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起中国文化的3大主流,人们立马会想到释、儒、道这三家文化。其实,在释文化未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文化的3大主流是:墨、儒、道,其中墨家文化便是由墨翟创立的《墨子》学说,而在墨子思想中,其“兼爱”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如果爱是一种本能,那么“兼爱”则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

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评价,墨子兼爱思想的现身解读(1)

《墨子·兼爱上》中写道: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爱,是一种自发的情感流露,不是一种规范,更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利益,而损害他人的行为体现。

前几日,抖音上有则视频火了。

在杭州某小区旧房拆迁了。其中一位70多岁的寡妇王阿姨,拿到了300万元的拆迁款。当王阿姨拿到这笔钱后,她的三个亲生儿子,都争先恐后地想把王阿姨接到自己家来居住。王阿姨见状,心里感到很欣慰。王阿姨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三个孩子由王阿姨独自抚养。现今三个孩子都想赡养她,这让她觉得自己独自含辛茹苦地带大三个孩子的苦没白吃。

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评价,墨子兼爱思想的现身解读(2)

第一个月,王阿姨去了大儿子家居住。在入住后的第三天,大儿子便开口向母亲索要5万元,说是给自家女儿报辅导班,并声称过几天就会还钱。但过了几天,便又开口向母亲索要钱。在王阿姨居住的一个月内,大儿子以各种名义,向王阿姨共借了80多万元。

当王阿姨冷静下来后,才意识到大儿子并不是真的爱她,而是冲着她的拆迁款来的。在王阿姨暗自伤神之际,去了二儿子家。

二儿子每天早起后,都会使唤王阿姨把早饭做好,二媳妇更是每天要睡到晌午,等王阿姨把午饭做好后方才起床洗漱。吃完饭后,二儿子和儿媳还对王阿姨吆喝道:“去洗一下锅碗瓢盆”。而二儿子和儿媳每天空闲之际,都在刷剧或者打游戏。所有的家务全都由70多岁的王阿姨“包场”,王阿姨彻底沦为了“儿子的保姆”。

在繁重家务的侵蚀下,王阿姨手上布满了冻疮,为了摆脱这一现状,她来到了她最喜欢的小儿子家中。

这回王阿姨变聪明了,她在入住前和小儿子谈起了条件:王阿姨每月出1000元生活费给小儿子,小儿子要赡养她到百年。小儿子闻听有生活费进账,便一口应允。

王阿姨居住在小儿子家中,虽然不用把家务“包场”,小儿子也没问她借大把的钱,但每当王阿姨看到电视剧里不认识的字时,就会向小儿子请教。小儿子刚开始还会教他认识几个字,但不久后,小儿子便开始不耐烦了,有时还会怼上一句:你这一把年纪的老太婆,还装模作样地学认什么生字啊!你只要每月按时交生活费给我,我不饿着你,这样就行了!

这三个儿子都没有做到,爱母亲像爱自己一样,都是子自爱,不爱母,亏母而自利的正面教材。

墨子的兼爱思想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诠释。乌鸦尚且知道反哺,更何况母亲用那无私的爱把我们子女拉扯长大。

亲疏之爱是建立在亲情的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墨子的兼爱思想,是让我们从爱自己出发,从而推己及人,再到爱父母,甚至更伟大一点爱社会上的孤苦之人。这样的话世界就是我们所盼望的和谐社会。

正如有句流行的广告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换句话说:“我爱人人,人人才爱我!”你若对他人付出了像对自己子女一样的爱,这天地间没人不会被感化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这么一则故事:古时有位叫良宽的禅师,他住在山脚下的一个简易茅棚里,过着清苦的修行生活。某天,他外出弘法讲经回来,一进屋便看见,有一位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想偷一两件值钱的东西。小偷被禅师撞了个正着,正在极为尴尬之际。良宽禅师看着两手空空的小偷开口道:“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是白跑这一趟了。”

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评价,墨子兼爱思想的现身解读(3)

这时一阵山风吹来,小偷打了个哆嗦。良宽禅师见状,唯恐小偷着凉,于是将自己身上的袈裟脱了下来披到小偷身上,并温和地说:“朋友,你今天光临寒舍,我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这件袈裟就送你吧!”

小偷闻听后,一时尴尬,拿着衣服拔腿就跑。良宽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喃喃自语道:“如果我能把这光明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那该多好啊!”不想,小偷听到了这句话,心里非常震惊,也就是这句话开启了小偷的自性。

第二天,良宽禅师走出茅棚,看见他的袈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门口。小偷自从接受了良宽禅师的开示,从此以后便洗心革面,不再偷窃了。

关于小偷为什么要偷窃?墨子在《墨子·兼爱上》中给出了他的观点:因为盗贼爱自己家,所以从不用自己家的东西,而盗贼不爱别人家的财物,所以实施偷窃想占为己有。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关于这个自私自利的人类通病,墨子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爱别人家的财物像爱护自己家的财物一样。

就像这良宽禅师一样,爱小偷如同爱自己一样,所以不仅布施了自己唯一的袈裟,更希望小偷能改过自新,自利利他。正因为禅师拿小偷当做朋友,付出了像基督教讲的博爱精神,所以小偷才会被感化。

施爱与被爱是相辅相成的,须知施比受更有福。墨子的兼爱也有礼尚往来的意思,如果一方付出了爱,而被爱方没有回应,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狭隘的欲或情。

人人都向往活在爱中,在爱的光芒下生活。而兼爱是把普遍的爱作为一种义务,一种自利利他的情感。这种情感对现在世界来说,更是恰到好处的,只有普遍的布施出自己的真爱,才是人类拯救自己,利益他人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