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来是想以22年BJ市公务员遴选真题为例,写一写我心目中的答题范文的结果发现在网上竟然找不到真题原文,所以对于题目只能记个大概了,写的话也只能写出框架,无法写出全文所以只能等等看后面是否能找到完整版真题再说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转任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转任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简要回忆一下22年参加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的一些真实经历)

转任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

其实本来是想以22年BJ市公务员遴选真题为例,写一写我心目中的答题范文的。结果发现在网上竟然找不到真题原文,所以对于题目只能记个大概了,写的话也只能写出框架,无法写出全文。所以只能等等看后面是否能找到完整版真题再说吧。

个人情况:本人在机关摸爬滚打十余年,也算是混成了所谓的笔杆子,给相关的大领导也写过不少大材料,以领导的名义发表过不少文章。所以自认为文字功底还是有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疏于钢笔书法练习,所以字迹显得有些潦草。

备考情况:由于日常工作较忙,其实是没有多少时间专门来准备的。好在由于工作关系,平时比较关注时政,也经常写材料,所以对于以写为主的考试并不是很担心。但是毕竟有很多年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考试了,加之我从来不参加培训班,对于现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公务员考试没有专门准备,心里层面上还是有些没有底气。

报考情况:由于公务员遴选考试属于优中选优,难度较大,加之岁数也不小了,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当时好几次想放弃,但是好在自己心态上一直属于比较积极进取那种,想着也是不能连参加考试的勇气也没有了,所以硬着头皮跟领导说了,硬着头皮报了。这里要专门感谢一下媳妇说的神之一句,“我希望你有这样一次经历”,听着还挺有道理的。

笔试情况:题量还是不小的。15道客观题,没能全对,但答得还行。主观题这类东西,据说都是看得分点给分,所以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能多写点就多写点。

主观题第一题是写通知。其实这几年我都懒得自己写通知了,都是让手下人写了自己改改。所以还有一些陌生的感觉。好在平时见的还不少,所以还是顺利写下来了。美中不足的是字数超了一行。

主观题第二题是写一个调研准备、预案之类的东西。实话说,虽然我长期从事调研工作,也参与了不少调研活动,但是真正把调研方案、预案等形成文字还真不多。基层的工作,很多时候没有那么正规对吧。所以脑子里面虽然有,但是形成文字还是不一样的。不过大致也就分那几样。事前准备、事中应对、事后总结。

主观题第三题是一个应急题。大概就是要的材料没有,有材料的人在开会联系不上,时间比较紧迫。这种题主要应该是尽可能做好相应处置,多措并举解决问题,确保工作不耽误。另外还要注意自己所在的位置,有些事应该由别人去做,有些事应该由自己去做。

主观题第四题是一个人际关系题。跟后来面试的题有点像。重要的还是摆正位置、摆正心态。

最后就是大作文。其实写到这里,时间已经不多了。我还算答题比较快的,2个半小时到这里剩了不到1小时。没啥说的,赶紧写,赶紧抄。

大约两周后,笔试成绩出来,幸运进面,排名靠后。

准备面试的时候,我看了好多材料,特别是大材料,以为能用得上。后来才发现面试的题都是切口比较小,关乎日常生活的,我算是走偏了。

面试第一题是关于双减的,因为没有小孩,我对这个平时关注不多,答得也不流畅,算是比较失败吧。

面试第二题是关于调研的,但是比较具体,因为来不及细想,我用了事先准备的套路模板,但是感觉反响不是太好。估计考官们都听腻味了吧。

面试第三题是人际关系的,自我感觉答的还不错,但是这题比较简单,属于是个人都能得分那种,所以也拉不开差距。

最后当天就出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自我感受,笔试题还是比较贴近日常工作,面试题有些脱离日常工作。由于平时在具体的部门工作,对其他部门工作涉猎不多,知识面比较狭隘,也没有跳出舒适圈,无法做到对不熟悉的工作对答如流,算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吧。不管什么样的年龄,都应该坚持学习,特别是自己日常不接触、不感兴趣的内容,要保持一定的熟悉程度。

另外,总结了几点备考经验:

1.坚持练字。

2.坚持写作。

3.多说多练。

4.积极准备。

5.心态平和。6.降低预期。

码字不易,希望能对你有用。

,