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生于一个世代掌管文物典籍的贵族家庭,“籍”这个姓氏就是他们世袭的职务得名的,可到籍谈的时候,他已经不太管理文物典籍了,连晋国的历史也了解的很少。公元前527年的秋天,东周景王的夫人穆后死了,大办丧事,各诸侯国都按照礼仪派使者前去吊唁,并贡献珍贵的礼品。籍谈与大夫荀砾作为晋国的使者,也来到东周的都城洛阳,但是他们没有带什么珍贵的礼品,周景王心中很不高兴。周景王决定对晋国施加一些压力,所以丧事礼仪一结束,他就特别设宴招待了两位晋国使者,并故意让使者用鲁国国君所进献的铜壶给晋国使者斟酒。宾主逐渐喝多了,周景王趁着酒劲大加夸耀企鲁国进贡的铜壶来。说到你们看鲁国送来的这铜壶多珍贵,荀砾不敢接话,只好含含糊糊的说,确实是很珍贵。周景王见到如此就单刀直入的说:承蒙各诸候国眼中还有我这个周天子,进献了这么多珍贵的礼品,遗憾的是我还没有看到晋国的礼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荀砾没有料周景公有这样一问,就答不上来,就是示意副使籍谈来回答。籍谈也没有思想准备,随口就说:陛下各国诸侯获得天子的恩赏实在太多了,献上一点也没有问题,只是敝国处于深山与戎狄为邻,从来没有受过天子恩赐,我们的财力物力对付敌入侵都很紧张,拿什么献给陛下呢?周景王听了籍谈的说法,就责备籍谈说你不要太健忘了,晋国祖先唐叔不就是我们周成王的弟弟吗?周王室恩泽广被怎能说没有施加到你们晋国呢?籍谈想再说什么,可周景王接连举出了许多无可辩事实,从前赏给唐叔的有文王缴获的军鼓和战车,武王争战使用的甲胄,还有武士、兵器、祭天的美酒等等。周景王进一步讽刺籍谈道:你的祖先孙伯黡,是晋国专门管理典籍的正卿啊,你把你老祖宗的职务都忘掉了,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这样无知呢?籍谈和荀砾实在是没有脸继续再待下去了,不等宴会结束,就告辞而去了。周景王看着这两个人的背影,得意的笑着对左右侍从说:籍谈大约会绝后吧,竟然“数典忘祖”了。

晋国没有给周景王进献礼品,表面看是礼节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周王室的衰微造成的,晋国是大国,当然就不太在乎周王室了。像一些小国可能还忌惮周王室,毕竟当时春秋的霸主打的旗号都是尊王攘夷!小国如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到枪口上的。到了战国中后期,几大诸侯国都自己称王了,眼中可就更没有周王室了。

前面解释了为什么晋国会“数典忘祖”的原因,打铁还要自身硬。可现在国家强大了,还是有些人数典忘祖,言必说国外好,美英日法,就连阿三和越南都比我们强。在那小小的岛上,更有一帮人仰东瀛小国鼻息,认他人做祖宗,这就是现世的数典忘祖。

数典忘祖什么来的(数典忘祖的古今)(1)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意思是讽刺人忘记了本或忘记了自己的家族,国家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