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担面应别具一格的经营方式而得名,相传是由一个叫陈包包的四川自贡人,为谋生计将全部灶具装入两个竹编筐中(四川,重庆方言叫“担担”)用竹扁担或木棍挑起来,一头挑的是煮面锅,火炉,煤炭,风箱等,另一头挑的是面条,调料,碗筷和其他杂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炒担担面家常做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炒担担面家常做法(担担面的做法)

炒担担面家常做法

担担面应别具一格的经营方式而得名,相传是由一个叫陈包包的四川自贡人,为谋生计将全部灶具装入两个竹编筐中(四川,重庆方言叫“担担”)用竹扁担或木棍挑起来,一头挑的是煮面锅,火炉,煤炭,风箱等,另一头挑的是面条,调料,碗筷和其他杂物。

每天出门之前,将竹筐两边的东西清点完毕,挑着就走,说停就停,十分方便。后来这种经营方式慢慢传开,挑担卖面条的队伍也慢慢扩大。不论“担担”用竹编的还是铁皮做成的,都采用木架做脚,而且“担担”的每一头都有四个支撑点,故又称为“四脚落地”。

重庆,四川等地,地势陡峭行走于街边小巷时,常常需要爬坡上坎,在这些偏僻街巷,餐馆开不起来,却是担担面小贩养家营生,施展本身的天地。只要听到有人招呼“煮碗面”,小贩马上答应“要得”,立即卸下肩上的担担,然后以娴熟的动作拉起风箱,吹火,烧水,下面条,片刻功夫,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便递到食客手上,食客吃完站着就吃,吃完把碗一还,付钱了事。

由于担担面美味方便,时间久了,爱吃担担面的人也多起来了。他们中既有贩夫走卒,也有普通市民,也不乏西装革履的雅士和打扮时尚的名媛。担担面的影响力渐渐扩大,卖担担面的小贩也不仅在梯坎步道徘徊,他们开始在人流量大的路口、要道摆摊,甚至有了自己的店面。挑担的经营模式渐渐消失,担担面却作为一道著名美食流传下来

特点:色泽红润,细滑爽口,咸鲜麻辣,香气浓郁

主料:碱水湿切面条150-200克

辅料:豌豆尖或油麦菜50克,猪化油5克

调料:酱油15克,红油辣子25克,大蒜4克,老姜2克,芽菜5克,小葱5克,芝麻酱5克,芝麻油5克,花椒面1克,味精2克,熟脆花生碎5克。

制作步骤:

(1)将大葱、老姜分别剁成蓉后用冷开水调成姜蒜水,小葱切成葱花,芽菜洗净切成细末。

(2)用麻油将芝麻酱调匀

(3)取一个面碗,放入酱油、红油辣子、猪化油、花椒面、芽菜末、姜蒜水、芝麻酱、味精。

(4)煮面锅掺水煮沸,放入豌豆尖(油麦菜)煮至断生,起锅挑入面碗内,然后放入面条煮至断生,起锅甩干水分,挑于豌豆尖上,最后将花生碎、芽菜末、葱花撒于面条上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