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奶爸杨叔

孩子能赚钱是不是一件好事?

可能很多人会说孩子能赚钱当然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生活能力。

但如果是10岁的小学生呢?做父母的是应该制止还是鼓励?

在大学卖零食能赚多少钱(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1)

01、孩子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块

小学生在学校赚钱不是一件特别新鲜的事,经常能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消息,但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做父母的肯定一时难以接受。

朋友阿伟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儿子今年11岁,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该不该制止?”

炫耀的成分多过求助。

经过询问才知道,阿伟在上小学的儿子,用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买零食到班上卖。

卖的很贵,有些零食甚至卖到原价的两倍。

一开始只是自己班上的同学找他买,后来越做越大,发展到隔壁班的同学课间的时候也找他买零食。

“小生意”偷偷进行了两个月,一直都没被老师发现。

直到最近阿伟在儿子的书包里发现一沓百元大钞,经过询问才知道儿子做“小生意”的始末。

孩子有“商业头脑”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毕竟才11岁,阿伟觉得儿子有些“不顾正业”。

在大学卖零食能赚多少钱(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2)

02、在学校做“小生意”的孩子有头脑

作为学生,当下的“正业”自然是学习,但是作为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身上的亮点,在学校卖零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要有较强的社交

就如同成年人很难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一样,孩子的世界里也有圈子。

学校一定是不允许孩子卖东西的,如何能让所有的知情人都不告老师,并且还主动帮他瞒着,就是一个大学问。

2、组织能力强

经常会在商场里见到大甩卖的场景,一个小摊位上挤着一群人,三五个售货员都忙不过来。

课间只有10分钟,如果同学都一拥而上找他买东西,是怎么都忙不过来的。

调节先后顺序,维护现场秩序需要一定组织能力。

3、有商业嗅觉

孩子手里少的可怜的“启动资金”是经不起失败的。只要有一次把零食砸在手里,阿伟儿子的“小生意”就会倒闭。

如何能让自己“一炮而红”,如何能每次都把零食卖光,不仅需要有市场,更需要有商业嗅觉。

在大学卖零食能赚多少钱(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3)

03、制止孩子“做生意”要用对方法

家长如何制止孩子在学校卖东西?尤其是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孩子。

很多家长会选择用惩罚的方式制止: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没收孩子赚到的钱,不准孩子再这样做,如果孩子继续则会加重惩罚。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惩罚孩子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会四种方式“回敬”给家长。

1、愤恨——不再相信家长,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2、报复——这次家长赢了,但孩子下次会扳回来。

3、反叛——家长越是不让做的事情,孩子越要做。

4、退缩——偷偷摸摸的做,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大学卖零食能赚多少钱(在学校卖零食一个月赚1500)(4)

孩子做“小生意”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选错了时间。

如果用错误的制止方式,不仅起不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还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天赋和热情。

家长在制止孩子做生意的时候,首先要明白孩子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因为孩子觉得零花钱太少,一方面家长要反思是否是自己给的零花钱太少,另一方面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的金钱观,防止孩子被金钱“绑架”,在金钱面前产生自卑感。

如果是因为孩子喜欢做生意,那么就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完整的计划、目标。

如果孩子能完整的讲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那么家长不妨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让孩子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寒暑假的时候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实操。

但是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学习,不能再在学校里做生意。

这种温和的制止方式,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可接受的。

天赋这种东西,就像是夜空里闪烁而过的流星,一眨眼可能就会错过。

孩子身上展现出天赋的亮点很可贵,更可贵的是家长能将孩子的天赋放大、落实,保护孩子的创作性和天马行空的思维。

---END---

我是奶爸杨叔,专注家庭教育,点击关注,你有难题就来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