天下皆知,狄仁杰立刻就认了罪,说大周革命,我是唐朝旧臣,确实谋反。办案的人以为有机可乘,就逼迫他诬告别人为同党,没想到狄仁杰以头撞柱,血流满面。这样,监狱放松了对狄仁杰的看管,他把申诉书藏进棉衣,以天热为由托狱卒带给家人拆换,随后,家人带着申诉书直接去找武则天告御状,武则天亲自召见狄仁杰查问,事情才有了转机。
一代名相
不过在狄仁杰的时代,他最为人敬重的并非查案的本事,而是忠于李唐,不畏权贵,敢于直言,颇有魏征风范。我们感觉他“官司缠身”,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早期工作性质,加上唐代本质上是一个人治社会,伴君如虎,朝堂之上很多事都会演化为弹劾、辩护、下狱、昭冤,那时候,人人可不都是“官司缠身”,为何办案更多,还著有刑讯逼供心得的来俊臣没有在后世成为侦探?
狄仁杰后来屡次升迁,成为唐高宗和武则天眼中可以倚重的重臣,官至宰相。虽然是司法干部出身,但狄仁杰心怀儒家治国理念,有着极高的战略眼光,他往往用儒家的人性关怀尽力折冲时势的不公,所以深得人心。他替误砍皇陵柏树的将军申辩,弹劾不称职的官员,为稀里糊涂跟着叛将的百姓免罪,多次反对大兴土木损耗民财民力,他也曾奉命南下巡抚,北上征讨契丹。武则天当皇帝的将近二十年间,总共任用过七十多位宰相,其更换宰相之频繁,是中国历史之最。在众多的宰相中,和武则
天关系最为密切、对武则天时期政治影响最大的,当数狄仁杰。
武则天执政后期,许多关系到国家基本走向的重大政策,都是在狄仁杰的建议下做出的。史家认为,武则天时代上接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这里面一定有狄仁杰的功劳。狄仁杰无限欣赏武则天的能力与抱负,他愿意帮她把江山打理好,但在关键时刻,在武则天纠结于传位给儿子李显还是侄子武承嗣的时候,狄仁杰成功地游说女皇放弃了武家江山,还政李唐。
公元700年九月,71岁的狄仁杰去世的消息传来,女皇失声痛哭,连说“朝堂空了”,并亲自为他举哀,下令废朝三日。此后,每当群臣议事不绝,就让女皇无限怀念“狄国老”。
作为李唐皇朝的忠臣,狄仁杰很早就被树立为大臣的榜样。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复辟后,追赠狄仁杰“司空”官衔,唐睿宗又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已经有人开始为他编写《梁公别传》,宣传他的事迹。宋代又有了话本小说《梁公九谏》,写狄仁杰反周为唐。而到了明朝,因为儿童启蒙读物《五字鉴》中有“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的语句,狄仁杰开始成为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古人之一。直到此时,狄仁杰的形象还不是一个侦探。
出口内销
明朝中后期,狄仁杰的断案形象最早出现在很多以武则天为主人公的艳情小说中,这是当时的一种消费品,创作者带着商业目的写作,书坊主精心包装大力宣传,只为取悦世俗。不过狄仁杰还不是主人公,只是一个正直忠君,但面目模糊的判官形象。直到清代公案小说中,狄仁杰的断案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
公案小说是清代非常流行的文学体裁,比如《三侠五义》《包公案》《施公案》,这股潮流很像今天的网络小说,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孜孜不倦地从史书中清官循吏的传记中寻找创作素材,自然,他们发现了狄仁杰。清人写的与狄仁杰有关的公案小说有《绿牡丹》《狄公案》等,其中后者流传最广,也叫《武则天四大奇案》,经过民间说书艺人的改编,逐渐扩展为六十四回的长篇小说,广为流传。
《狄公案》中,一位精明睿智的侦探形象已经呼之欲出。小说中的狄仁杰善于观察、心细如发,遇到一时无法解开的案件,便化装成游方郎中深入市井寻找线索。他还善于根据罪犯特点,有针对地釆取破案措施。至此,狄仁杰的形象已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成了一个融合现代侦探与古典判官于一体、断狱判案与除奸平叛共存的形象。
此时,狄仁杰故事已经跟历史相去甚远,离高罗佩手绘《迷宫案》插图 奇的案情和狄公的内心、性格全靠想象,他手下多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样的四个帮手,他的故事不再是片段的集合,而成为一部人物传记。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还是一个刑讯逼供爱好者,这是因为《狄公案》的作者本身大概不认为刑讯逼供有什么大问题。
这样的一个狄仁杰,跟今天狄仁杰在影视中攻心为上、稳操胜券的儒雅形象仍然是不同的。奠定今天狄仁杰形象的除了公案小说,还有一个荷兰汉学家叫高罗佩,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把“JudgeDee”(狄法官)塑造成了西方人熟悉的中国“福尔摩斯”,并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地“出口转内销”。
高罗佩原名Robertvan Gulik,自幼痴迷中国文化,习古琴、工书画、研究春宫图、饲养长臂猿,著述等身,是世界汉学界的奇才和怪杰,还娶了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为妻。1943年,他任荷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驻扎重庆。当时,欧美正兴起侦探小说热,以福尔摩斯为典型代表的神探形象在西方世界风靡一时,而高罗佩在重庆时读到清人的《狄公案》后无比吃惊,决意把狄仁杰的断案故事推向世界。
高罗佩先是把这部小说译为英文,接着用英语创作了以狄仁杰为主人公的《铜钟案》,结果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他又陆续创作了《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最终构成了“狄仁杰系列大全”《大唐狄公案》,这部巨著在西方多次再版。而当狄仁杰在西方世界风靡数十年之际,1980年代,中国外交官陈来元开始译介这部作品,在中国引发狄仁杰热,畅销上百万册。此后数十年,才有了梁冠华、刘德华、赵又廷等一拨又一拨演员在大小荧幕上塑造的老中青少、高矮胖瘦、形形色色的狄仁杰。而今,谁能说狄仁杰的故事不在继续?
《神探狄仁杰》
中国神探第一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元芳,你怎么看?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这句台词在网络时代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狄仁杰、李元芳的携手断案,以及狄仁杰与武则天亦君臣亦挚友的关系也给了影视工作者无穷的创作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狄仁杰”的电视剧约有600余部,电影作品也有数十部,足可以与国民IP《西游记》拼个高下,可见“狄仁杰”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自2004年以来,由梁冠华、张子健主演的《神探狄仁杰》开播以来,“狄仁杰”这个形象才算真正地在观众心中扎根。如今,随着《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上映,徐克的电影“狄仁杰”系列也完成了三部曲,根据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片尾的23张概念图来看,这一系列肯定还会延续。那么,为什么国民对“狄仁杰”的接受度如此之高?身为香港导演,徐克又是如何看待“狄仁杰”的呢?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你只看出了《神探狄仁杰》的迷离奇案?
从1986年开始,悬疑犯罪古装电影《血溅画屏》开启了“狄仁杰”IP的开发。2014年,黄宗泽、林心如、袁弘、马天宇等主演了40集电视剧《少年神探狄仁杰》,但由于过于偶像化和剧情设置原因,这部剧并没有火起来。所以,现在提起“狄仁杰”,除了梁冠华版的《神探狄仁杰》,就是徐克执导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刚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神探狄仁杰》火了之后,一口气拍了四部,不但火了梁冠华和张子健,也让“元芳,你怎么看?”成为网络金句。但若要深入思考一下,《神探狄仁杰》并不是纯粹的以推理、破案为题材的电视剧,在这四部的案件中,反派都是大型反周的政治军事组织,要通过各种手段颠覆武则天政权。只有第三部的“漕渠魅影”是个例外。《神探狄仁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神剧,是因为如果以推理破案的角度来看,很多故事都经不起严格推敲,但其后必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也是《神探狄仁杰》和《大侦探福尔摩斯》《名侦探柯南》等纯粹的侦探故事的最大区别。
相比之下,《神探狄仁杰》前两部的历史厚重感更强,结合狄仁杰身处的特殊时代来看,当时他身为武则天麾下的重臣,一次又一次为女皇解决危机,但他同时作为唐朝前臣,又何尝不想恢复大唐江山呢?所以狄仁杰在替武则天解决一个又一个外部威胁的同时,又一次次保护了太子李显,为恢复李姓统治保存了种子,狄仁杰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还拉拢了突厥作为盟友,所以比起倒周派,以及不停搞事的反派,狄仁杰的坚贞与隐忍就显得境界很高了。当然,武则天并不是昏君,狄仁杰所做的一切都被武则天看在眼里,但她又能怎样?只能以“老狐狸”来评价这位她离不开但又不得不忌惮的重臣。
2000年前后,涌现出不少类似于《神探狄仁杰》这样的历史与戏说相融合的古装电视剧,比如同期竞争的《大宋提刑官》、2003年开播的《大唐歌飞》,都在创下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赢取了好口碑。历史感浓重,剧本扎实,又借古喻今,让观众在娱乐中获得些许思考,这是当时大陆古装剧的优异之处。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徐克想捕捉历史的气质
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徐克在片尾一口气发布了23张后续电影的概念图,一旦实现,这将是华语电影史上的最大IP。不过昨日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并不属于这些概念图中的故事。
徐克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解释,“四大天王”的故事原型本来是一场“夺命盛宴”,讲的是皇宫里摆了一场博弈的盛宴,产生了案情,要由狄仁杰侦破。“我们想出反派后,就延伸成一个故事,狄仁杰如何破案,破案手法怎样才能意想不到?继而想出破案的人物、方法、逻辑等,最后就变成了四大天王。”徐克说,“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个可能,大反派是狄仁杰无法解决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碰了很多钉子,最后请高人来解决?我觉得这些很好玩。”
8年,徐克创作了三部“狄仁杰”电影,最打动他的是狄仁杰对人格和人性的解读。“其实电影不只是破案那么简单,影片中的人生体验都有助于延展大家的人生体验,我还要捕捉历史年代的那种特别气质,因为唐代给人的感觉很时尚,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创作中很有趣的地方。”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徐克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评价狄仁杰“代表中国神探跻身于世界神探殿堂”,他希望全世界观众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精彩奇案。徐克在创作《狄仁杰》系列过程中一直坚信现代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不足,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东西是人们不知道的,所以徐克、张家鲁、陈国富等在创作故事时会找一些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东西,人们经常通过传说、书籍等知道,但又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他们的存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徐克讲了“蛊”,在他看来,蛊就是一种很细的细菌,能够影响脑细胞,从而引起身体里某些基因的改变,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展现了“鳌皇”,徐克也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鳌皇”可以是基因的变种,一些人用巫术、蛊和降头等手段,通过基因改造制作出很特别的物种,这也是古人科学智慧的结晶;到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徐克干脆从意识出发,通过幻术让人产生幻觉,从而使得反派能够对人进行精神控制,而且“幻觉”也给了徐克展示自己脑洞大开的想法的良好平台,所以观众可以从中欣赏到白猿、金鱼等佛教圣物,也能看到身形巨大的怒目天王出现在片尾的高潮大战中。
《少年神探狄仁杰》
在创作故事时,徐克遵循了三个原则,第一就是“奇案”奇在哪里?第二谁是案件的幕后人物?他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观众?最后就是狄仁杰在破案时要面对怎样的挑战。三部电影的案件给狄仁杰的难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另外,虽然徐克的“狄仁杰”世界中没有“元芳”,但三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案子都是狄仁杰侦破,但动手击败终极反派的都另有他人。这一次阮经天饰演的三藏徒弟圆测成为最终打败反派的英雄,这也是“中国第一神探”和好莱坞孤胆英雄的最大设定不同。在徐克看来,所有事都是主角解决多少有些含糊,“我唱歌很厉害,可是我需要一个弹得很好的钢琴手。狄仁杰也是这样的,他可以破案,可是每个案子里面都有很特殊的要克服的难题。要打,他找人来打,他是戏份最重的角色,但他不是每个事情都可以解决的人。”徐克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徐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