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你知道这句话里“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吗?
你大概想不到
这个人与孔夫子有关,
更想不到的是
孔圣人也会“以貌取人”!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亦即是不能以貌取人。
那“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据查证,最早的记载是在《韩非子·显学》中,原文如下:
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这段话其实就是说孔子以貌取人的故事: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不过他可不是武侠迷们熟悉的《萍踪侠影录》中的那个武将,他这个真实的澹台比那个虚构的澹台足足要早1900多年。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他天生长相跟常人不太一样,不是帅出了宇宙,而是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自然就不怎么招人喜欢。
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但是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
“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就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但固执的孔子依然不为所动。做人还是得自强乐观,毕竟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不,人家澹台灭明可不是玻璃心。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厉害的是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在孔门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
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习“六艺”,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最后几十年如一日他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的名气因此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成了大名人。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后,幡然悔悟,不胜感慨: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宰予是谁?宰予就是白天光明正大地在课堂上打瞌睡,被孔子形容为"朽木"和"粪土之墙"的人。
澹台灭明后来在他聚徒讲学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当地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纪念缅怀这位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先贤—南昌城内有进贤门,东南有进贤县,进贤县有栖贤山,都是因澹台灭明而得名的。
澹台灭明曾因相貌丑陋而被孔子所看轻,但他最终凭借自己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名列前茅。
读历史典故,明做人哲理!
人不可貌相,
在历史和现实中,
许多伟人其貌不扬,
但他们深受世人的敬仰。
相貌
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 ,
“以貌取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所以,我们
在与人合作交往中不能“以貌取人”,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