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昆明高新区。闻泰科技、贵研铂业、昆明中药厂、贝泰妮中央工厂……一个个园区错落有致、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十年,昆明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在建设规模、经济总量、地方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昆明市高新区西部发展(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1)

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落户昆明高新区。

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区域发展

在昆明高新区东区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记者看到自动化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产能2000万台/年,二期(2023年)规划产能5000万台/年,生产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现已实现月产能约120万台,是云南首个产能超千万级5G制造园区。

随着项目一期的投产,工厂发展迅速,目前二期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下半年实现试生产。届时,产业园的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产值也将大幅提升,并成为昆明市数字经济链主企业。

离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仅5公里左右,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央工厂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年内将整体完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2021年底,贝泰妮牵头建设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围绕云南特色植物相关重点研究领域开展攻关,为云南特色植物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昆明高新区大力抢抓细胞治疗的“风口”,加大细胞产业的布局,建立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布局细胞存储、制备重点企业和机构30余家。其中,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建设“细胞质量检测评价、细胞存储、细胞制备三大科创共享中心”,并被评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

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投产,主营贵金属(含金银)及其化工产品、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学制药、硅化工、半导体、表面处理、新能源等行业,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工业维他命”。目前,该公司已承担国家、省、市级等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贵金属化学品领域一系列重点科研成果,为我国贵金属化学品及催化剂实现进口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洋洋介绍,公司近两年来最大的一个亮点工作是实现铱、钌催化剂的国产化,并实现量产,为国内醋酸生产企业降低催化剂成本提供便利,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还在做有机硅行业的卡斯特催化剂。这项技术是掌握在德国企业的手里,现在我们已经攻克了第一代的催化剂,市场份额跟德国企业平分秋色。”

同样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昊邦医药集团,在研的1.1类新药研发项目于2022年6月完成Ⅱ期临床,将应用于脑卒中治疗,是云南省唯一连续进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同时,由该集团自主研发的主导产品“赛福美”草乌甲素片,是全球首个状态依赖型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新型第三类镇痛药物,有望攻克吗啡耐受、神经敏化、皮肤瘙痒、银屑病世界四大医学未解难题。

昊邦医药集团总裁陈巧介绍,作为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的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三方物流的平台,昊邦医药集团第三方医药物流中心孵化中小药品、医疗器械公司近900家。“在业态创新方面,昊邦医药集团创建云南首家第三方影像中心、精准医疗平台和互联网医院,致力于提供高水平独立医学影像检查与诊断服务、高品质精细化健康检查与早癌筛查服务,推动全省传统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陈巧说,目前昊邦医药集团的远程审方平台已服务5000余家中小药店。

这一项项成果的取得,都是昆明高新区快速发展的缩影。2011年,昆明高新区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总收入过千亿元的园区。2021年,昆明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13亿元,又成为云南省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园区。这十年,昆明高新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义。

奋楫扬帆正当时,勇立潮头敢为先。下一步,昆明高新区将在健全招商引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着力抓实项目建设,支撑园区发展,继续奔跑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最前端。

文|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郭曼

图|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伟

责编:张曦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